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看“养老金替代率”规划养老保障

2021-05-05
养老保险知识 保险养老规划理念 养老保险知识普及

现如今,依靠社会养老保险根本无法实现高品质的养老生活目标。而商业保险以其金额确定、收益稳健等特点,可以在社保的基础上帮助参保人员提高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使其颐养天年。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个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退休金/退休前的工资。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替代率越高,越能保证老年生活的品质,反之,则会影响养老生活。针对不同的人群,友邦保险专家给出了如下获取未来生活幸福感的建议。

高替代率人群:需抵御意外及重疾风险

高替代率人群主要指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就职员工,这部分人群社会养老保障金较为充足,相对而言他们更关注自身健康,以保证自己能有健康的身体安享晚年生活,应考虑选择购买重大疾病保险、高额意外险等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友邦推荐《友邦全佑一生“五合一”疾病保险》,该款产品是集重大疾病保障、疾病终末期阶段保险金、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全残保险金及身故保险金于一体的综合性疾病保险,投保年龄为18至55周岁,可以终身提供保障。如果再附加“友邦附加添益意外伤害及医疗综合保险计划”就可以基本涵盖意外以及健康类的保障。

低替代率人群:意外重疾保障与提升养老替代率“两手抓”

低替代率人群主要指企业职工,包括白领、金领等,这部分人群的家庭收入主要以工资为主,少有其他稳定来源。此外,目前的收入越高,未来养老金替代率越低,越难维持退休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这部分人群同样需要关注意外和重大疾病带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及时通过商业保险进行补充。友邦建议,除了《友邦全佑一生“五合一”疾病保险》作为健康保障之外,可以选择投保“友邦金福系列”的年金保险弥补养老金替代率缺口。

总体而言,通常保障额度需为年收入的10倍才能真正对未来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只有及早规划保险保障,才能让未来的生活过得有保障,有质量。

扩展阅读

替代率 退休很差钱?筹措养老金不妨“多条腿走路”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考虑推迟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每3年延迟1岁的方式,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以减轻“老龄化社会”对社保养老的压力。

同样,近期在上海也有人提出应该实行柔性退休的思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退休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据统计,上海市民的平均寿命在过去30年延长了17岁,目前男性平均寿命约79岁,而女性则高达83岁。如果按照劳动部的退休思路,真的决定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到65岁,那么每个人工作的时间长了,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要晚5年,养老金的压力小了,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来说都是利好,尤其是女性,政策改变后获益将更多。

而不论退休年龄是否推迟、怎样推迟,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未来自己将面临更大的个人养老经济负担,需要我们尽早做好养老准备。对多数老人而言,退休后由于收入锐减、医疗费用渐增、休闲需求日长、对子女的扶助负担增加等原因,加之寿命不断延长,养老问题十分严峻。

可是到底储备多少养老基金才够用?一方面是个人消费水平不断上涨,一方面是通货膨胀持续吞噬着我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20年或30年后,难道真的要天文数字的养老基金才可以吗?我们如何来设定养老规划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面对严峻的养老问题,我们只有提前做好养老规划,科学地储备好自己的养老基金,多种途径和方式筹措养老金。

退休后的生活水准取决于养老收入替代率。其中,“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是职工退休时的全部养老收入与退休前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比率,这是个人与社会的横向比较;而“养老收入实际替代率”是职工退休时的全部养老收入与退休前其本人实际工资水平之间的比率,这是个人退休前后的纵向比较,是实际的感受。根据国际惯例,替代率若保持在70-85%之间,就能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

而现实情况是,在中国现行社保养老体制下,养老金替代率仍不高,远低于80%的比率。同时,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其社保能提供的“基本替代率”和“实际替代率”也是不同的。据测算,月工资越低,退休时社保养老金实际替代率越高,但基本替代率略低;月工资越高,退休时社保养老金实际替代率越低,也就是说工资越高的人退休后靠社保养老维持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越厉害,越需要做退休规划。

因此,对多数退休老人而言,基本的养老应该是由最确定的方式来满足。“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应该由社保养老和年金养老保险来实现,退休后每月基本养老收入的缺口(即社保月领养老金和80%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之间的差距)应该由商业年金保险来弥补。年金保险和社保一样,具有活多久领多久的特征,可以保证职工退休后不管发生任何情况,也不管寿命有多长,都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对于退休前收入较高的人群来说,可以在用社保养老和年金保险满足基本养老需求(80%的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的基础之上,通过购买更多的年金保险、储蓄存款、各种投资和购买房产等综合养老方式来筹措更多的养老金,提高退休后的养老收入实际替代率,弥补每月实际养老收入的缺口,以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在退休后没有显著下降。

那么面对众多的保险代理和保险产品,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年金保险呢?关键还是要结合自身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及需求,由保险代理来做保险规划。如果担心稳定而又诚信的保险代理人可遇不可求,那么也可以通过银行购买。现在随着银行逐步开始提供全面的人寿保险代理服务,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从银行而非传统的保险代理人那里购买保险产品,因为银行可以提供相对更稳定和可靠的服务,更可以做全面的家庭财富规划,根据客户的个人和家庭状况来安排家庭理财及保险在其中占据的份额。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金警示


10月初,全美最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申请破产,引起全球汽车配件行业震动,但在目前美国为雇员所承诺的养老金支付已经成为公司日益沉重的负担的背景下,德尔福破产案中所涉及的养老金纠纷同样引人关注。德尔福未来养老金债务的负担价值约为85亿美元,其中约有43亿美元没有做实。在公司破产中,在债务重组中员工的养老金将受到很大损失。

事实上,这一类养老金负担问题当前存在于很多美国公司中,福特、克莱斯勒这样的汽车制造厂商都面临巨大的养老负担,而航天、钢铁企业养老基金计划由于无法承受巨大的资金缺口而几近破产,也使得为其担保的PBGC财政状况面临巨大危机。尽管当前存在养老金危机的美国公司大多属于“大烟囱产业”并且多为固定收益模式(DB)养老金计划,其危害和教训已经引起较多讨论,但深入观察德尔福破产案中养老金纠纷的细节问题,仍有一些值得吸取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我国当前企业年金市场发展初期处于旧模式过渡、新模式初建的背景,如何推动企业尽快将存量资金转向规范运作和新建企业年金如何防范新的风险更有参考意义。

1.坚持个人账户管理和固定缴费运营,降低企业管理负担和风险。

我国企业年金运营模式明确规定了个人账户积累和固定缴费模式,从制度上防范了这一风险,使得企业避免卷入养老金的沉重负担,将到期支付的表内债务转化为固定支付的当年支出,加上依据经营效益和薪酬解决方案灵活缴费的优势,更容易控制财务状况,降低企业在企业年金管理和支出方面的负担,提高竞争力。另外,当前还有约500亿的存量年金资产在运作中,其中多为大型企业集团,运作模式很多也由企业的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闲置资金在企业内部周转。这种运作模式在补充养老保险体制下具有操作简便、适合企业管理的优势,但相对于新的规范制度也存在隐含的风险。

2.明确责任主体,强化信托责任。

德尔福破产案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养老金责任主体的不明确带来公司层面和员工层面的纠纷。目前我国制度规定以受托人为核心的DC信托模式,其中明确治理主体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当前存量资金的运用潜在风险在于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负责运营的财务公司是否能为养老金资产承担全部责任,一旦出现运营风险,又该如何追究责任。这都无疑促使企业能尽快考虑实行规范化运作,明确受托人角色,使员工的权益保障制度化、标准化。

3.加强过渡问题研究,及早解决老员工补偿问题有利于降低企业投入成本。

当前企业年金市场显著的问题是如何顺利实现新老过渡,对于旧模式转轨企业和新建计划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新老员工公平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老员工的企业年金补偿。当前参与市场的各方机构也应当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达成企业与员工都能接受的补偿方式,方能推动企业有动力建立计划。因而,吸取德尔福破产案中巨大的养老金缺口教训,加强当前过渡中的细节问题研究,尽早建立规范化运作的程序,及早展开企业年金制度,对企业降低今后企业年金投入成本也是有益处的。

4.利用资产负债管理配置和投资产品优势保证员工利益。

以德尔福破产案为代表的美国养老金危机不仅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资产管理上的原因。目前我国在推动企业年金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和员工也会产生相似的疑虑,即在退休时起缴纳的资产能否有效实现保值增值。这一方面可以由制度制衡、加强信息披露和查询、完善管理人绩效评价等操作手段来解决,也可以由战略资产配置、保本产品方案开发、管理业绩提高等投资手段来解决,其中加强DC模式下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是重要方式。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金危机


当时,企业利润几乎都上缴给国家,因此企业负担不起养老金之时,国家就会义无反顾地挑起担子。很惊人的是,退休工人平均收入,能达到就业人口收入的80%。

相比而言,中国农村要差很多,农民只能依靠养儿防老,或是家族亲眷的赡养。当然,中国农村在集体公社时期,也有铁饭碗。

20年后,中国农村养老体系并没多大改变,城市养老体系却已翻天覆地。我在《小国企私有化,大国企上市》一文中提到,90年代初,中国经济泡沫破碎,政府背负的财政负担非常沉重。因此,政府被迫关闭上万家国企,大批工人“下岗”,幸存的国企也没有了原先的财政保护,盈利急剧恶化。

但此时,和铁饭碗无关的大批私有和外资企业开始大量涌现,中国新社保体系也就亟待建立。

改革成本有多高

中国社保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养老金透明机制;明确企业和员工支付比率;并将覆盖范围从国企工人,扩大到城市就业群体。

当然,中国政府也在考虑,如何让养老体系自负盈亏,并希望建立起农村养老体系来。

早在1990年代,国务院就考虑建立中国养老金体系。

但严格来说,中国政府只是中国养老体系的第一个支柱,也是最基础支柱,还需要其他两个支柱。第二支柱就是保险业,让就业人口能自主购买保险,作为国家强制保险的补充。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也就是绝大多数城市退休人口,他们必须储蓄,以确保退休后能老有所养。

我认为,建立政府养老体系非常重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养老体系覆盖范围,从部分城市人口,强制扩大到所有城市居民。过去,合资、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工人退休后能获得养老金,而现在,连私营业主和个体户都获得养老金的资格。

其次,新养老体系的问世,企业不再承担最终责任。中国劳动管理部门已经建立起专业队伍,来管理养老金。但养老体系的完善还任重道远。我只能看到2005年的数据,中国受养老体系庇护的劳动者为1.3亿,只占总量的48%。

第三,中国养老体系地区差异较大。中国养老金还没有实现全国集中管理,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上海和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养老金缴纳和发放问题都不大,但另一些省份,人口外流、工业衰败、养老金滞缴。也正是这些地区,养老金缺口最大。

为此,中国政府建立新养老体系,必须要付出巨大努力。那么,它的成本究竟有多大,在未来10年里,为退休人口支付养老金究竟意味着多么大的经济负担呢?

我这里先明确一点,以下讨论主要集中于城市社保体系,暂不考虑农村养老金支付问题,这并不是说,农村养老金不重要,而是我看来,中国农村社保体系未来20年内都还难以建立。

我的一个初步判断是,1997年启动的养老体制改革,给中国政府带来的负担非常有限的。因为,在养老体系的三个支柱中,企业和雇员通过强制保险和自主购买保险,承担了最主要的压力。此外,私人储蓄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样听起来,中国政府负担好像很轻。其实恰恰相反,我认为维持当前的养老体系,会让中国政府背上最沉重的负担。

目前,已到退休年龄的人口中,许多根本没有缴纳过养老金,更没有买过保险。此外,中国未来10年将步入退休年龄的人口中,很多也没有足额缴纳养老金(这不能怪他们,养老体系改革毕竟没几年)。所有这些人的养老金缺口,都需要公共财政来负担。

当然,随着越来越多足额缴纳养老金的人口步入退休年龄,这个问题将逐渐缓解,甚至是解决。但在之前,养老金困境就可能爆发了。

目前来看,中国养老金账户大致还能维持平衡。根据我的预测,中国养老金账户赤字2055年将扩大到当时GDP的6%。也就是说,政府单为支付养老金缺口,就要花去GDP的6%。

保险知识汇总,什么是养老金和养老金空账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金是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作为生活来源由失去劳动收入者定期领取。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如美国的401(K)、加拿大的RRSP等,以保证老有所养。加入养老金计划是最重要的投资手段之一。

养老金空账

由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仅仅是一个虚拟账户,所以在对养老基金财务的管理上,实行的是混账管理的办法,即允许统、账基金相互调剂使用,以基础养老金代替基本养老金。没有做实个人账户,就无法割断统、账基金之间的联结,锁定统筹基金的债务。一些地方为了满足当期的支付需要,大量动用中人和新人积累的个人账户基金,这就造成了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

所谓空帐,主是每个缴纳保险的职工帐户中没有现金存款额,而只是有存款的数,这部分钱一般用来支付上一代退休职工的工资、福利,例如山东现在个人对帐单就出现做实部分和非做实部分,所谓做实部分就是缴纳保险职工帐户中实际存在的现金金额,非做实部分就是数据帐,也就记帐是这样,其实也并不影响职工保险记帐。

保险知识汇总,补发基础养老金


名词解释:什么叫“城居保”?

“城居保”是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同于城镇职工享受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民的“新农保”。根据省政府最新下发的《江苏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我省从7月1日起,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凡是具有本省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涵盖了除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在校学生以外的所有本省户籍16周岁以上的城镇居民。详细内容可参见本报10月29日A3版。

昨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就我省“城居保”的相关政策(相关内容可参看本报10月29日A3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作了进一步说明。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今年年底前,我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必须完成制度全覆盖,向符合条件的居民按月发放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全额支付,最低每人每月60元。由于该制度是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启动的,因此我省明确,对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城镇老年居民,将从养老金正式发放开始,补发今年7月1日以后的基础养老金。

保障范围:550万城镇无保居民

目前,我省城镇职工有了“职工养老保险”,农民也有了“新农保”,只是那些因各种情况不能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又不享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的城镇居民,一直处在养老制度的“真空地带”。而这部分居民,正是此前我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最后一项空白。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省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全面形成。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初步统计来看,全省城镇16周岁到59周岁的适龄参保居民约有444万人,60周岁以上的城镇老年居民约110万人。省委、省政府要求,年底前,实现“城居保”制度全覆盖。据了解,目前,全省已经有无锡、常州、泰州、苏州、南京、镇江等6个市启动,其余7个市也将在年内启动。这意味着,到年底,全省约550万城镇“无保”居民有了养老制度保障。

待遇标准:没缴过费至少也有60元/月

“城居保”的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并由政府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相应的,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计发办法。当参保居民符合领取条件时,除了领取基础养老金外,同时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我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每人每月60元,比国家增加5元,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标准。

根据规定,参加“城居保”的居民年满60周岁,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该办法实施时,我省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家其他养老待遇的,不用缴费,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即每月至少能领到60元。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同时表示,由于我省是从今年7月1日启动了这项制度,因而到7月1日前年满60周岁的城镇老年居民,从养老金正式发放开始,将足额补发今年7月1日以后的基础养老金。

缴费补助:政府每年至少出30元

据介绍,考虑到“城居保”的参保对象大多收入不高,我省采用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目前,国家设立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共10个缴费档次,我省保持最低缴费档次不变,并增设了1100元和1200元的缴费档次,设立每年100元至1200元共12个档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更高档次的缴费标准。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今后,根据国家要求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我省还将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对居民关心的政府补贴,我省决定参照“新农保”政策规定,由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全额支付“城居保”的基础养老金,并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贴。“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一50元,有条件的地区可提高补助标准,补助标准限低不限高。”

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城居保”“职工保”“新农保”能衔接吗?

“城居保”覆盖的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的城镇非从业居民,他们参加“城居保”后,有可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具备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条件。此外,以前参加“新农保”的农民也有可能进城定居,具备参加“城居保”的条件。这就涉及到“城居保”与“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三项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虽然“城居保”依然是县级统筹,但我省在制度设计上已消除与“新农保”合并的障碍。“可以看到,在制度设计上,除了增加可选择的缴费档次、基金筹集渠道少了集体补助、取消基础养老金待遇领取与子女参保缴费捆绑政策、调整个人账户储存额记账利率外,‘城居保’制度模式与‘新农保’基本一致。这样既有利于两项制度的相互衔接,也为合并成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消除了障碍。”

我省明确,有条件的地方,“城居保”应与“新农保”合并实施,其他地方应创造条件将两项制度合并。据了解,目前无锡、常州、泰州三市已经将两项制度合并;苏州、南京、镇江也已着手准备合并。

可见,“城居保”与“新农保”衔接的障碍并不大;至于“城居保”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衔接办法,基本框架类似“新农保”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

参加“城居保”的居民在城镇实现就业后,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原来参加的“城居保”的缴费记录封存起来;退休时,如果“城居保”缴费满15年,可按“城居保”办退休,中间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不退,转入“城居保”个人账户,合并计算养老金;如果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可按“职工养老保险”办退休,原来封存的“城居保”部分与之合并计算养老金。

举例

比如说,小王原来在南京参加“城居保”,已经缴费5年后,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那原来“城居保”缴费记录就会封存。结果,他参加职工养老保险8年后失业了,可以恢复“城居保”,把“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记录封存;如果中间又找到工作,还是可以封存“城居保”,继续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如果到60周岁时,他的“城居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按“城居保”办退休,“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不退,转入“城居保”个人账户,合并计算养老金;如果到60周岁时,他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也可以按“职工养老保险”办退休,与封存的“城居保”部分合并来计算养老金。

保险知识汇总,与时俱进“盘活”养老金


计划赶不上变化,养老规划更是如此。近日,嘉实基金(博客,微博)首席培训师、电子商务部副总监简斌做客中国经济网亲子大家谈节目,向网友传授了养老理财的诀窍。

简斌认为做好养老理财规划要有与“时”俱进的眼光,懂得随年龄增长科学调整自己的资产类别。

他首先强调,做好养老理财规划要有与“时”俱进的眼光,懂得随年龄增长科学调整自己的资产类别。简斌指出,子女帮父母做养老规划,或老年人自己打理财富,都必须考虑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财富应跟着调整,资产类别应跟着调整。何为资产类别?简斌举例说,我们拥有的房、银行存款、购买的债券,就是不同类别的资产,这些也是老年人喜欢投的三类资产。另外,祖传的收藏品也是一类资产。在配置这些资产比例时,应随着年龄变化,根据未来支出情况做出调整。

简斌提到,在政府不断完善下,养老金介入市场的力度正在加大,养老投资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近来证监会力推中国版的401K条款,就是让在职员工能拿到自己的养老金投向市场做长期投资,随着在资本市场的变化使自己的财富保持不断增值,这是一个好的进步。

保险知识汇总,什么是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以前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指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为使离退休人员的生活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改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地区发展水平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同时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筹集: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企业依法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一般为企业工资总额的左右,企业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帐户(宁波仍有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并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调剂。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并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为。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缴费额和个人账户基金收益,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定期公布。个人账户基金只能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跨统筹范围流动时,个人账户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账户可以继承。个人账户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按国家规定存入银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