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提前进行养老规划 退休生活“不差钱”

2021-04-03
保险规划生活 退休保险规划 生活保险规划

对于临退休人员来讲,对退休生活是否有明确的规划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态,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晚年幸福。很多人得退休综合征,与他们没有进行完善的退休生活规划不无关系。进行完善的退休规划,首先就必须进行完善的养老规划,以解决金钱上的后顾之忧。

关于养老究竟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显然,即使同样是一线大城市的退休居民,一个每天驾法拉利、打高尔夫的人,和一个每天在公园下象棋、撮麻将的人,或者一个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人,和一个成天以医院为家、把药当饭吃的人,他们所需要的退休金显然是不同的。换而言之,退休养老究竟需要多少钱,既取决于你可以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也取决于你无法预计、无法选择的健康状况等等因素。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未来的目标预期都不同,这就决定了每个人的退休养老需求的不同,很难用同一个标杆来衡量。

新加坡人的养老计划

新加波人在养老计划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可以借鉴以下。

由于出生率降低、寿命延长,新加坡属于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到2050年,新加坡的老年人士的比率将从今天的12%增加到59%,中间年龄也将从37.5岁飙升到50岁。这意味着未来数年内,新加坡将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为此,新加坡政府除了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准备退休金的意识,同时也从法律制度、社保体系等方面,对新加坡人的养老计划进行引导和规范。新加坡人的养老计划,主要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方式进行:

1、政府公积金:2010年5月7日的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雇主对公积金的贡献比率,将从员工工资的14.5%,在未来一年内增长15.5%。而员工的公积金贡献比率一般是工资的20%,也就是共计达工资的35.5%。2、购房:相较于许多国家的房价涨跌起伏问题,新加坡的房地产相对比较平稳。政府以“居者有其屋”为导向,为84%的新加坡人提供了经济适用的政府组屋。而除了购买第二套组屋,用于出租或投资,为养老做准备之外,政府还提供了相应的措施,帮助人们将现有的房子转化为养老金。包括:组屋回购、出租组屋、大房换小房等。3、重聘用:这项法令将从三个方面同时入手,帮助年长的员工重新受到聘用:法令规定雇主继续继续聘用年长的员工担任原来的或相近的职务,或给予员工一定程度的补偿,以及再就业指导;员工本身通过再学习,得到能力的提升,适应工作的需要;政府设立资金,补助那些为高龄员工提供工作机会的公司。4、家庭和社会支持:新加坡人对家庭和社会所能给予的养老支持的态度很务实。5、储蓄、投资、保险理财:储蓄、投资和保险理财成为新加坡人退休规划的必然选择。

商业保险在新加坡人的养老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定期的储蓄和投资保险提供较高的回报率,让准备的退休金避免因为通货膨胀而缩水;意外、医疗、重大疾病等保障,帮助人们提供退休后可能面临的高昂医疗费用;而退休年金则帮助人们为退休金不足做好准备。那么,新加坡人购买商业保险的现状如何呢?《联合早报》刊载的调查显示:有定期储蓄和投资的国人达67%;投保留院与手术保险和重病保险的比例分别为45%和43%;投保人寿保险和意外保险的新加坡人比例分别为49%和39%。上述数据表明,有计划准备退休金的新加坡人只占人口总数的2/3左右,而在人寿、意外、医疗保障方面有所规划的人还不到一半。由此可见,目前新加坡人还没有为退休做好充分的准备,推动商业保险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新加坡政府部门,商业保险组织,如保险公司、寿险协会等,都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画报、平面媒体、实体讲座等形式,大力提升人们对退休理财的意识。

那种养老规划最适合你

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养老方式。随着投资理财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可供养老的资金渠道也日益增多。以下我们简单介绍以下在我国你可以选择的养老规划方式,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呃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是社保养老金保险,每月由企业和个人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保养老金,等到退休后,就可以领取一定的退休金。

二是企业年金保险,个人与企业固定提拨一笔钱用来投资累积养老金,退休后按规定方式支付。

三是商业保险,养老商业保险在设计上比较人性化,在领取时间上完全因人而变,可以挑选有实力的保险公司购买。

四是自筹退休金,自筹退休金主要是积蓄投资,使有限资金发挥更大效用,可以选择市场上合适的投资工具。

商业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它需要从大众角度出发,注重保障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因此从总体来看保障水平比较低。只能满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个人理财规划中只能作为最基本的保障,往往不能满足转移更多风险的需求。而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市场行为,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及想要的养老保障设计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的缴费水平比社会养老保险高,相应的保障水平也高。并且用户可以灵活的选择保障程度。

商业养老保险的四大理财功能:1、提供了更多种返还计划的选择;2、险种兼具储蓄与投资的功能;3、使理财主体更加多元化;4、提高了养老规划的保障水平。在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今天,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规划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结合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最佳形式。

如果你能意识到此前自己关于养老的考虑是多么简单、对几十年后生活的规划是多么的不清晰、目前的准备与需要之间是多么的大相径庭,你就能明白本文的苦心了。新的“二八”理论,如果不能成为占世界人口比例20%的有钱人,就需要用80%的收入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如果你的准备不足、投入不够、资产单一还没有大笔的遗产可以继承,晚景凄凉就不仅是个威胁了。

相关阅读

适时进行保险规划,享受优质温馨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购买商业保险。适时作出保险规划不仅能够为自己打造一个更放心的未来计划,也可以为家庭营造一个更和谐的前景。但是,面对这么多的险种,大多数投保人都很困惑不知道要选哪一种,因此,我们在买保险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明明白白购买保险。

根据每个家庭不同的情况,您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建议来选择合适的保险规划。

三口之家:先给“顶梁柱”上保险

在房价和物价高企的时代,“80后”小夫妻又即将面临同时赡养4位老人和抚养1个孩子的重担,“压力山大”成为这一人群的共同感受。保险专家表示,已经步入三口之家的“80后”,更需要精心规划自己的未来。

专家建议,“80后”父母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应先为自己构建周全的保障。目前在中国多数家庭中,父亲(丈夫)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应首先为丈夫构建充足的保障。在具体投保产品中,首要考虑高保障的产品,通常来说,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定期寿险等保障相对较高,可先作考虑。

单身人士:优先考虑意外险

如今,很多“80后”已迈进30岁门槛,部分甚至已成为社会的中坚,但相比稍微年长的人群,这些人群的工作,尚未完全进入正规,尤其是有些单身的“80后”,不仅工作更换频繁,甚至目前还没有稳定工作。

而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财观,还有一些单身的“80后”成为了“月光族”。对于这些人群来说,其实生活远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轻松,他们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薪资水平相对较低等一系列条件都决定了他们自身抵御经济风险能力较弱,但他们又往往承担着对父母的重大责任,因此迫切需要借助一些合适的保险产品来帮助他们分散风险。

保险专家建议,“80后”单身人士应优先考虑意外险类产品,再加上一份两全重大疾病保险则更为周全了。一般来说,两全重大疾病保险会有生存金/满期金给付,这类产品的优点在于为自己构保障的同时还能做一些财富积累。

丁克家庭:养老规划最重要

眼下,有越来越多的“80后”夫妇选择了“丁克”。尽管选择“丁克”后责任是轻了,可是随之而来的养老等问题也成为“丁克”家庭最大的顾虑。

保险专家建议,“丁克”家庭应重点考虑两类产品,一是带有长期护理金保障的产品;此外,也可用商业保险来规划养老金,尤其是 “弹性延迟退休”的说法出现后,提前为自己规划一份商业养老保障计划至关重要。

在低利率时代购买养老(年金)险这样一种长期储蓄险种,保险理财专家建议,可以选择有分红功能的年金产品。除了享受这类产品本身内含的固定收益率部分的利益,一旦将来市场利率上升后,投保人还能够通过分红收益,抵消一定的通胀影响。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买保险,会买才是最重要。如何买对保险,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同时还要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如今买保险,渠道有很多。除了庞大的代理人队伍外,很多保险公司的网上销售平台也很强大,推出了品种繁多的产品供选择。通过网上渠道投保时,应先确认网站的可信度。一般来说在保险公司官网投保是最为可靠的(谨防假冒网站),其次可以选一些知名的第三方平台。比如同样是旅游保险,保障内容上有什么差异,保险金额与保费上哪个性价比更高等。

退休生活,中高收入家庭养老经 享受高品质退休生活


如何理财才能保障退休后闲适安逸的生活?这是大部分家庭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光大银行昆明红云支行理财中心经理关山为我们分析中高收入家庭的理财养老经。

理财案例

李女士30岁,税后月收入为2500元,丈夫是某单位中层干部,每月税后收入1万元;夫妻两人公积金每月2300元,家庭年终还有将近4万元的年终奖。目前有30万元银行存款;有两套房产,均是全额付款,没有月供,其中一套自住,一套用于出租,每月租金收入1500元;家庭有一辆小车;小孩读小学。保险方面,两人都有社保。

开支方面,生活开支每个月约为4000元(包括养车、子女教育支出)。另外,李女士一家都喜欢旅游,每年用于旅游方面的开支在2―4万元左右。

理财目标

李女士希望在10年后退休,享受到闲适的退休生活,并有余钱完成自己进行环球旅行的心愿。另外,10年后小孩要读大学了,也希望能为孩子准备好一笔教育金。

理财建议

关山分析,根据李女士提供的家庭收支情况可以看出,她每月节余较多,年节余近10万元。对此,关山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小孩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建议小孩的教育资金可以选择基金定投。如李女士打算让小孩在国内上大学,以目前国内教育质量较好的正规大学4年学费10万元来算,按5%的通货膨胀率计算,10年后为15万元,定投如以年收益7%计算,李女士每月需准备1000元。因时间较长,定投可选择净值波动大的股票型、指数型基金。

其次,30万元的家庭存款要合理规划,如果全部存在银行有可能会贬值,建议保留组合存款10%,此笔资金作为备用金,相对保持不动。其余的存款一部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另一部分还可以购买债券基金或股票基金,若年化收益在8%―10%,每月平均能有2000―3000元的增值。

第三,每年节余近10万元,10年后,资金累计100万元,如提前退休,建议对这笔资金做好10年规划,保险是比较理想的理财投资方式。一个家庭应该拿出年收入的10%―20%来配置保险较为合理。从李女士家庭现金流测算中可以得知,其丈夫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所以需特别考虑他的人身残疾意外保障,这样即便发生任何状况都不会为家庭其他成员造成经济上的紧张。第二需要考虑的是家庭其他成员的健康保障,李女士可给自己追加一份意外险(寿险附加意外医疗住院等),以便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疾病;小孩读书期间学校买的保险费用低,保障较好,一般保险就足够了,以后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保险费用也可以随之提高。建议每年从资金盈余中拿出1万元购买商业保险。

第四,每年房屋出租金收入2万元,租金稳定,每年还有一定的涨幅,全家每年可利用房屋出租金进行国内游一次。退休后,李女士也可以避开节假日实行国内旅游,选择旅游淡季去领略国内的优美风景区,这样,国内双人游可以计划每年二次。

总体来说,李女士家庭财力较为优越。但需注意的是,一是加强其家庭收入主要支柱的丈夫的保障,尤其是李女士提前退休后,有5至10年间的收入压力将主要集中于其配偶身上;二是对于已积蓄资金和每年盈余资金的合理规划,希望能在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配比相应的资金进行如股票、黄金(包括实物黄金和延期交易)等产品。通过对上述各种理财产品或投资方式的结合配比,以及李女士及其丈夫正式退休后的社保,完全可以达成其享受闲适的退休生活目标。

养老储备,需提前制定养老规划


李平安先生今年已经30岁了,事业小成,已经是一家事业单位的副科级干部,伴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他开始对自己今后的养老有了一些担忧,怎么来规划一些理财产品进行养老投入呢?

衰老和退休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退休后面临的收入锐减,身体多病等情况也是每个人都能够预见的,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在30岁时想到为60岁、70岁后的自己开始存钱呢?养老保险产品,作为一份长期的保障计划,缴费期越长,时间红利的累计效应越明显。也正因为如此,李平安正处于养老规划的黄金时期。

为什么说30岁至40岁是购买养老保险,做养老储备的黄金时期呢?这是因为养老需求虽然对于每个人都非常迫切,但对于家庭积累和经济周转有限的家庭而言,如果家庭基本的衣食住行保障尚难维系,要求这样的家庭考虑养老储备是不现实的。而对于30岁至40岁之间,事业小有所成,且处于上升期的张先生而言,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现在以及退休后的生活品质都有着一定要求,是开始做养老储备的最好时期。

当然在考虑养老保险计划的同时,仅仅为养老储蓄也是不明智的。在规划养老的准备期间,疾病和意外保障也不可缺少。以李平安为例,如果选择平安钟爱一生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每年缴费约16890元,缴费20年,从6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第一年可领取约18000元(按中等红利估算),每领取3次递增1080元一直领到100岁,再有高额祝寿金约180000元(按中等红利估算),可选择月领取方式,保证领取455284元此外,李平安先生在缴费期间还将拥有充足的保障,包括500000的意外伤害保障;每年累计2万元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障;每次9000元,一年中可多次报销住院医疗保障,以及100000的重大疾病保障。

商业养老医疗保险 提前为养老规划


“养老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人口老龄化使得养老金的缺口不断扩大,许多人已经将指着养老金养老的希望转移到商业养老医疗保险上,补充社会保险的不足,为养老生活增添新的保障。

传统型养老险

适合人群:以强制储蓄养老为主要目的,在投资理财上比较保守者。

回报固定,风险低。由于这类产品的回报是按照合同约定的预定利率来计算,而不受外界银行利率变动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在出现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回报利率。现在的利率已经下调到3.9%左右,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售的一些养老产品,仍然按照当时10%的利率设计的回报来支付养老金。

万能型寿险

适合人群:理性投资理财者,坚持长期投资,自制能力强。

万能险的特点是下有保底利率,上不封顶,每月公布结算利率,目前大部分为5%-6%,按月结算,复利增长,可有效抵御银行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账户比较透明,存取相对比较灵活,追加投资方便,寿险保障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提高或降低。万能型寿险可以灵活应对收入和理财目标的变化。

投资连结保险

适合人群:该品种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不适合将养老寄托于此的人。适合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强,以投资为主要目的,兼顾养老。

以投资为主,由专家理财选择投资品种,不同账户之间可自行灵活转换,以适应资本市场不同的形势。如果坚持长线投资,有可能收益很高。

有保险专家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的补充养老金,最好控制在未来所有养老费用的40%左右。而在可以选择的类型方面,传统型和两全型养老保险很适合一般的工薪阶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则由于投入较多,比较适合投资意识和经济能力均较强的高收入人群。

养老应提前规划

虽然现在很多市民对商业保险都有所认识,也纷纷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商业保险品种。但是就商业养老保险而言,很多人都是到了快退休的时候才买。事实上,如果投保人年龄达到60岁,想要选择商业养老保险几乎不太可能。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应尽早规划老年保险。

据了解,保险都是由投保期限制的,当达到一定年龄后,很多险种都不能再购买。一般老年人商业险投保年龄最高限定为60岁或65岁,而且几乎都附有较为严格的投保条件。所以,应该尽早规划自己的老年保险,就不会存在年龄限定问题,而且能够节省一定的保费。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建议,选购商业养老保险时,应该首选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因为医疗费用成为老年人的重要支出,所以健康险成为老年人投保的重要险种之一。此外,最好选择意外伤害。意外伤害险属于消费型保险,具有保费低、保障高的特点,且保障也较为全面。

picc人保寿险发力 提前进入盈利期


picc人保寿险是我国象征性的几大保险公司之一,近年来,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picc人保寿险公司不断发展进步,力求为更多的人提供安全可靠地保障。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而作为中国人保子公司的人保寿险,业务规模与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公司打破行业常规,提前实现盈利。

2010年营业收入231.16亿美元,中国人保首次跻身“世界500强”排名第371位,今年更以年营业收入325.79亿美元排名第288位,跻身世界500强企业前300强。

而此时正值中国人保整体上市的前夜,其资产总规模接近1.2万亿,是2006年底的7.8倍。

吴焰对中国人保未来的愿景如逐步构建起以客户为中心、具有人保特色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使之形成多样化的业务来源,推动人保集团资产规模步入行业前列,营业收入进入世界500强,正在步步成真。据了解,从吴焰履新中国人保的第一天起,他就设计好了PICC的未来,但前提条件是“做大”资产;picc人保寿险公司便被赋予了这一使命。

基于财险业务的特殊性,历史形成的以财险为主业的中国人保先天就慢了一步,财险保费一年一度,现金流方面以及资产积累方面明显次于寿险公司。

面对当时的资源稀缺现状,吴焰说,不能把发展局限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上,必须用超常规的发展思维与举措,集聚资源、把握机遇,推动人身险业务快速发展。

虽然人身险业务市场前景广阔,但人身险业务的发展却与经济周期的变动休戚相关,通常降息周期的后期与升息周期的前期,拓展人身险业务相对容易,寿险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人保把握住经济周期的脉动规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人保集团2011年总资产实现32%的增长,人保寿险2011年总资产实现46%的增长,高于可比公司20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6月末较年初增长17%,增速继续领先同业。值得强调的是,寿险业务继2011年实现累计盈亏平衡后,2012年起利润加速释放,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12亿元,超过以往各年全年水平。上半年年化平均资本收益率达到12.9%。

打破常规 寿险第三年实现盈利

得益于多元化的分销网络、集团化运营的协同效应和富有市场洞察力的管理团队,人保寿险实现了高速的业务发展,快速的资产累计和有效的成本管控。2007年完成全国机构布局后,第三年提前实现盈利,第五年即提前实现累计盈利——这个速度远远超过寿险行业以往7年以上才开始盈利的经验。

根据中国保监会结合各家公司公布的数据,在与人保寿险同年成立的8家人身险公司中,截至2011年12月31日人保寿险是唯一实现累计盈亏平衡的公司。2012年上半年,人保寿险实现净利润人民币9.12亿元,超过2009年、2011年及2011年全年的利润。

此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保寿险新单保费达到397亿元,继续保持行业第二。在全行业新单增长乏力的环境下,人保寿险的新单保费同比下降速度最为缓和。人保寿险通过提升产品利润率,2012年中相对11年底过去12月新业务价值增长率为7.1%,显著高于可比公司的平均0.6%增长水平。

人保寿险能够取得超常规的发展,基于寿险公司利源主要来自于利差的深刻认识。同时坚持趸缴业务市场为基础,保证期缴业务最大化的业务拓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坚持产品不分渠道,险种不分形态,缴费不分方式,期限不分长短,只要有需求,就大力发展,通过业务规模和资产规模最大化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此外,为响应卫生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服务的指导意见》,人保寿险对全系统大力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项目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多家分支机构均针对基本医疗大病补充保险等相关业务与当地政府进行了沟通或参与了投标,并持续跟进,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截至目前,人保寿险各级机构参与的各类医保补充项目和基金委托型业务已累计收取保费超过12亿元,覆盖人群超过千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由于公司良好的经营理念,过去几年,picc人保寿险的保费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根据保监会披露,规模保费2006-2011年复合增长率远远超过行业22%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51%。规模保费在2011年达到了近840亿元,2012年上半年达到495亿元。

同时,统计显示,2012年6月picc人保寿险的总资产达到3208亿元,2009-2012年上半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4.1%,达到了快速累积低成本资产的目的。公司投资收益率方面,2010年、2011年和今年上半年都要显著高出已上市的主要竞争对手。

银保新政来袭 积极应对度寒冬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人保寿险已经建立了包括银保、个险、团险和交叉销售四大传统主力渠道,和电销、网销等新兴增长渠道的全方位分销体系。

在银保渠道方面,截至2012年上半年,picc人保寿险拥有约107,843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信社和邮政储蓄网点和约20,453名银行保险客户经理;个险渠道拥有约110,239名保险营销员;在团险渠道拥有约10,800名团险销售代表、销售及服务网点;在交叉渠道拥有约14,200名人身险交叉销售专员。另外,还拥有约2,000家专业代理、兼业代理和经纪机构网点,有7天24小时的电话销售热线,以及网络销售。

统计显示,picc人保寿险和健康险的银保规模保费在2009年至201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8.2%,2011年全年实现654亿的规模保费,2012年上半年的银保渠道规模保费收入近343亿元。

但是,2011年对整个保险业来说却是个“寒冬”: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这项被称为“银保新政”的指引,对商业银行代理保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这一新政的冲击,公司积极应对,由驻网点销售改为巡网点辅导,由柜台销售改为离柜召开产品说明会销售,由注重代理关系维护改为强化银行代理人员培训。

首先,进一步巩固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深化集团层面的合作协议在下属公司的落实,加大对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开拓力度;其次,更加关注市场需求,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再次,注重服务质量及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加强现有客服的维护及二次开发的能力,同时创新销售方式,增强银保渠道获取新客户的能力,强化投资资产管理,努力提升投资效益,提升股东及客户利益。

个险团险两手抓 保费实现逆势增长

picc人保寿险在银保渠道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也积极发展个险渠道。目前个险渠道后劲出现,保费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2009-2011年个险渠道实现的规模保费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0.8%。2011年个险渠道规模保费达到了164亿,2012年上半年已实现超过去年全年60%的规模保费收入。个险渠道规模保费占比也不断扩大,从2009年的9.6%提高到了2011年的17.4%,今年上半年又进一步增长到17.7%。

团险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在过去几年中,公司的团险渠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保费从2009年的61.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2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1.7%,而2012年上半年更是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达到128.5亿元。团险渠道规模保费占比也从2009年的10.6%提升到2012年上半年的22.5%。

针对银行保险渠道受到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和利率市撤境变化的影响,公司主动加大了团体保险业务拓展力度,对原有团体保险产品进行了系统改造,从而促进了该渠道规模保费的快速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得益于集团化的资源优势,特别是PICC的品牌,人保寿险实现了高速发展和提前盈利,和财险互动产生的协同效应初步显现。协同效应体现在网络机构的协同、客户资源的协同,还有最重要的是交叉销售的协同。人保寿险通过财险渠道代理人身险的效果十分显著,规模保费从2009年的39.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2012年上半年的产险代销人身险规模保费收入超过7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在人身险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也从2009年6.8%提高到2012年上半年的12.8%。

正是因为通过提供针对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良好的客户服务,作为一家仅开业6年的新公司,2012年公司的13个月保单继续率达到了96.9%,25个月保单继续率达到了94.4%,一举超过开业十几年、几十年的同业公司,实现了行业内领先的保单继续率。

替代率 退休很差钱?筹措养老金不妨“多条腿走路”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考虑推迟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每3年延迟1岁的方式,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以减轻“老龄化社会”对社保养老的压力。

同样,近期在上海也有人提出应该实行柔性退休的思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退休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据统计,上海市民的平均寿命在过去30年延长了17岁,目前男性平均寿命约79岁,而女性则高达83岁。如果按照劳动部的退休思路,真的决定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到65岁,那么每个人工作的时间长了,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要晚5年,养老金的压力小了,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来说都是利好,尤其是女性,政策改变后获益将更多。

而不论退休年龄是否推迟、怎样推迟,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未来自己将面临更大的个人养老经济负担,需要我们尽早做好养老准备。对多数老人而言,退休后由于收入锐减、医疗费用渐增、休闲需求日长、对子女的扶助负担增加等原因,加之寿命不断延长,养老问题十分严峻。

可是到底储备多少养老基金才够用?一方面是个人消费水平不断上涨,一方面是通货膨胀持续吞噬着我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20年或30年后,难道真的要天文数字的养老基金才可以吗?我们如何来设定养老规划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面对严峻的养老问题,我们只有提前做好养老规划,科学地储备好自己的养老基金,多种途径和方式筹措养老金。

退休后的生活水准取决于养老收入替代率。其中,“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是职工退休时的全部养老收入与退休前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比率,这是个人与社会的横向比较;而“养老收入实际替代率”是职工退休时的全部养老收入与退休前其本人实际工资水平之间的比率,这是个人退休前后的纵向比较,是实际的感受。根据国际惯例,替代率若保持在70-85%之间,就能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

而现实情况是,在中国现行社保养老体制下,养老金替代率仍不高,远低于80%的比率。同时,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其社保能提供的“基本替代率”和“实际替代率”也是不同的。据测算,月工资越低,退休时社保养老金实际替代率越高,但基本替代率略低;月工资越高,退休时社保养老金实际替代率越低,也就是说工资越高的人退休后靠社保养老维持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越厉害,越需要做退休规划。

因此,对多数退休老人而言,基本的养老应该是由最确定的方式来满足。“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应该由社保养老和年金养老保险来实现,退休后每月基本养老收入的缺口(即社保月领养老金和80%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之间的差距)应该由商业年金保险来弥补。年金保险和社保一样,具有活多久领多久的特征,可以保证职工退休后不管发生任何情况,也不管寿命有多长,都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对于退休前收入较高的人群来说,可以在用社保养老和年金保险满足基本养老需求(80%的养老收入基本替代率)的基础之上,通过购买更多的年金保险、储蓄存款、各种投资和购买房产等综合养老方式来筹措更多的养老金,提高退休后的养老收入实际替代率,弥补每月实际养老收入的缺口,以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在退休后没有显著下降。

那么面对众多的保险代理和保险产品,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年金保险呢?关键还是要结合自身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及需求,由保险代理来做保险规划。如果担心稳定而又诚信的保险代理人可遇不可求,那么也可以通过银行购买。现在随着银行逐步开始提供全面的人寿保险代理服务,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从银行而非传统的保险代理人那里购买保险产品,因为银行可以提供相对更稳定和可靠的服务,更可以做全面的家庭财富规划,根据客户的个人和家庭状况来安排家庭理财及保险在其中占据的份额。

养老保险 退休老人的生活保障


中国经济与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科技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所有人30年后的平均寿命都会比现在高很多,这是必然趋势。长寿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应该是件好事。但寿命太长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就是生活费用上的负担,经济上的压力。 我们不得不想到的是养老的问题。

退休以后生活费应该需要多少呢?不妨算笔帐:

假如退休后60-80岁20年间,保证一天三餐,平均每餐10元标准,那么20年需要吃饭的费用是:365天×3×10元×20年=219000元,这还不包括物价上涨、衣、住、行、医……,如果活的再长寿一些或者想要的晚年生活品质越高,那么需要准备的钱就远远不止这些了。

人人都会老,不像得重病是有概率的,养老是没有概率的,每一个人都肯定会变老,没有人能回避这个现实。而且人人都不希望年老后的生活会出现很大的落差,生活水准出现大幅的下降,相反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晚年:过一种自由支配金钱和时间的生活方式,夫妻老来相伴共度悠闲时光,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每个人从出生到百年,都是一直在花钱,真正赚钱也就是20-30年的时间,大约在二十五岁到五六十岁这段时间。除了养活自己外,还要养活子女、配偶和老人。老了,拼不动了,还能靠谁呢?

一般人在准备养老金的来源上,无外乎是社保、银行存款、证券投资、房产、子女供养以及商业养老保险这几条途径。现在的子女,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大,4-2-1的家庭结构已经向传统的养老模式发起挑战,养儿防老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只有对孩子承担责任和爱心,不会把自己的养老寄托在孩子身上。

那么社保养老又如何呢?我们国家的社保是“强制性,广覆盖,低保障”,其目标只是要让退休平均养老金达到当时社会平均收入的60%而已,而目前退休平均养老金还不到社会平均收入的30%。更何况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社会统筹的缺口很大,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应该看到,社保的养老金并不是取决于退休前收入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当时社会平均收入的多少。辛苦打拼了半辈子,最后就落个过社会平均生活水准60%的日子吗?单纯靠社保是不行的,养老还得靠自己。

通过银行存款会怎样呢?银行储蓄最大的优点是存取方便,但不适合长期积累,很少的利息、单利计息和利息税不会带来任何的增值和抵御未来的通货膨胀,只能是存多少取多少,再加上来自消费、投资以及人情等各方面的支出诱惑所导致的随意动用,最后难免会坐吃山空。

证券投资风险很高,行情随时变化,能确保用钱的时候就是价格最高、市场最好的时候吗?养命的钱是不能拿来赌的,只有把保底的钱准备好了,剩下的怎么变才能不会担心了。至于房产,谁愿意把最后的栖身之所随意换钱呢?

养老金的准备应该具备几个特点,一是安全性,二是收益性,三是稳定性。用商业保险的方式准备养老金,能够做到长期有计划的强制储蓄,保证积少成多,活到老领到老,不再担心长寿无依靠,安全稳定,收益年年增长,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养老商业保险其实属于机构理财,本身就是组合投资。现在保险机构拥有的资金规模比全国整个A股市场要大得多,具备真正稳定的投资回报实力。在去年国内保险投资渠道没有放开的情况下,平安人寿去年的投资收益率已经超过了4%。今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就是标志着保险业春天来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十条”,其中一项重要规定是允许保险资金投资股票、不动产、基础设施还有创业投资、海外投资,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等等,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使得保险机构的平均收益率将会达到10%以上。平安人寿的外资股东――汇丰银行是全球最大金融集团之一,成功活跃于全球的保险、银行和投资领域,世界财富杂志《福布斯》全球500强排名第3位。平安人寿2004年H股香港上市价为10.33元,历经3年时间,变成现在的110元,还在不断上涨中,A股于2007年3月份在上海挂牌上市以来,以最快的速度在增长,由33.8元变成现在的135元。资产由3月份的3仟多亿,半年时间变成了1亿个亿。

根据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的现状可以看出,这样的养老保障水平,对于维持参保人退休前的生活水准,难度是比较大的。我国对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位本身就是“低标准、广覆盖”,鉴于我国养老现状的压力,虽然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建设,但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对于高收入人群产生严重的替代率不足的现状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

其实养老很简单,养老就是存钱的事儿,但是怎么存钱很关键,如果不能让攒下的钱有效地增值,那么一定会贬值,所以必须选择有效而积极的理财方式来攒钱。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赚了多少,而是如何理财。保险是最方便、最快捷把不确定因素变成确定因素的方法。保险是存钱,而不是花钱,是帮助我们实现财务计划,而不是阻碍我们目标的实现。为自己的晚年存钱,应该及早准备,用保险来投资养老充分体现的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年轻,投入越低,回报率越高;越早投保,就能越早领和在有生之年多领养老金。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商业养老保险是对社会保险的一项重要补充,可以作为人们养老规划的有效手段。

退休金,退休规划宜提早,而立之年筹养老


当你退休的时候,真正需要多少钱,才能保持等同于年轻时的生活质量?单靠退休金就足够了吗?近期一份来自法国安盛集团发布的2006全球退休角度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开始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准备,个人退休财务规划也日渐升温。

退休规划宜提早

据了解,该报告的内容主要围绕“提前多少年开始养老”、“需要多少资金养老”等与许多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展开的。中国内地也首次被列入调查范围,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天津5个城市的1003名在职人士和999名退休人士接受了调查。

安盛在华合资公司金盛人寿总裁马哲明向记者介绍这项调查时说,中国在职人士平均每月为退休投入储蓄的金额为625元,与受访退休人士平均每月966元的退休金水平相比,其比例达到60%。这意味着中国的在职人士已经充分认识到财富收入对未来退休生活的重要性,认为退休收入不够用,生活水平比工作时期有显著降低。

所以,更多的在职人士开始积极筹备今后的退休养老生活。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受访在职人士已经开始为退休作筹备,平均开始年龄为37岁。“个人应为退休承担准备责任”这一观点获得了三分之二在职人士的认同。提早进行退休规划的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保障方式多元化

目前,向社会保障缴费仍是进行退休筹备的最主要方式,不过,根据调查显示,与老一辈相比,当前人们筹备退休金的方式正在迅速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积极购买寿险、投资股票、储蓄、投资房地产等方式为退休筹备。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中国被访者,包括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都受益于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特别是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居民。在这几个地区,有一半的在职人员拥有个人的商业保险,特别是年轻一代和富裕人群。

马哲明建议,社会养老保障毕竟有限,个人的养老计划应该从30岁至40岁开始。也许有人会觉得马哲明的退休计划过于超前,才30出头,正是精力充沛,事业迈上高峰的时期,怎么就开始规划起退休后的生活呢?

理财专家认为:“30多岁的时候或许还用不着过分为钱发愁,可是得想到将来退休后,自己能领到多少退休金?30岁的人,如果至今仍未为自己的退休计划作打算,这就相当危险了。”

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人士,对于保险的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需求各有侧重。比如,有经济压力的30多岁人士,此时应该侧重在保障,然后辅以提前的退休准备(储蓄、投资功能等);等到了40岁,需求侧重转为退休方面,以保障为辅。

退休生活,丁克家庭担心养老问题 如何储备好养老金?


【编者按】丁克家庭,月收入15000元,两人花销3000元,另有年终奖,排除一些必要花费,年结余80000元,目前已有20万存款。请问有什么理财方式可以让该家庭未来有足够的养老保障?

基本情况

我今年32岁,跟太太商量后决定不要小孩,成为丁克一族。目前家庭月收入15000元,每月房贷还5000元,两人花销3000元,另有年终奖,排除一些必要花费,年结余80000元,单位五险一金齐全,目前已有20万存款。请问有什么理财方式可以让我们未来养老有足够的保障?

理财分析

虽然选择了丁克没有抚养孩子的费用,但是将来养老只能全靠夫妻两人,所以一定要通过理财保障积累起养老基金。据汇丰最新发布的全球退休生活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受访者认为,每年平均需要约16.61万元的家庭退休收入才能确保舒适的退休生活。预计夫妻两人退休生活会持续20年,则共计需要332.2万元。

建议可以用如下投资方式做好养老金储备。首先,夫妻两人拥有的20万元存款数额过高,可以适当调整为投资金额。部分存款投资低风险的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达9%左右,或者做一些黄金定投,可以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同时可以增加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如旅游资金等。

其次,夫妻两人可以再购置一套房,出租一套房以养另一套房,需要通过日常的储蓄结余和理财计划,增加首付款投入,从而可以在合适时候换购一套面积较大的高品质房产。房产计划完成后,也有结余合理规划购车需求,以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对于夫妻二人最担心的养老问题,建议增加养老商业保险计划。除了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些养老商业保险或养老型的基金定投计划,同时附加重大疾病和意外医疗从而获得多重保障。可利用平时的奖金或年终奖等收入购买养老保险,积少成多;每月投资1000元基金定投计划,分散投资风险,同时又可享受时间的复利效应,退休时将有一笔丰厚的养老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