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曾拒绝重疾险的10个理由 99%的人都说过!_保险知识

2020-04-20
重疾保险知识 重疾保险规划 保险重疾规划愿景
在从事保险行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客户对“重疾险”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解”,此文总结了我过往遇到的诸多“误解”,并为大家一一解惑。

误解1:我年轻身体很好,用不上保险,买了岂不是浪费?

正解:保险是为以后可能会发生的疾病做准备的风险预防机制,只有健康的人才能作为健康保险的合格被保险人,已经患病的人是不能投保的。

随着年龄的渐长,患病几率也在增加,因此,健康保险的保费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递增。如果,你年轻且身体健康,你应该感到庆幸并尽快为自己投保。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用最小的成本为自己换取最大的保障。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由于我们所处环境和食品安全形势的恶化,近年来,我国的重疾发生率在增加,且发病年龄明显向年轻化发展,这也是我们应该尽早为自己配置重疾保险的原因之一。

误解2:我有的是钱,这辈子花不完,保险对我来说没有用。

正解:保险的功能很多,对于经济不是很宽余的人来说,保险解决的是发生不幸时收入突然中断带来的经济问题,在这里,保险起得是保障作用。而对于有钱的人来说,保险起得是保全自己已拥有的财产的作用。 

假如,一次看病需要50万元,以你的财力也许可以很轻松地解决。但是,如果保险让你只用1万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为什么不愿意省下49万元呢?这就为什么世界上有很多巨富家族都会为家族成员购买人寿保险。因为他们深知,保险带来的风险杠杆能够起到保全财富的作用。

误解3:买保险不如把钱放在银行合算,也不如投到股市赚得多。 

正解:保险是资产配置重要的一部分,资产应该分为四部分,作为生钱的部分可以放在银行,也可以放到房产、股票等各种资产类别中;但是救命的钱却是不能由投资来代替的。

首先,投资有风险,比如,本金亏损的风险、流动性缺乏的风险等。当疾病来袭时,我们需要的是短时间内能够自由使用的现金,确定性和及时性是能由保险合同提前固定下来并受到法律保护的,这是任何其他投资和理财都做不到的。

误解4:人早晚都会死,买保险有什么用? 

正解:重疾保险的发明者外科医生马里优斯巴纳德博士曾经说过:“大家都需要重疾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很多重大疾病都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后完全治愈。就像下图所示,重大疾病治愈率和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近年来都呈现大幅升高的趋势。例如,近50年大肠癌患者的5年平均存活率上升了3.5倍。 

治愈重疾的前提是经济支持、技术支持和轻松的心态。简单说就是有钱找好的医生,轻轻松松治病。不用担心进口药医保不报销,不用担心花光了孩子的教育金,不用担心养病期间没钱还房贷和车贷。重疾保险给付的保险金可以解决医疗费用、疗养费用以及解决家庭的收入中断。 

而这样一份保险所花费的成本,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月少下几次馆子,一年减少一次旅游就能节省下来的数额而已! 

误解5:保险公司万一倒闭了怎么办?

正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三章第八十四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分立、合并外,不得解散。”

第三章第八十七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消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

第三章第八十八条规定:“保险公司依法破产的,破产财产优先支付其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1、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

2、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 

3、所欠税款;

4、清偿公司债务。 

我们缴纳的保险费关系到今后保障的大问题,保险公司开办的长期寿险属于对广大投保人的负债经营性质。因此,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均有严格的规定,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投保方的利益。 

误解6:听说保险索赔特别麻烦,如果你没有经历过保险索赔,那你只是听一些人说保险索赔如何麻烦。

正解: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辨证地来分析。保险是一种法律合同行为,保险公司的理赔工作要求公正、客观、及时和准确。

理赔的依据就是双方签定的保险合同,所以,在签定保险合同的时候,我们应该仔细审阅并理解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特别是保险责任部分,而不是盲目相信保险代理人的推销话术,感情用事。

同时,我们又要认真地履行“如实告之”的义务,实事求是地对待保险公司的书面询问。另外,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收集保存有关证据资料,以便索赔。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保险索赔就不是难事。 

误解7:我有社会保险,不必再买其他保险了。

正解:我国的社保虽达到全民保障,但是提供给每个人的保障额度都不高。

社保中有一个神秘的“蓝本”,只有在这个小本上的药品和医疗支出才能被报销。通常,昂贵的特效药和进口药都不在报销的范围之内,而当我们患上重疾的时候,需要的恰恰是这些昂贵的特效药品。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平均治疗费用达到15万至50万元。在肿瘤专科医院,自费药的比例高达90%。 

即便在社保的报销范围之内,报销比例也会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而降低。也就是说,去三甲医院看病会比县医院的报销比例低很多,而当我们患上重疾的时候却往往会选择去大医院就诊。

再次,社保是个人垫付后凭单据报销的模式,也就是说你自己得先有这么多钱去治病才行;而重疾保险是确诊后即给付现金的,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解决治疗费用问题。 

误解8:我家经济负担比较重,哪有闲钱买保险?经济负担重和没有流动资金是很多家庭拒绝重疾保险的原因。

正解:实际上越是不够富裕的家庭越需要做好风险保障,因为这样的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而疾病的风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一个富裕家庭或许还可以靠存款来解决大病费用,而一个不够富裕的家庭又靠什么呢?

正如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因病致贫甚至无力医治寻求捐款的案例有很多。如果他们都能够用很少的保费为自己和家人建立一份重疾保障,这样的悲剧或许也就不会发生了。 

误解9:孩子重要,要买保险也得先给孩子买,先给孩子买保险是很多人的想法。 

正解:实际上,最应该配置保障的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孩子生病,家长可以用自己的收入来支付医疗费用;家长生病,家庭的主要收入就中断了,医疗费用更无处着手。甚至,家长需要把给孩子存好的教育储备金,以及家里的房子、车子换成现金来治病。这对家庭的经济是最沉重的打击,就像巴纳德博士说的:“我用最好的技术治好了一个又一个的病人,但是他们在财务上却已经死了。” 

误解10:买保险不吉利,一买就出事

当我听到一位很年轻的朋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感到不可置信。这样毫无科学依据的迷信观点,竟然来自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事业成功的年轻人口中。不得不说,这是中国人保险意识匮乏的一个集中体现。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住在医院里的人应该都是买了保险才住进去的,可是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 

正解:据统计,100个意外受伤或因疾病住院的人当中,只有14个人买了保险,86个人没有买过保险。

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一个人一生中患大病的概率是72.81%。如果我患病的概率这么高,我宁愿在患病的时候花保险公司的钱,而不是自己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 

结语

说这么多是为了告诉大家,你对社保的相信或许是迷信,你对重疾险的了解,或许是误解。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无论有没有社保,也无论你现在多么年轻、健康,你都需要重疾保险的保护。

扩展阅读

保险知识,可以不买保险的理由?Q 10


Question:实在不明白我缴的保费都用在哪里了正确的态度:

个人长期寿险的保费由纯保费和附加保费两部分组成。其中纯保费用于承担保险责任(合同中约定的死亡、伤残、满期生存、年金等的给付),在投保人要求退保时,需要按年度扣除相应保费,因为保险公司已经提供了保障。

而附加费用于保险公司的各项开支。附加保费又分为管理和佣金两部分,管理费用于保险公司本身的各项费用开支,佣金则用于对寿险营销员(即代理人)的开支。

佣金又分为直接佣金和间接佣金。直接佣金是按保费的一定比例支付给营销员的报酬,间接佣金用于对营销员的管理、培训等费用。

不同的险种,附加保费占总保费比例不同。即使同一险种,因交费年期不同等原因,附加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也有差别。

一般来说,大多数险种的管理费占总保费的比例不超过10%,佣金(直接佣金和间接佣金之和)不超过总保费的5%。

事实上,对于某些保险公司的一些长期性寿险险种,第一年度的保单现金价值极少甚至为零,如果保户退保的话,有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这时,退保手续费等于保户所交保险费;第二年度的保单现金价值为所交保险费20%左右,如果保户退保,保险公司将扣除保户所交保险费的80%作为退保手续费。

重疾险的几个大坑你踩过吗?成功避过你就赢了


经常听说保险太复杂了,就算有合同也很难自己看懂。确实,就算是资深保险从业者也不敢说完全真正的理解保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关于重疾险的几个大坑。

重疾险第一坑

承保病种与保费成正比。

重疾险承保的病种数量,各家保险公司不断攀升。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05年的时候重疾险疾病种类也就只有 20多种,而现在动不动就保一百多种疾病。

保监会在07年统一了必保的25种重大疾病的条款,因此,各公司重疾险前25项病种均是统一定义理赔条件的条款,超过25种以上的病种,由各公司自由发挥。竞争的白热化,也导致了各家保险公司争先恐后的增加承保病种。

随着病种的增加,保费也随之上涨,保险公司不断的打着病种多的噱头吸引消费者。其实有些病种连临床医生都未必见到过的,发病率几乎为0的病种就算增加到1000种,对保险的精算也不影响,但保险公司却因保障范围的扩大为由头,增加保费。

重疾险第二坑

重疾分组多次赔付,设置条件严苛。

重疾险的“多次赔付”,有重疾的多次赔付和轻症的多次赔付之分。

这篇重点说重疾的多次赔付。

某些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重疾一共分为4组或5组,每组赔付1次,全部最多赔付3次甚至5次,一个人一生患重疾的几率,去年中国的平均概率是72%,患3次以上重疾的概率非常非常小了,患5次重疾的还没见过。

而且多次赔付规定重疾赔付之间有相隔时间。

例如有些产品癌症多次赔付的间隔期是5年,五年生存率是医学界为了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也是一个分水岭。熬不过五年的,转移与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三年之内(当然也有三年间隔期的,比较良心),少部分发生在五年之内。熬过五年的,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

实际上,这个五年期,成功的避开了癌症复发的高峰时期。需要的,不到时间赔不了,超过时间的,又不需要了。

重疾险第三坑

重疾病种分组,深坑,慎入!

同一组的重疾赔付过一次后,这组责任就终止了,就算再罹患同组的其他疾病,也没办法获得理赔。一个人一生患多次重疾的概率本来就极低(虽然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有些保险公司把几种高发的疾病分在同一组,或集中在一两组,几个病种只赔付一次,这就更加降低了多次赔付的可能性,要知道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保费也是更高的,这样产品的诚意度就大打折扣了。

保险知识,客户拒绝商业保险的两种常见理由


曾几何时,我对保险也有过怀疑和不解,对保险代理人也有过轻视和不齿,而如今,自己却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保险代理人。要不是自己的亲身体会,或许我永远也不会真正了解保险的意义和功用,永远也不会明白原来保险与我们的吃饭,穿衣一样,是人人都需要,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是我们的守护神,为我们抵御各种风险,保障我们的财务安全。

“现在我的身体很健康,40岁以后再考虑买保险。”,“公司给我上了很多保险,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其他保险补充了。”这两句话是我在展业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两句话。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也有过同样的想法,但是真正了解保险以后,我发现自己真的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了。

首先,请允许我对前一种观点做一下反驳:第一,年轻的时候生病的概率相对较低,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生病的可能性小并不等同于不生病,这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第二,年轻的时候买保险费率很低,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换取很高的风险保障,对于那些40岁以后买保险的朋友,奉劝您一定要尽早买,因为越早买保费越便宜。第三,意外和疾病的风险是不可控的,它们会不期而至,而根本不会考虑您今年多大年纪,是否该生病,该出意外,这世上没有谁认为自己应该生病,或者应该出意外。我们用常理和逻辑来判断事物的发展变化,而意外和疾病的发生却是不能靠常理来推断的。

然后,我们再来剖析一下后一种观点:公司给上的保险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中的五险,即:医疗险、失业险、养老险、工伤险和生育险(只有当地户口拥有),这五险也是我们常说的社保,也是公司应该给予员工的最基本的福利,我国劳动法规定,企事业必须按照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保基金;另外一种叫做团体附加医疗保险,它是团体商业保险的一种,往往是公司给重量级的员工的补充福利,一般职工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那么这两种保险和自己掏钱买的商业保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很简单,社会医疗险是报销制度,即先花再报,不花不报,而商业大病险则是给付型的,也就是只要约定的疾病发生,就给付事先约定的保险金额,而不管你用这钱做什么。

99%买错保险的人 是因为不清楚这5个要点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请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你认为保险有用吗?你认为保险必须买吗?你会选择保险吗?

当你心里有答案的时候,说明你的潜意识对保险是有一定的需求的,也是认可保险的。或许你现在拥有完备的保单保障,或者你打算给自己和家人购买保险,也或许你现在还不认可保险,没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普及一下保险的基础知识,当你了解了风险意识,当你了解了保险的种类,都希望能在你需要保险的时候,给以你帮助。

在我们身边,一定有人说保险是骗人的,而这些人中, 99%都是买错了保险,买的保险并不能解决自己的压力,而且还添堵。所以觉得:保险都是骗人的!

其实,保险本身不会骗人,骗你的,是人,也就是卖给你保险产品的人。

首先,保险销售有很多渠道,最常见的就是保险营销员(个险代理),银保渠道,保险中介、互联网线上渠道等等。

其次,保险的种类,人寿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意外险、医疗保险、年金险、防癌险、万能险等等,让人眼花缭乱。

我们日常购买保险,接触最多的就是保险营销员,他们主动介绍保险产品,为了成交保单,一般会抓住客户的“不能白交”的心理,所以给客户推荐的保险产品,要么可以返还保费,要么就是推荐带有是收益性质的理财产品,而很多客户购买的保险和自己的需求以及家庭风险并不匹配,所以,花了冤枉钱,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如果你想买保险,记住以下这几个点,基本可以避免90%的坑。

1、保障在前,理财在后

保险的本质保障,核心作用是用来做风险转移,而不是财富增值。从配置顺序上来说:先配置保障型保险,如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等。

一场重大疾病,治疗费用几十万起步,这种大坑,一定要提前填好。很多人都连基本的重疾和意外保障都没做好,就买了一堆理财型保险,等到发生意外或疾病时,一堆保险竟然没有可以为自己的风险“买单”的,追悔莫及。

2、先大人后小孩

孩子生病,大人心疼,但我们还有继续挣钱给孩子治病的能力。如果父母倒下了,孩子的生活要如何保障?首先要确保大人有足够保障,大人是孩子最安全的保障。

同理,夫妻之间也是这样,先给家庭中挣钱最多的那个人购买保险,也就是先保障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确保家里的现金流受风险影响小。

3、别被返还型保险迷惑,羊毛出在羊身上

有病赔钱,没病返本。说的就是返还型保险。听起来确实很诱人,实际上同样的保额,返还型保险的保费要比普通保险高出50%,甚至更多。

保险公司是一个商业机构, 承诺返还给你的每一分钱,保险公司都已经算在你的保费里。一定要知道,你领的钱就是你这些年自己多交的,不是白赚的。

4、好的保险产品比好的保险公司要重要

选择保险产品最重要的依据是,这个产品是否满足自身的需求,不用将太多的考量放在保险公司是否知名,在法律上、监管层面,保单一旦生效,不会因为公司的变化而改变。

在理赔上并不存在小保险公司理赔更难的问题,保险公司是受国家严格监管的,不论哪家公司,理赔审核不能超过30日,履行赔偿不能超过10日,拒赔通知书不能超过3日。

5、线上投保也可以,方便快捷

不管通过哪个渠道购买保险,最后都是跟保险公司直接签订的合同。

线上投保的电子保单跟纸质保单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应,保险公司只认保单,不会因为购买渠道不同在理赔时区别对待,并且线上产品一般以保障为主,产品形态更简单,智能核保,投保门槛相对降低,但是李财师提醒,即使在线上投保,也要如实的做健康告知。

上述我们所说的是一般的购买保险的原则,我们知道了原则以后,对保险产品页应该有个基础的认知,当保险营销员给你推荐产品的时候,不至于因为什么都不懂,而被当做“韭菜”割了。

在各类现实主义的教育下,国人的保险意识是越来越强,应该未雨绸缪的为未来做好抵御风险的准备。但很多人对保险的认知还是认为保险就是“病了就赔”或者“死了才赔”。那是对保险的分类以及功能定位基本不了解,下次咱们就好好聊聊保险的分类和功用。

重疾险的4个常见误区


买重疾险,一定要学会避开这4个大坑:

大坑1:保险期限越长越好

重疾险的保险期限越长一定越贵,但期限越长不一定越好。你想想看,30年、40年、50年之后才出险,如无意外,到时候的物价水平会比现在高不少,保额相比之下就缩水了。如果你预算有限,建议优先选择定期重疾险,把保额做高,而非把保障时间拉长,让保额相对下降。

不过,在同样的保险期限内,缴费时间越长越好。因为随着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到后面每年交的钱其实是越来越少的。而且一旦出险,后面的保费也就不用再交啦。

大坑2:买带有分红的保险

分红型保险性价比跟单纯的消费型保险比起来,就弱多了。同样的保额、保障范围、保障期限,却会比纯消费型保险价格高出不少。这类产品是看准了很多用户追求多而全、且贪图方便的心理。买了可不划算。

大坑3:迷信香港重疾险

总有人说,香港保险理赔会很顺利,不像内地保险公司经常耍流氓。但是,理赔顺利有一个前提:主动如实告知。香港买重疾险的要求是主动告知,这可比内地保险的询问告知要严格多了。否则,一旦出险后查出你投保时有未主动告知的相关事项,香港保险是没有通融理赔这个说法的,那几乎就会100%拒赔。

大坑4:在月底投保

保险市场主要是代理人在开拓,而代理人每个月都有绩效任务的。一到月底,他可能会特别急切的给你宣传这个保险有多好,而不会告诉你它的弊端,而你往往也没时间好好看其中的条款了。这样可能造成草率决定,导致后面麻烦迭出,所以,还是谨慎为妙。

终身重疾险多少钱一年,买重疾险的理由是啥


终身重疾险一般指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为被保险人提供终身的保障。终身保障有两种形式,一是为被保险人提供的重大疾病保障,直到被保险人身故。另一种是当被保险人生存至合同约定的极限年龄(如100周岁)时,保险人给付与重大疾病保险金额相等的保险金,保险合同终止。一般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产品都会含有身故保险责任,因风险较大费率相对比较高。

所以终身重疾险就是保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下面来说一下终身重疾险的优点以及缺点。终身重疾险优点是保障时间长,不担心随着身体的变差而无法购买保障。缺点就一个:对于有钱人来说那就不算啥了,但是对于咱们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那就是保费太高,让人望而生畏。

我们再来说说购买重疾险的理由吧。首先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为什么压力大?因为他们承担的是三代人的风险。如果这时候,父母背后的终身防火墙还在,他们的压力会明显小很多。所以,一份终身型重疾险,是对自己的晚年负责,也是为孩子的中年减压。但是要注意的是保险公司在重疾险产品定价时,考虑到老年阶段是重疾险的高发期,保险公司在70岁之后承担的风险也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抵消风险这部分多出来的风险,消费者将会缴纳的比较多的保费。所以终身重疾险,是一种保障更持久,但费用更相对高的选择。

再说说人罹患重疾概率在70岁之后陡然上升,这不是危言耸听,各方数据都可支撑。冷静的想一想,没有去医院折腾过的老人实在是太少了。有这么一种说法,人生存折上的那笔巨款最终都是留给医院的。我们在60多岁后,收入低了,患病的风险大了,孩子们也处于高压的年纪,孙子们嗷嗷待哺。如果买的是定期重疾险,这时候,身后的防火墙也到期撤退了,细思极恐。

再说一点终身终极先随着年龄不同,险种不同,价钱的差异也超大!年龄越小越便宜!比如同一险种,10万保额,0岁就几百一年,30岁得两三千甚至四五千一年,而且这还得是在网上买保险,线下买根本都买不到这么便宜且实惠的保险。所以现在大家了解终身重疾险多少钱一年了吧?

保险知识,弄清有关重疾险的2个问题再投保


很多市民关注重疾险,想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一份保障健康的保险,却经常被重疾险各种复杂的概念搞得头昏眼花。其实,在投保重疾险时,应将以下两个关键问题理清楚。

所保病种是不是越多越好?

理论上是的。但是,不能盲目迷信病种数量,主要还是看承保疾病的“含金量”。

因为每种疾病的发病率都会影响费率的厘定,所投保的病种越多,价格自然也更高。有些疾病的发病率是很低的,如“重症肌无力”,该病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投保涵盖此类稀有疾病的病种特别多的产品反而不划算。一个人不可能在有生之年,有机会将各种大病都得一遍。

如果以覆盖全面来衡量的话,市场上只要大病种类超过20种以上的大病保险,都可以称作是“覆盖全面”了。

费率怎样更合算?

单纯比较哪家保险公司的费率更加便宜显然不合理。每家公司的费率标准都是精算师根据大病发生率、市场利率和公司费用率计算出来的,经过保监会审核批准,理论上都是没有问题的。

主险为重疾险的产品,可以分为终身型和定期型。以人保健康为例,30岁男性20年缴费每1万元保额,如果买定期险,就是保障20年期或30年期,仅需要每年缴费55元,而购买终身险,即保障到终身,每年需要缴费348元。通常年龄越高,保费越贵,如果定期到期要想续保,可能保费就远远高于348元了。而且理论上,超过60周岁,保险公司是不予投保的。从这个角度看,终身险虽然贵,但是对未来更加实惠。

重疾作为附加险产品,虽然也存在终身型和定期型的问题,但由于是附加险,相对费率的高低与主险险种设定有比较大的关系,每万元保额,保费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投保时如果考虑得当,可在一定时间内退保,既保障了健康,又获得了收益。

常用的拒绝买保险理由有哪些?看看是不是这些理由。


最近这些年大家也看到了,保险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模式。看了个数据,说中国现在的保险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870万大关,这个数字还在不断飙升中。中国人口基数非常大,所以保险行业未来的前景无限美好。有数据统计,中国人均保单0.6张,而发达国家人均保单是5张,距离保障充足还有些距离。

中国的保险市场虽然很大,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个严重的问题:中国人购买保险并不积极。制约中国人买保险的,其实主要是一些观念上的问题。

做保险好多年,长期与拒绝相伴,把客户也研究个差不多了。客户最常用的拒绝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种:

1、我没钱买保险

因为保险也是一种商品,是需要支付保费来换取保额的。所以客户说出自己没钱的时候,一般业务员也就放弃了。保险再好,毕竟不会免费送。

其实客户真的没有钱吗?不见得。他只是想利用这个理由把业务员打发走而己。把业务员打发走了,是不是就代表着自己胜利了?

业务员好打发,但是打发不走客观存在的一些风险,比如意外、疾病。即使是真正的钱不多,也应该买保险的,因为越是没钱,对抗风险的压力越差。

如果把客户的钱比喻为绳子,越细的绳子越容易断,就是这么个道理。保险保的是什么啊,就是在需要钱的时候,给你送来钱的一种保障啊。

2、我要给***商量一下

这也是客户常用托词的一种。常见的有和老公/老婆商量商量,有的还想和亲戚朋友商量商量,甚至更过份的是,还有说要和孩子商量的。

这种办法拖延业务员很好用,销售过程中比较常见。买保险想要商量商量的话,也挺正常的。如果真想买保险,和谁商量,怎么商量,也是有讲究的。

就像你要打官司,要找谁来商量呢?肯定是律师对吧,这是常识。因为他们最懂法律方面的知识。要买保险的话,肯定要找从业保险的专业人士商量啊,而不是七姑二姨三婶子。

3、我有社保了,不用买保险了

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有了社保了,还买商业保险干嘛?所以他们提到保险,总会一脸淡定的说:我有社保了,用不着保险,谢谢。

社保的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看起来保障挺全面,但额度不太够。如果只有社保没有商业保险,患了大病去治疗,可能就会产生一些缺口。

毕竟社保只是保而不包,这些缺口就需要自己承担。缺口太大,无法承受的话,可能就需要尊严来补,比如去街上募捐、去朋友圈筹款什么的。

还有一个选择,可以用保障把这个缺口给补上。你觉得用保费补缺口效果好,还是用尊严补缺口效果好?

拒绝保险的客户,不管提到什么理由,都是打发人的托词。所有的理由归纳起来,就是对人寿保险的理解不太清楚,归纳起来有两类人:

1、思想的惰性

思想上的惰性是指,根本没有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保险可有可无,还没形成未雨绸缪的意识。

2、行为的惰性

行为上的惰性是指,认识到了保险的好。可是拖延症犯了,觉得我还年轻,可以再等等,反正买保险这事又不紧急,以后再说吧。

有些人在拒绝保险和从业人员,也有很多人追着保险业务员,购买适合自己的保险。买也好,不买也好,都无可厚非,都有自己的道理。

国家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行保险行业发展,整顿行业,让它变得更完善和成熟,也是希望老百姓对保险有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

想改变国人的意识,让保险真正成为世界大国、强国,只靠保险从业者的宣传,显然是任重而道远。如果每个人都能正确的看待保险,丢掉偏见,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美好理想,也许就能实现的更快吧。

重疾险,10款重疾险对比—重疾的多次赔付相比单次赔付的购买价值在哪里?


经常有用户给问小编说:重疾险应该买只赔一次还是买赔多次?哪个好啊?多次赔付的保费好高啊?

其实,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重疾的多次赔付是什么?

所谓重疾的多次赔付是指:在生了一场疾病,符合保险合同,获得保险赔付,得了首次保险金之后,隔了一段时间,又再次生病,又符合保险合同,再次获得赔付保险金的重疾产品。

说到重疾的多次赔付,目前市场上多次赔付的产品涉及的2个条件是:疾病分组和疾病等待期的设置。

下面是10款重疾险的分析对比:

5款多次赔付重疾险 VS 5款单次赔付重疾险

先看前面5款重疾险的多次赔付情况,其实疾病分组是多次赔付重疾险的核心,这里分组的意思就是罹患过本组的重疾,那么获得重疾赔付后,这一组就失效,只有等待一定时间后再患下一组的重疾才能获得第二次赔付。

下图便是这5款多次赔付重疾险的大致分组情况:

多次赔付疾病分组分析图

首先,“多次赔付”最大限制在于疾病分组。重大疾病一般会分为“癌症、与心脏有关的疾病、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或与器官/功能有关的疾病等”组别,每组疾病的关联性不高。

如果第一次患癌症,第二次患心脏有关的疾病,才能成功获得第二次理赔。相同病种的复发和转移还是非常常见的,像癌症,在手术5年后复发或转移率高达90%。然而这种多次赔付重疾险是不赔的,因为属于同一病组,再者,国家癌症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仅30.9%。当然不同重疾后存活率会不同,又有多少人能从第一次重疾中存活并触发二次重疾呢?

但其实,对于多次赔付的疾病分组之间重疾的关联性很重要,目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持,当下多次赔付产品的疾病分组都是有保险公司自主研发设置的,所以,在实用方面,没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还有一个限制在于时间性,在第二次、第三次赔付中,一般会有一个间隔期和生存期限制,比如小编举例的5款产品,每次赔付间隔时间为180天,也就说某组重疾责任发生后至少180天后,其他组责任才可能赔付。

最后,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的保费也不是一般高,从10款产品对比图中就可以看出了。

那是不是就是说,重疾的多次赔付就不值得购买呢?

不是。

多次赔付重疾险的主要购买价值在于:当一个人不幸罹患重疾之后,而这个人便不再是健康体,几乎所有的保险产品都不能购买了!而多次赔付重疾险就相当于给这个人提供了一份终身保障,哪怕这个人再次患重疾险,仍然可以提供赔付保障责任的。但单次赔付的重疾产品,在赔付完保额之后,保险合同终止了,用户很难再买到保险产品。

就目前的保险市场上看,很多重疾险都加入了多次赔付功能,而且保障项目相对比较全面,同时上述小编也说了,对于多次赔付的疾病分组之间重疾的关联性很重要,但目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持,所以在疾病分组二次以上赔付的定价上也就更相对主观一些,大多处于向消费主动示好的目的出发,价格比较便宜,性价比超高,也不失作为用户的选择。

所以,面对多次赔付的重疾产品,更适合以下人群购买:

1.经济条件较好: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产品比较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保障全面,保障终身!

2.有家族病史:如果你有家族病史,比如家庭成员都曾罹患过不同的重疾,那么自己得1种以上大病的概率也会高,投保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就比较必要。

3.为孩子投保:如果为孩子投保,可以考虑多次赔付。因为孩子未来的路很长,发生多次赔付的概率要比成人大的多。

但如果经济条件有限,你只能选择低保额的多次赔付重疾险和高保额的单次赔付重疾险。低保额的多次赔付,意味着你第一次患重疾只能获得较低的保险金,获得的保险金可能根本就不足以支撑你度过第一次的重疾风险,就更别提能存活到第二次重疾。如果运气好,一直没有罹患第二三次重疾,那也就相当于用买多次赔付重疾险的价格获得了单次赔付重疾险的保障。其实也是不太划算的,所以,小编就不建议购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了,更建议考虑高保额的单次赔付重疾险。

投保首先考虑因素始终是保额。多次赔付重疾险通常比单次更贵,这就决定了预算不足的消费者,投保多次赔付产品无法得到想要的保额,所以只能可以酌情考虑。但对于小编这个不太注重二次赔付以上的用户来说,更加注重第一次患重疾时能够拿到多少保额,怎么能拿到最高保额,毕竟,重疾是比较严重的病,先挺过第一次再说,所以我们最最重要是把第一次赔付保额做足。如果为了追求多次赔付,而降低保额,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毕竟多次赔付的概率还是较低的。重疾险的保额尽量达到年收入的5倍以上,年缴费尽量控制在年收入的10%以内即可。

对于,考虑多次赔付重疾险的用户,小编给予一些参考标准:

好的重疾分组产品上应该是这样的:

1.如果重疾分组为4组,那么疾病分组中每一组疾病的理赔概率为25%,当理赔过一组后,那么整体还剩75%的理赔概率。如要是多次赔付疾病不分组的保险产品(假设保障疾病种类为50种),在得了一种重疾之后,那么剩下的49种重疾的理赔率在98%。这样说似乎就一目了然了:分组越多越好,而且要科学合理分配。所以,疾病分组越细越好,越合理越好,这样二次以上理赔的机率就会变大。

2.不管是首次还是每次赔付之间的间隔时间,等待期越短越好,1年的相比180天的等待期,那么180天的比较好!

小编·小结:

不管多次赔付还是单次赔付的产品,其实产品不分好坏,只看咱们自己的需求是怎么样的?又要怎么选?记住,小编还是那句话:只有最适合的保险产品才是最好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