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费,保险法则:爱子心切保小不保大错了

2020-04-03
保险保费规划 保险种类 每日保险小知识

家庭情况:马先生,35岁,年收入20万元,近日刚购买一套新房,有贷款;妻子30岁,年收入10万元,女儿1岁;三人均无保险。

专家意见:马先生夫妇有一定经济實力,所以购买保险应以保障为主,兼顾收益。

有了孩子后,抚养费用不断增加。在大人拥有保险的前提下,不妨趁孩子年龄小、保费便宜,买一些保险。

常见误区:由于爱子心切,很多家长还没买保险,倒先給孩子买上一大堆。

纠正: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试想如果父母买了保险,万一出现意外,保险金至少可以在经济上幫助孩子长大成人,而孩子的保险金根本起不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保险建议:

马先生:重大疾病保险+综合个人意外险+万能型寿险

1.马先生从未买过保险,建议先买保障型产品。

2.像马先生这样高收入的人群,可以进行一些投资,在股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投资型保险。万能寿险设有最低回报,可令客户放心。

3.万能寿险是由寿险保障帐户和一个个人投资账户组成,马先生可以根据需求不定期缴付保险费,还可以随时从账户中提取所需资金。

马太太:女性健康保险+综合个人意外险

专门为女性设计的健康保险比较有针对性,属于消费型保险,保费相对低廉,但保障很高。保障利益一般包括女性癌症保险金,女性重大疾病保险金、女性疾病及医疗保险金及身故保险金等。

马先生女儿:分红型保险+教育保险+儿童意外伤害保险+儿童重大疾病保险

点评:小朋友的保费相对较低。分红型保险都有返还生存现金的特点,可以在拥有保障的同时获得快速的现金返还。为孩子将来庞大的教育及生活费用作好准备。

教育保险是特别为孩子未来接受高等教育作储备的。儿童意外伤害保险可以在孩子发生意外后大大减轻家庭的负担。儿童重大疾病保险涵盖多项项重大疾病及手术,详细内容可参照保险合同。

保险小法则:

保费与保额的合理区间:通常年保费占年收入的10~15,而总保额一般是年收入的5倍。

专家特别提醒:建议客户应定期审视一下自己所购买的保险是否与目前的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状况相适应,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重复购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能及时补充目前所需要的保障,从而让保险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每日经济新闻钱周刊) >>>>

扩展阅读

保费,保险选购小技巧


消费者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准备购买的时候却经常左右为难,这也需要那也需要,望着保费的价格就有点欲哭无泪了,买保险有怎么样的选购小技巧呢?如何能够省钱买到最适合的保险呢?

1、先做保险规划,再买保险产品

投保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哪个险种便宜就买,要根据自身情况与经济实力进行搭配选择。有客户常年购买意外险与医疗险卡单,一年一种险种买一张,觉得便宜划算,当然卡单可以多方面搭配,全身有保障,可卡单的投保年龄限制为60岁(少数针对老人的险种投保年龄上限为85岁,但保障不全),60岁以后可是意外与疾病高发期,没个保障真的安全?而且真要靠卡单保全其付出的保费都可以购买个同类型的年缴型险种了,保障时限还更长。消费者在投保时应做好投保类型的先后顺序规划(一般最优先意外,后接健康),要有前瞻性、整体性,不要盲目的缺了哪块补哪块。理性消费,合理投保。

2、先上风险保障,再谈理财投资

用保险进行稳健增值理财的方式逐渐被大众接受,保险营销在销售时也会说这个理财它有个保险能给你保障,殊不知理财险多是“死才赔”,意外伤害、健康疾病想要指望它?最多退保拿回本金跟增值部分,年限不够还只能拿到低于本金的保单现价,真的一点卵用都没有。

意外、健康、大病风险保障是保险保障的基础标配,以较为低廉的保费换取高保额。尽管保额看着让人放心,但市面上同类型产品中保费更低的绝对是消费型险种,此类产品满期保费不返还,故而消费者觉得划不来。但是别忘了,我们可以避开意外,但无法避开疾病与死亡。

3、先衡量保额,再考虑保费

“没钱不买”是拒绝投保的万用理由之一,消费者在投保时最先考虑的还是钱,缴费多少、退了能不能拿回本金,保障范围都在其次。说真……年缴5千,连缴20年,10万总保费换50万的重疾保额,轻症赔、重症赔、骨癌血癌都赔,而且还不只赔一次就算……你们还想怎样……想说50万不够治癌症,那你倒是保费交个摸到100万保额的等级啊……保险本就是根据相应风险核定保额,再定保费,若真出险倒也是小投入高赔付的事。产品选择时应考虑的是随着年龄增长怎样的保额才可与出险损失相匹配,但别一味增高保额造成缴费负担。投保,也需量力而行。

4、先上人身保障,再论财产保障

天津爆炸事件让家财险的重视程度一度挤进投保选择首位,很多车主更是自身保险没上,车辆全险保了个遍。要知道三责险、车损险保的可都不是车主自身,即使是交强险,人身赔付最高也只有12万。人身保障应高于财产之上,车险自然要备上,但切莫本末倒置,让车辆险足,车主却“裸奔”。

5、先保家长,再保孩子

买保险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先保家长,尤其是家庭经济主要来源。若家庭中的顶梁柱因故丧失经济能力,那么导致的家庭经济困境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爱娃之心人皆有之,但别忘了,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

中华爱牙保保什么?不保什么?


中华爱牙保是中华人寿在2019年推出的一款针对牙齿科的医疗保险,那么这款产品保什么?又不保什么呢? 中华爱牙保保什么

保健治疗费用保险金

被保险人在指定医疗机构接受合同附表《齿科保险诊疗项目分类表》中所列保健治疗项目治疗的,保险公司对由此发生的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按约定的比例给付保健治疗费用保险金。

基本治疗费用保险金

被保险人在指定医疗机构接受合同附表中所列基本治保险金疗项目治疗的,保险公司对由此发生的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按约定的比例给付基本治疗费用保险金。

复杂治疗费用保险金

被保险人在指定医疗机构接受合同附表中所列复杂治疗项目治疗的,保险公司对由此发生的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按约定的比例给付复杂治疗费用保险金。

意外齿科治疗费用保险金

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在指定医疗机构接受合同附表中所列意外齿科治疗的,保险公司对由此发生的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按约定的比例给付意外齿科治疗费用保险金。

备注:各项治疗费用保险金的累计给付之和以合同约定的相应治疗费用基本保险金额为限,一次或累计给付的保险金达到约定的基本治疗费用基本保险金额时,该项保险责任终止。

中华爱牙保不保什么

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被保险人发生医疗费用支出的,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1.被保险人故意自伤、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或自杀,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2.被保险人斗殴、醉酒,主动吸食或注射毒品;

3.战争、军事冲突、暴乱或武装叛乱。

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被保险人发生意外齿科治疗费用的,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意外齿科治疗费用保险金责任:

1.被保险人从事潜水、跳伞、攀岩、蹦极、驾驶滑翔机或滑翔伞、探险、摔跤、武术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高风险运动;

2.口腔或牙齿正常的磨损和老化;

3.在合同生效前遭受意外伤害事故所导致的牙齿损伤。

发生上述情形导致被保险人发生医疗费用的,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保险公司对该被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继续有效。

保费,为什么要用保险以小博大


每年缴5万元甚至10万元的保费,是不是就意味着保障很高?如果购买的是储蓄型保险,答案就是否定的!不要以为签了单就可以等着拿钱了,搞清楚下面这些问题,你才会用保险以小博大。

有时候保险是买了,但保障却漏洞百出。忽视保险知识,会让你空有保障意识,却得不到保险的“好处”,等要理赔时才发现,一切都晚了。

高保费可能买不来高保障

有人喜欢简单地用每年交的保费来比较保障的多少,以为保费越高,保障也就越高。

李先生今年35岁,不久前买了房子,一下就欠了银行一百多万元的贷款。李先生心想,幸亏自己有保障意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早就为自己买了保险,每年缴2万多元保费,一共交20年,加在一起有40多万元,这么多的保费,保障个房贷应该一点儿问题没有吧?结果,李先生算来算去,发现如果身故,这款保险只能赔付75万元,回想当初业务员口口声声说的“高保障”,李先生甚至怀疑自己搞错了。

其实,李先生没有注意到,自己买的这款保险是典型的储蓄型保险,并不适合针对身故风险的保障。白白交这么多的保费,对他身故后家里的保障根本派不上多大用场。

所谓储蓄型保险,正式名称一般叫作“xx两全保险”,或者“xx终身保险”,名字后面往往还有个括号,以“(分红型)”最为普遍。一款保险产品的保费,一般由风险保费和储蓄保费构成,消费型的保险,如意外险和定期寿险一般只有风险保费,基本没有现金价值。而储蓄型保险的主要保费则是由储蓄保费构成的,至于具有杠杆效应的风险保费则占比较少。

无论定期型、终身型、分期返还型,还是期满一次性返还型,这类具有现金价值的保险,投保人如果不死,拿到手的生存金基本就是所交保费扣除风险保费和其他费用之后,通过保险公司经营,最终连同本金和收益加在一起的钱。至于身故赔偿金,在一些纯储蓄型的产品中,与生存金相比往往只多出1%~5%,可见身故保障占比极低,基本只有储蓄功能。

除了分红险以外,万能险也属于一种储蓄型保险,一般会有个很低的保底收益,最终收益看账户投资情况。与万能险类似的还有投连险,它基本属于投资型保险。这些保险最终体现的价值依然是长期的理财收益,一般情况下风险保障部分都会设置成很低的水平。

由于扣费机制与分红险不同,万能险一般需要较多资金才能更好地实现储蓄功能,比如在交费前5年中,大部分万能险年交6000元保费以内的部分扣费比例最大,6000元以上扣费的比例才会很小。至于风险保障部分则可以调整,但对应的保费采用的是自然费率,会随着被保险人年龄的增长而显着提高。同样的风险保额,由于年龄不同,保费可能相差数十倍。因此,万能险同样不是解决保障的最好选择。

储蓄型保险可能还不如储蓄

储蓄型保险在财务规划上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可以实现强制储蓄,同时回报的稳定性很高,在长期持有之后可以体现时间与复利的价值,一般用来解决养老金和教育金,是纯防御型的理财方式,目的是保证一笔将来一定会用的钱,防范的是“人活着钱没了”这类风险,而不是为了身故保障。因此,储蓄型保险在家庭保障计划中的优先级别应该排在意外险、定期寿险和健康保险之后。

有很多人存在这样的想法:既然叫储蓄型保险,那么能不能指望它赚钱呢?现实告诉你,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众所周知,保监会规定传统寿险的保单预定利率不得超过年复利的2.5%,对于保险的回报来说,合同中承诺给付的部分不会高于这个水平。而保险的分红部分是不确定的,同一份产品的计划书中,预期收益的“高档”和“低档”分红水平相差近10倍,以现实情况来看,保险产品的分红水平还很难令人满意。

无论分红的实际水平如何,各类储蓄保险往往只有持有时间超过20年以上时才会体现出积累与复利的效果。如果投保10年内退保,退的只是“现金价值”,加上“已有回报”,仍可能比不过本金,这使得储蓄型保险一旦购买,便意味着长时间的资金冻结。

缺乏灵活性的解决方法其实不难,就是明确投保的目的是为了长远未来的某一人生目的,比如养老或准备子女教育金,同时控制保费的支出,从而不影响家庭的其他财务计划,比如短期内有大额度的家庭开支或者家庭收入本来就不稳定的情况下,应该慎重选择储蓄型保险。

终身险未必保一生

今年55岁的王阿姨,1998年为自己和丈夫买了同一款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王阿姨的重疾保额是4万元,身故额外赔付2万元,共6万元;丈夫的重疾保额为6万元,身故额外赔付3万元。两人每年的保费一共3700元,交费期限20年,总共7.4万元。

王阿姨和丈夫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每年3700元的保费在15年前并不算少,自己4万元、丈夫6万元的重疾保额在当时来看也够用了。可如今医疗费大涨,得场大病少则花费十几万元,多则花费几十万元,王阿姨和丈夫的那点儿保额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了。王阿姨想不通:想当初买保险时并没吝啬,怎么到现在保障效果却缩水严重?

长期持有保险必然要面对通胀问题,当通胀严重时,原先设想的终身保障效果将变得非常鸡肋,即使有分红的终身寿险也难逃此劫。

定期寿险,一种早就被遗忘的保险,效果其实可以好得出奇。

消费型定期寿险和定期储蓄型保险相比,主要的区别就是保死不保活。对于一个30岁男性来说,同样是10万元的身故保额20年交费,某款分红型终身寿险的年交保费为3050元,交费总数为6.1万元,同一家公司的一款定期寿险,保障期限30年,可保障到60岁的年交保费只有460元,总共交费9200元,保费相差近7倍。显然,针对解决身故风险,尤其是60岁之前家庭责任最重时的保障,定期寿险投入的成本要小得多,在财务规划上可以节省很多资金。

定期寿险在国内没什么竞争力,是因为人们总觉得如果在保障期内没发生风险,保费就打水漂了,实在是不划算,而能返还保费的产品更容易被人接受。同时,人们追求“终身保障”,感觉60岁之后这份保障没了就会缺乏安全感。这种现象不止在国内发生,亚洲很多国家的保险市场都有类似的情况。事实上,储蓄型保险的额外风险保障部分依然“消费”掉了相对应的保费,只是用保险收益弥补了回来,“羊毛出在羊身上”,却让人感觉是“白送了”保障一样。

对于李先生来说,定期寿险是解决万一身故之后谁来还房贷这一问题的最好选择。这里同样可以作个比较:100万元的房贷要还款20年,20年后这一风险将不复存在,使用保障期限20年的定期寿险20年交费,100万元的保额,年交保费为3900元,总共7.8万元;而同一公司的100万元保额的终身寿险交费20年,每年的保费是3.4万元,总共68万元。

由此可见,针对保障问题,定期寿险更胜一筹,更适合收入一般的家庭,但无法终身提供保障;而终身寿险的意义是以解决养老金等储蓄问题为主,如果只靠它来获得保障,成本或许太高。购买保险时,务必想清楚自己看重的是什么。

保险知识,讲解4321理财法则


看到这个的储钱小金猪肚子还饿着呢,感觉很久没给它塞硬币了。想想工作几年来,收入增加了,却没能好好做理财,今年感觉有很迫切的理财需要,自从去年年底参加了专业的理财培训后得知了4321法则,对理财有了更进步一的认识,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需要这个简单易记的理财方法:

4321家庭理财法则

具体就是把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的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用;10%用于购买保险。

举个例子,老公月收入4000元、老婆月收入2000元,总共是6000元

按此法则即:2400元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的投资

1800元用于家庭生活开支

1200元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用

600元用于购买保险

除此以外,还有如下法则:

72法则

本金增长一倍所需时间(年)=72/年报酬率(%)。举例来讲,如果你在银行存10万元,年利率2%,每年利滚利,要多少年才可以使本金增加一倍变成20万元呢?答案是36年(=72/2%)。(主力资金异动,同步跟踪我的财富…)

80法则

在你的投资组合中股票应该占多少比例呢?根据80法则,股票占总资产的合理比重=(80-年龄)%,举例来讲,如果你目前30岁,股票投资应该占投资总额的50%。

房贷负担“不过三”

每月房贷不宜超过家庭所得的三分之一。这是根据银行在发放住房贷款时考虑家庭负担的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

嘿嘿,掌握这几个简单的法则,做自己的理财师吧!

保险知识,介绍投资理财法则


在人一生的理财中,有什么数字是不能不知道的?很多理财专家都会告诉你以下这些数字。

"72法则"在理财中最重要的数字是72--"72法则"。所谓"72法则",就是不拿回利息,利滚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你投资30万元在一只每年报酬率12%的开放式基金上,约需六年(72÷年报酬率,即72÷12)会增值一倍,变成60万元。

"100法则""100法则"描述的是股市投资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度量问题。您投资股市的资金最好占全部存款的(100一年龄)%。如果您的年龄为40岁,那么用于股市投资的资金比率应该为60%,另外40%可投资低风险的银行储蓄和国债等。

"35法则""35法则"讲的是贷款和信用问题,即您每月归还贷款本息的额度,最高不要超过您家庭收入的35%,一般以20%为宜。如果每月的还本付息额度过高,超过了自己的还款能力,不仅会挤占正常的开支造成您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若不能按时还款还可能让您的信誉受损。

"20法则""20法则"谈的是养老问题,即从现在起您就要准备20倍于目前年花费额(年收入一年储蓄)的存款,留到自己退休后做日常生活开销用。当然,这笔20倍于目前生活花费的资金,并非完全由您自己筹集,它包括目前每月单位代缴的养老保险金、企业年金和其他养老性质的基金等等。余下的差额就需要麻烦您从自己的"收入一支出"中每年筹集一点了。每年筹集的这些资金,您最好也要进行投资,一来增加收入,二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1/10法则"一个现代家庭,如果连一份保险都没有,是不适宜和危险的。但是,购买商业保险,并非保额越高越好,也不是覆盖面越广越好,而应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专家认为,一个家庭的年保费支出一般占家庭年收入额的10%为宜,最高不要超过20%;所保保额,即出险后保险公司的赔付额一般不低于年收入的10倍为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