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买保险,30岁上下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先买保险,后买房!

2020-04-07
保险先规划后产品 先规划后产品保险 保险规划下一步

在众多拒绝保险的理由中,有这么一条:我现在需要攒钱买房、车,以后再说去买保险!而这句话对应的人群正是30岁上下无房车的人群。这部分人群虽然还很年轻,但已是人到中年的“前奏曲”,面临着家庭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在这个时期,他们对钱的需求再急剧增加,对保险却只有一句话:我现在哪有闲钱买保险啊!在他们眼里,保险就是等有钱了,经济状况好才能买的东西。

其实,这种保险观念是错误的。风险不是等你经济条件好了,有钱了才会来临,它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谁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所以我们才要防范风险,而保险的保障作用就在于当风险时,为你的生活和工作撑起一片天。

小编这样说,可能有人会觉得小编夸大了保险的作用。其实,不是!相信很多30岁上下的人都已感受到买房的压力和贷款买房后的还款压力了吧。买房之前,你是一只小小鸟,只要想飞就能飞得很高;而买房后,你像一直蜗牛,总是小心翼翼,就怕因为某些原因没了工作,断了房贷。

买一套房子,30年的房贷,也意味着你这30年期间要一直不间断的工作,一旦出现意外、疾病等风险导致收入中断,贷款还不上,那么你的房子有可能会被收回,说到底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和家庭,然而谁又能保障在这30年不发生任何意外和生病呢?

意外数据:根据统计局显示数据: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20万,平均每天有8767人死于意外事故,平均每分钟6人意外死亡。

疾病数据:据统计,原来癌症的高发期是50岁到60岁,现在下降到30岁到40岁,男性肺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也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而高血脂、甘油三脂、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年轻化趋势尤为明显。

卫生部一项数据表明,超过1/3的人会得癌症、10个健康男性中3个会在65岁前得重疾、10个健康女性中2个会在65岁前得重疾。中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8亿人,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患者2.5亿人,高血脂症患者人数为9000万人,烟民3.5亿人,肥胖症患者超过7000万人,而且各类重大疾病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最新发布的《2014年研究解析中国肿瘤流行病谱》显示,如果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人一生中患癌概率都是22%。也就说,人的一生中是否患癌是有概率的,按照这个概率来算,即每5个人中就有1人会患癌症。

像癌症这种重大疾病是我们都会面临的风险,只要不出意外,生老病死是每段人生的基本过程。我们常说一句话:辛辛苦苦大半辈子,一病回到解放前。若是提前有保险,减了负担也不差钱。疾病和医疗费用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险和支出时,健康保险就是人生中必需的保障。

一旦患重大疾病,就需要大笔的医疗费、治疗费,以及被忽略的护理费等,平均费用在30万元左右。作为30岁上下的人群,工作时间并不长,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积蓄自然不会太多。假设有10万元积蓄,一场大病会将这笔钱全部消耗掉,你还要负债。但如果只是拿这笔钱的一小部分,购买一份50万元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即使发生了大病,重疾保险能够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立即赔付保险金,用来看病治疗和康复生活。所以既然未来一定会出现这样的难处,为何不早点备好保障呢?

作为年轻人或者他们的父母,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压力和生活,应及早地树立起风险意识。因此,小编对30岁上下的人群有如下投保建议:

意外险:

首先,考虑保险费支出,建议意外险保险费支出占投保人总收入的3%-5%比较合适;

其次,关注保额选择,建议意外险保额累计是年收入的5到10倍为宜;

投保时应结合当下职业所面临的意外风险来设置保额:

若是办公室工作人士:工作环境稳定发生意外的概率较小,建议投保意外身故保额在30万以上的人身意外险即可;

若是销售人员:经常在外跑业务,所面临的意外风险较大,建议在选择人身意外险时要以意外保额较高且带有公共交通工具的意外险为佳,意外身故的保额建议设置在50万以上,飞机意外保额最好在100万以上,否则将失去投保的意义。

最后,明确保障内容,建议购买意外险时,保障内容包含意外身故、意外医疗保障等保障。

当然,搭配好意外医疗保险和住院津贴保险也很重要,可以弥补医保的不足和误工补贴。

医疗险: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加班成为成人工作的常态,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引发各种疾病。成人购买医疗险,建议关注住院医疗、疾病门急诊、每日住院津贴、疾病住院费用补偿医疗、特殊门诊医疗、疾病身故/全残等保障项目。

重疾险:

30岁上下的人群:选择带轻症的长期重疾险或含身故责任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额50万,疾病种类包含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在40-60种之间,建议是消费型重疾险。

其实,不管购买什么类型的重疾险,经济条件是决定性的因素。

经济条件一般时:买保险就是买保额,选择保障疾病上百种、赔付多次的重疾险产品是非常不明智的。

比如,同样是50万的保额,买到40-50种的保险需要6000多元,而上百种的疾病种类就需要上万元之多,所以不建议购买疾病种类保障太多的保险产品。

赔付次数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一次赔付,尤其是重疾赔付:第一次赔付的审核条件相对于二次赔付的条件更容易通过,只要保证第一次赔付有充足的保额,单次赔付的选择绝对为优选。

经济条件较好时:保障时间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终身重疾险的保费缴纳压力远大于定期重疾险的缴费压力,所以在这个时期补充终身重疾险比较好。

寿险:

在配置好意外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后,建议在为自己和家庭经济支柱配置上一份寿险,选择定期寿险,年龄设置在70周岁(随着渐进式退休的实行,退休为65岁),保额50万;选择终身寿险,保额为30万。一旦出现风险,还能为家庭、为孩子留下点保障,保障孩子和家庭的生活能够正常进行。

小编·小结:之前小编一直强调,保险要趁早买,趁年轻买,趁健康买。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得疾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买保险的机率会越来越小。通常,重大疾病保险的最大承保年龄在55周岁,所以,超过一定的年龄,不能购买的。而且由于保险是防范未来风险的保障,自身一旦已经有了疾病,那么就可能会上保险公司的黑名单,而被拒保、加费或除外。所以,在买房前,你的保险备好了吗?

扩展阅读

买保险前,一定要知道的几个保险误区!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平时不关注保险的人来说,如果突发奇想的考虑保险,想单凭自己的实力就一次性买对难之又难。

因为买保险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只有填资料的环节简单,其它环节都需要我们调动自己的大脑去和各种情况斗智斗勇。

所以,买保险的不正确姿势每天都在生活中上演:

经济支柱还没有任何保障,却赶紧把所有预算给孩子买了保险;

基础的保障没配齐,被销售人员洗脑买了高额理财险;

预算不足的情况下,选择了为大品牌买单,支付过高的溢价。

既然保险的水如此之深,我们怎么才能避免不被坑钱,少交学费呢?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解读保险里的陷阱,帮助我们避过保险里的明枪暗箭。

一、过于关注某款产品

我们买保险是为了弥补风险发生后的财务损失,但是有些保险不仅无法弥补损失,还可能给我们造成更多的损失。

保险小白在买保险时,通常都是奔着某个保险产品去的:比如我想给孩子考虑保险,给我推荐一个好的保险吧。

但是什么样的保险才算是好保险?

由于每个人情况各有不同,如果不考虑预算、收入、负债、保额需求等基本情况去盲目的寻找所谓的好保险,相当于看病的时候,医生不问我们情况直接开药方。

所以买保险,我们需要有“大局观”,首先要考虑我们的要规避的紧急重要风险,保险预算和偏好等。

基础的配置要包括寿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

比如重疾险的作用是补偿因为重疾导致的收入损失,一旦患了重疾,至少三年不能工作赚钱,病好了以后收入也难免下降,因此重疾险的保额至少为年收入的3倍以上;

而寿险应该覆盖家庭贷款、孩子的教育金、父母的赡养费等等…我们要根据一系列信息去判断我们需要什么保险、先配置哪些、先给谁买、先买多少、后面陆续在作补充。

二、图省事,选套餐型产品

购买套餐型的保险产品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如果在10年前,我们这么选并没有太大问题,这是由于当时的保险公司和产品都很少,保险的种类也不多。

但是有了互联网以后,涌现出了大量的保险产品,此时买如果还追求一网打尽的保险套餐,相当于我们装修房子,准备从一家装修公司买所有的产品,显然是太不现实的。

在目前的保险市场中,很多互联网保险公司都在寻找突破口,都在垂直领域深耕,每个公司都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情况,通过互联网实现私人订制化的保险服务。

三、买保险的常见误区

1.先理财后保障

保险最本质的功能还是保障,是转移由其它风险导致的财务风险,可以给我们和我们在乎的人提供安全感。

其实,很多市面上的理财险是没有保障功能的,保险理财的收益也不像业务员描述的那么乐观,在保障不足之前最好谨慎考虑。

2.过度追求品牌

买保险的时候要结合预算和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再考虑其他问题,保险的本质是一份我们和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品牌并不能让这份保单升值,我们也不太可能逢人就说我的保险是在哪里哪里买的,况且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们的家庭收入,应该是属于一件比较隐私的事情。

3.只想买重疾险

很多人对保险的认识还停留在:买保险就是买重疾险,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想法,不同的保险有不同的作用,一份完善的保险方案才能让我们万无一失。

意外险:防止由于意外导致的身故或者伤残。

医疗险:在医疗险面前社保的个子只有1米2,医疗险可以达到1米8、通常前期需要垫付医疗费,后期报销,报销的费用不能超过我们所花的费用。

重疾险:罹患重疾可以通过重疾险补偿收入损失,可以几年不工作,专心的治病和养病。

定期寿险:定期寿险是普通人最容易忽略的保险,但是定期寿险是所有保险专业人士都十分推崇的产品,价格便宜,杠杆极高,因为任何风险的最差结果,都在定期寿险的保障范围内,是真正可以兜底的一款产品。

4.先小孩后大人

父母安好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障。

爱本身就是一种个人保险或者投资,是一定会得到偿还的,所以买保险要辩证的看待购买顺序。

爱屋及乌,孩子最爱的人是父母,所以我们因为爱孩子,所以要保护自己,为自己构建完整的全面的保障,从而保障孩子万无一失。

所以孩子的保险预算肯定是不能超过父母,同时经济支柱也不能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健康不会出问题,就拒绝保险。

现实生活中,经常生病的人往往都没有事情,因为随时检查有问题马上就治好了,总是看起来身体特别好的人,掉以轻心,某天突然一病不起。

5.健康告知草草了事

某些、个别、不太良的业务员会以“两年不可抗辩”等理由让我们隐瞒健康问题。

但健康告知是未来能否顺利拿到理赔的关键,产品价格、公司大小都没有任何关系,隐瞒病情、病史非常容易产生理赔纠纷。

总结

有因必有果,其实导致导致后期出现理赔难、理赔慢的问题大都是由于没有仔细了解产品责任和健康告知、没有足够的重视投保而造成的。

其实买保险的误区和关键简直数不胜数,我们需要学习的保险知识也非常多,在买保险之前,至少要具备基本的保险常识,才能避免一脚踏入深坑。

保险知识,买保险还是要有时间观念


犹豫期:10天有人昨天投保,今天便觉后悔,怎么办?别急,按规定各保险公司在投保人购买保险后,一般都允许有10天的犹豫期。在此期间,投保人要求退保,保险公司可无条件退还全部保费。

交费宽限期...

犹豫期:10天

有人昨天投保,今天便觉后悔,怎么办?别急,按规定各保险公司在投保人购买保险后,一般都允许有10天的犹豫期。在此期间,投保人要求退保,保险公司可无条件退还全部保费。

交费宽限期:60天

有人为自己购买了重大疾病险,每年须交费数千元。可三年后,此投保人家庭收入发生变化,或因资金临时出现周转困难,一时间交不出保费钱。这时,投保人该怎么办?保险公司人士称,对于这种情况,保险公司都设定了60天的延交保费宽限期。在宽限期内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公司仍然会承担保险责任,只是会从给付的保险金中扣除保户欠交的保费及利息。同理,过了60天交费宽限期再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公司将不会承担责任。

观望期:3个月或半年

平安保险人士表示,投保重大疾病险者,按规定,保险购买后要过3个月(有的保险公司规定半年),保险协议才正式生效。这3个月或半年被保险公司称为观望期。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重大疾病,都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反映到医疗保险上,投保人可能在买保险时,并不知道自己已患某种疾病,事实上已经是名“病人”了(也有投保人故意隐瞒的情况)。对于这种刚投保即可能发生的较大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责任,保险公司认为并不公平。所以,观望期是保险公司为防不知觉的隐藏和故意隐瞒的情况设定的。在观望期内发生的医疗费支出,保险公司不负责赔付。

保险金额全数赔付:1年为界

假设某投保人去年初为自己购买了两份重大疾病险,去年底,投保人因急症发作,不幸身故。按照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应该向投保人的家属赔付20万元。但投保人家属真正拿到手的只有2万元赔偿和交给保险公司的保费。这是为什么?

原来按照保险合同双方约定,如果投保人购买了一定年限的定期寿险,被保险人在合同生效一年内因疾病导致身故或高残,只可获得相当于投保金额10%的保险金给付以及所缴保险费,保险责任终止。但在合同有效期内,如果被保险人因为意外伤害,或合同生效一年后因疾病导致身故或高残,则可获得相当于保险金额全数的保险金给付,保险责任终止。

最佳退保期:2年之后

有人因家庭经济情况变化,要求退保,但常会发出“保险公司退的钱怎么这么少?”的疑问对此,保险公司人士称,由于保险公司发生的经营费用大多发生在保单生效的前2年内,因此投保寿险的保户如要退保,最好在交足保费2年之后进行。如2年内退保,投保人经济损失较大,约达所交保费的三成。如果投保人所交保费已经超过2年,退保后则可领回保险单中的现金价值。还须提醒的是,在保险合同中止2年内,投保人还可申请恢复,与保险公司达成复效协议,但要补交保费及利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