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规避,科学配置资产 人口老龄化更需保险保障

2020-04-03
老龄化保险规划 资产规划保险 资产保险规划

保险作为保障型的理财工具,具有其他理财产品不可替代的优势,只有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才能科学地配置资产,因此只有合理地利用保险这一工具才能在大金融时代做好小家庭的理财,才能达成财富保值和增值的最高目标。

友邦保险北京分公司近日举办“大金融时代下的家庭理财小时代”为主题的论坛,讲座吸引了800多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卫平以犀利幽默的演讲诠释了保险理财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称,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人们更加需要借助保险规避或转移风险。

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中国经济出现了降温的趋势。目前,经济发展同新世纪以来年均10.2%的高速增长相比明显放缓。黄卫平对此形象地指出,中国经济就像一辆汽车,拉着13亿人在爬坡,给足了油门也就是这个速度,不给油门就熄火了,而且很难再次发动起来。

黄卫平认为,“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长寿是种趋势,也是种风险,应该想办法把未来风险先规避掉,所以需要借助保险规避或转移风险。保险就是用今天的一笔小钱锁定未来不确定的巨大风险,而且越是在动荡的时候,这个功能越强”。

保险作为保障型的理财工具,具有其他理财产品不可替代的优势,只有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才能科学地配置资产,因此只有合理地利用保险这一工具才能在大金融时代做好小家庭的理财,才能达成财富保值和增值的最高目标。

据悉,今年以来,友邦推出带有投连性质的“友邦双盈人生II终身寿险(投资连结性)保险计划”,兼顾高额寿险、重疾豁免保费以及基金定投的多项保障功能。近期推出的长期理财产品“友邦稳赢一生保险计划”更是既能保证客户资金安全,又可让客户参与资本投资运作,满足几代人教育、养老、储蓄的多种需求。

精选阅读

老龄化,老龄化问题凸显 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中国满60岁人口今年预计将突破2亿,并在2030年前后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去年12月中国通过“常回家看看”条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一方面社会舆论担忧养老“大堤”能否抵挡得住,另一方面企业盘算着,如何牢牢握住如此庞大的银发族市场商机。

调查显示,当前年轻人对养老问题表现出“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超过八成受访者期待国家加大相关投入。专家认为,整体而言,中国政府做了一定工作,但重视力度还不够。原因有几方面:首先是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来得太突然,全国都还没准备好。西方国家一般要50至60年,甚至要70年来完成老龄化,而中国大概只有20年。第二是中国老老人(75岁以上)特别多。第三是中国经济还不发达,目前还不能满足老龄化需求。另外,中国在养老机构方面,还没充分准备好。

中国目前城乡4.18万个养老机构共有养老床位365万张,平均每50名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位。中国目前的养老服务,除了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中高端服务仍稀缺。养老护理员更是短缺,且专业程度低。目前缺乏自理能力的3300万老人如按3比1比例配备,需要护理员1000多万名,但实际上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其中约一半还是文盲。

人们对养老的消费观念尚未成熟。中国老人对自己一般比较苛刻,乐意将钱留给子孙,除了生病不得不花钱,一般不太愿意或不舍得花在自己身上。也因此导致护理人员薪酬低,养老从业人员短缺。养老服务还存在结构性难题,例如上海中心城区养老机构一床难求,郊区却有许多空床位。

温馨提醒您,在基本社会保障的基础上,适当的选购适合的商业保险,能够让生活更有保障。

吉祥年综合意外伤害保险:保障项目范围广,10万元意外身故、残疾保险金,100%赔付率的医疗保障、20元/天的住院津贴,2000元救护车费用保险金,基础保障已经让您足以安心,更有40万航空意外特别身故、残疾保险金让您更加畅游各地没有后顾之忧。一次投保,全年无需再购买,一年保费仅为100元,适合一切大众。

老龄化,社会步入老龄化 老年人的保障系统却令人堪忧


“我现在已经60岁了,还能买什么样的人寿保险”?刚刚退休的王经理想给自己买一些人寿保险,咨询了几家人寿保险公司,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要么是保险费太高、还要体检,要么是险种不理想、缺少保障。。。。。。的确,现在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的保险处境比较尴尬,这部分人群在经历了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之后,都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正是需要保障的时候。但是,对于他们购买人寿保险可选的范围却是非常小的,要么就是保险费高得惊人,要么就是身体的原因不能承保,有钱买不了保险,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根据国际老龄化社会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即为老龄化社会。

根据很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的社会中,老年人的比例是很高的,那么老年人保障问题自然也成为了中国目前最为重要的问题,早在1979年,上海就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20.1%,这个数据是很惊人的,还有更为现实和重要的情况是,我们还将面临非常严峻的独生子女家庭的问题,显而易见,这个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现有社会的养老保障系统也几乎无法取代这样的问题,所以需要引起我们很大的重视。

老龄化社会我们该如何规划养老保险?


据保险市场调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我国养老保险成为最受欢迎的保险产品之一。面对市场上众多的保险产品,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养老保险计划呢?

众所周知,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寿命越来越长。2011年北京人均寿命已达成81岁,而且依据健康规划,大概每十年,人口预期寿命会增加3岁。在人口寿命越来越长,生活越来越多样化的时代,养老不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每个人都需要迫切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规划养老生活,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既有尊严又能享受惬意的时光呢?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依靠社保养老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平均退休金替代率(退休工资/退休前工资)是30%,而且中高收入者更低。如果单纯依靠社保,晚年生活会很拮据;而且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退休后的生活会有几十年,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压力会很大。

目前我国个人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两部分组成。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基础保障,只能满足个人基本生活需求。如果想在退休后过上更安稳的生活,个人还应该配置一些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保险越早买越好

目前商业养老保险主要有四种,一种是固定利率的传统型养老险,预定年利率最高为2.5%。一种是分红型养老险,通常有保底利率,但比传统型养老险低,养老金的多少和保险公司收益有一定关系。一种是万能型寿险,这一类产品在扣除部分初始费用和保障成本后,保费进入个人投资账户,有保证最低收益,目前一般在1.75%~2.5%,有的与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挂钩。除了必须满足约定的最低收益外,还有不确定的“额外收益”。最后一种是投资连结保险,也叫“基金的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的手段,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投资品种的收益挂钩。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全部由客户自负。

那么如何规划个人养老呢?

答案是一定要合理的进行资产配置。股票、基金、房地产、储蓄、养老保险等都可以作为配置的一部分,根据其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特点来进行组合搭配。养老投资容不得有半点闪失,所以规划个人养老时必须优先考虑其安全性和确定性。因为养老保险是定时定额发放、专款专用、保证领取、活到老领到老,确保最安全和确定的现金流的来源,真正做到“与上帝的无缝对接”,所以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年金保险更能突显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作为个人养老规划的首选。

如何选择适合我们的年金保险产品呢?

全面的年金保险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特征:

1.年金领取期足够长,终身都可领取为最佳

2.缴费期及开始领取时间拥有多种选择

3.拥有最低保证领取条款,绝对保证财富安全

4.享有红利分配的机会,可在漫长领取期中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符合上述条件的养老保险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老年生活无忧。例如大都会人寿推出的《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B款)》就因为完全满足上述特征而广受市场欢迎。从容的老年生活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准备的时间越早,每年需要储备的资金越少,未来领取的养老金越多。完善的养老保障涉及多方面内容,最好在专业寿险规划师的帮助下尽早建立。

目前,已经有不少保险公司在设计相关养老产品时,将产品涵盖养老财务规划以及养老服务供给结合。比如,将产品的保险利益和社区养老服务衔接,让客户可以获得一定时间数量的社区医疗护理、康复指导、健康咨询甚至家政服务等各类针对性的服务等。

老龄化速度加剧 商业养老保险不可不备


在老龄化人口加速的今天,养老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作为“养老第一支柱”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越来越重,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保的补充,不可或缺。

商业养老保险不可不备

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一般而言,个人养老保障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企业为员工准备养老的企业年金,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保险、基金等。

在一个完整的养老计划中,商业养老保险毫无疑问是坚实的基础,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首先,长期稳健的收益和较低的投资风险是商业养老保险最核心的优势。其次,通过复利滚存计算收益的养老保险产品,储备时间越久,效果越佳,“复利的魔力”能得到明显的体现。第三,养老保险产品操作简单,无需打理,同时能做到专款专用,避免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此外,终身领取型的养老保险能够让人活得越久,领得越多,可以部分缓解长寿带来的经济压力,这一特点是其他任何理财工具都无法实现的。市场上商业养老保险种类繁多,我们建议选择有分红功能的产品为佳。除了固定收益以外,投保者还能享受分红收益,抵消一定的通胀侵蚀。

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多方面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养老保险有很多,但是都局限于以前的养老模式,即在约定时间领取养老金,保证领取20年或者是递增领取到终身(商业保险大多数都是约定每年领取)。在目前的养老保险产品中,最好选择领取年龄早的,可以自由支配领取时间的,同时每年有递增的,这样就不会因为物价上涨而影响生活水平。

商业保险和社保的缴费方式有很大不同,如果在缴纳商业养老保险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而中断收入或者是减少收入,致使没有能力继续缴费,那么就会出现一些退保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时,要尽可能的选择保险产品中包含有双重豁免保费的功能,这样就可以解决上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建议55岁以后领取养老金,以便增加自己的收益

在选择领取年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目前大多数养老金的领取都和社保领取年龄差不多,都是55岁或者是60岁开始领取。殊不知,在55岁以前也可以完全享受养老金的领取。不过这个年龄还在工作,还有收入,所以提前领取的养老金可以不领取,放在保险公司可以利滚利的生息,这样对客户来说就多了层收益。

商业养老险怎么买组合搭配更完美

组合原则: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养老并不能算是一种风险,因此购买养老险时一定要搭配一些意外、大病保险,才能真正抵御风险,同时可以保证养老险的有效而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及早购买原则:其实所有保险都是应该尽早购买,因为保费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对于20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尽早购买养老险是非常明智的,同时搭配一定的意外、医疗及大病险,基本上可以抵御各种风险,一旦出险即可用理赔金补偿养老保险的保费,不会因为保障不足导致已有保险的失效。

滚动投保原则:养老险与两全险最大的不同是,养老险基本都是每年领取养老金,而两全险一般是隔年领取,因此把握好间隔连续投保两全险,在第一次领取生存给付金后,就可以年领取了。打个比方,一份每隔5年领取的两全险,每隔一年趸缴投保一次,连续4次到第五年时,第一份保险已经可以领取生存给付金,第六年时又可以领取第二份保险到期的给付金,以此类推。

保险知识,何谓真正的资产配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理财”的概念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尤其最近几年来,不论股市还是房市,那波澜壮阔的上涨和触目惊心的下跌,让投资者既感受到了欢欣,又感受到了痛苦。事实上,无论投资哪一类资产,无论实际的投资收益情况如何,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其理财的目的是简单而相似的: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把握资产配置

那么,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投资收益呢?美国学者Gibson1986年发表于《金融分析家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合绩效的决定”的文章表明:投资收益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也就是说,剔除资产配置所产生的收益,具体的证券品种选择、择时操作以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投资收益所占比重不足10%。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长期来看,作出进入或退出股票市场的决定,就决定了投资收益的90%以上,而具体买卖哪只股票、买卖的具体时点如何、操作手法如何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国内因为市场有效性不及美国市场,相关研究的结论大多支持70%左右的投资收益来自资产配置。

作为普通投资者,要想达到自己理财的目的,重点在于把握资产配置。广义上讲,资产主要分为三大类:权益类资产,即以股票为典型代表的、投资收益主要由价格波动带来的资产,包括以此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各类理财产品(如股票基金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包括各类债券、存款以及以此作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如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其他个人资产,包括个人拥有的其他不动产(房子)和动产。资产配置就是根据投资者本身对收益的要求、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市场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进行有效的大类资产比例划分。而在某类资产中具体选择哪个品种、进入和退出的具体时点选择、方式选择,并不是资产配置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不要走入误区

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资产配置的意识,在目前国内的各类提供理财工具和理财服务的金融机构中,也没有哪家能够完全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为投资者提供理财产品和服务。下面我们就投资人理财与资产配置中的几个误区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去阐述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以达理财目的。

误区一:在理财中完全忽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我们既然知道了投资收益的绝大多数来自于大类资产配置,那么作投资决策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就应该集中于,在目前情况下,如何将个人资产在各大类资产之间进行分配。可实际的情况刚好相反,很多投资人花费相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应该买入哪只股票,什么价位买入,什么价位卖出的问题。而这种决策本身就非常复杂,对投资者的专业性和时间要求比较高,普通投资者本就难以做到。这就是投资中对80/20法则的“倒用”:花费80%的精力,来做只能带来20%收益的事情;而可以带来80%收益的决策,却只用甚至不到20%的精力考虑。想起一件小事,有一次吃早餐点了一份小米粥,老板热情地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正欲脱口而出“一个”。且慢且慢,好像我首先要选择的应该是要不要加鸡蛋,而不是加几个鸡蛋吧?很多时候,我们的证券经纪人、客户经理,就是不自觉地扮演着小店老板的角色,而我们,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并不怎么聪明的顾客。

误区二:把资产配置与分散化投资完全等同起来。2008年,市场给投资者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风险教育课,而这堂课过高的学费却让很多投资者走入了另外的极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完全的分散化投资,将自己的资产在各大类的资产、产品中平均分配。而更可悲的是,很多投资理财机构中的理财顾问们,也把这样的分散化投资称之为对客户进行“资产配置”,以防范风险。投资是概率事件,投资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提高赚钱概率而降低赔钱概率的过程。分散化投资对不同投资赚钱的概率大小不作区分,寄望于某些品种的上升来抵消某些品种的下降,通过社会整体进步获得平均回报率。而资产配置追求的是“提高确定性”,也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分析各类资产赚钱概率的大小,对于赚钱概率大的资产,加大其配置比例;对于赚钱概率小的资产,哪怕后来证明可以带来很高收益,也要降低配置比例甚至不予配置。比如,在2008年下半年,经历了风险教育的投资者如果仅仅是分散化投资,依然不能避免亏损;而如果选择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赚钱概率很高的债券相关产品,则收益率依然令人满意。

保险公司,保险资产配置新政简介


保监会6月初发布的13项旨在“松绑”保险资金的新政草案,在短短10天之内,就有4项“转正”。7月27日,随着《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最后一项新政也揭开了面纱。

账户分置

近年来,保监会立足长远发展,不断拓宽投资领域,将存款、债券、基金、股票、股权和不动产纳入投资范围,为改善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此次《办法》出台,规范了资产配置管理的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人员队伍和系统建设,要求保险公司建立资产管理与精算、财务、产品开发、市场销售、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协商机制,将进一步引导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促进资产负债与风险收益平衡。

据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强保险资产配置管理,对提高保险业的投资管理水平、支持保险产品创新、促进全行业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办法》的出台,从保险产品源头厘清了保险资金性质,确定相应的投资政策,支持保险产品创新,改善了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

“从源头厘清保险资金性质”被认为是《办法》中的最大亮点。《办法》要求保险公司根据保险业务和资金特点,划分普通账户和独立账户。保监会在《办法》中解释,普通账户是指由保险公司部分或全部承担投资风险的资金账户,保险公司资本金参照普通账户管理;独立账户是指独立于普通账户,由投保人或者受益人直接享有全部投资收益的资金账户。

“将独立账户和普通账户区分开很有意义,因为保障型险种和新型投资型险种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风险损失的主要承担者不同,所以根据保险公司负债的差异区分资产配置组合是科学合理的。”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账户的分置是在传统型险种和投资型险种之间设置了一道风险防火墙,将保险公司自担的风险与客户主担的风险分别对待,提高保险公司对投资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投资资产的盈利水平,以提升保险公司投资的积极性与合理性。

保监会此次实行分账户管理,旨在让保险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和清晰,同时也是保险业不再单纯追求保费规模的体现。

投资空间提升

除了将独立账户与普通账户加以区分,《办法》还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开发寿险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变额年金产品、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产品和非寿险非预定收益投资型保险产品,应当根据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设立独立账户。独立账户资产的投资范围主要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另类及其他投资资产。各资产的投资比例,由保险公司通过书面合同与投保人或者受益人约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寿险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设为独立账户后,保险公司权益类投资比例的限制改为具体比例按书面合同约定,这意味着投连险投资股市的资金将不受保险权益类投资不得超过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25%的限制,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空间将得到极大提升,投连险将重新获得保险公司的“宠爱”。

对此,王国军认为,实际上,在《办法》出台之前,投连险也是独立运作,只是监管部门没有对保障型险种和投资型险种的资产配置提出明确的要求而已。因此,《办法》出台对投连险和整个资本市场的短期影响并不大,但从长期来看,投连险的发展会更规范,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利好的。

另外,独立账户和普通账户的划分,不仅放大了投连险的投资功能,也提升了除投连险外,万能险、分红险等普通保险资金账户的投资力度,使保险资金可以根据各自性质有效发挥效能。

重视风险管理

在放宽投资比例要求的同时,保监会也进一步强化了风险控制。《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制定资产配置合规和风险管理制度,及时识别、衡量、报告和控制资产配置相关风险。保险公司应当根据自身偿付能力状况,加强风险预算管理,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公司整体风险限额,识别各类风险来源,衡量和分解风险,并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动态监控和调整资产配置。另外,保险公司应当制定资产配置相关风险评估标准,建立技术指标体系,定期量化评估风险指标,并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向经营管理层和专业委员会报告。

“’风险管理’独立成章,体现出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王国军指出,保险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保险资金的安全性,而非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性。在强调保险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同时,更加需要强调的是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以确保保险资金的安全性。寿险资金买卖股票,或者开拓其他的投资渠道,并不是为了获得高收益,而是作为一种分散投资风险的方式,更多地是为资金的安全性而不是收益性服务。而且,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安全性和收益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联结纽带是资产负债的匹配和风险管理。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第一批新政策快速“落地”,其他新政的推出时间也应该很快。而随着保监会13项保险业投资新政的陆续出台,预计保险资金将会择时而动,重新在各个投资渠道腾挪布局。这不仅有利于保险行业本身,而且也有利于其他金融和社会经济领域。

家庭资产配置与财务规划:这才是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法


只有同时拥有这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亲爱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众所周知,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与穆迪和惠誉并称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专门提供有关信用评级、风险评估管理、指数编制、投资分析研究、资料处理和价值评估等重要资讯。标准普尔曾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从而得到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此图被公认为是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方式: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大账户,这四个账户的作用不同,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

只有同时拥有这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第一个账户是日常开销账户

也就是要花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10%,支持家庭3-6月的生活开支,一般我们会把它放在活期账户中。

这个账户能够保障的是家庭的短期开销,日常的吃穿住行、美容、旅游等都应该从这个账户中支取。

这个账户满足的是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配置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占比过高,很多时候也正是因为这个账户花销过多,而没有钱去准备其他账户。

如果这个账户里钱过量,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风险?我简单总结了以下几点:

1.借贷风险

手中的闲钱太多了,被借出的风险就大;借贷出去,会产生贬值或回本无望的风险;

2.被偷窃的风险

虽然现在现金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了,我们可以做到几乎不与现金打交道,就能维持日常生活;但是放在电子账户里的钱依然会有被盗刷盗用的风险。

3. 浪费的风险

手中闲钱太多,会给人一种自己很富有的假象。如今商家的营销手段无孔不入,个人的欲望很容易被放大,刷卡时不觉得,事后才后悔自己铺张浪费,花了不该花的钱。

第二个账户是杠杆账户

通俗地讲就是保命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20%,为的是以小博大,专门解决突发的大额开支。

这个账户应对的是突发的大额开销,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保障家庭成员在发生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时,有足够的钱来保命。这个账户的钱主要是用于购置意外伤害、住院医疗和重疾保险,因为只有保险才能以小博大,200元换10万,平时不占用太多的钱,又能做到在需要时有大笔的钱应急、转移风险。

这个账户平时看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只有它才能保障您不会为了着急用钱卖车卖房,股票低价套现,到处借贷。如果没有这个账户,您的家庭资产就可能随时面临风险,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保命的钱。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自己有社保,自己的身体也很好,用不到商业保险。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社保真的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还会有那么多的轻松筹、水滴筹吗?

社保具有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解决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商业保险通过解决社保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报销非医保定点医院内的治疗费用、自费医疗项目、营养费、外出购药费用,弥补家庭收入损失等,保证人们在大病时依然享有尊严,依然得到尊重。

第三个账户是投资收益账户

也就是生钱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30%,为家庭创造收益,用有风险的投资创造高回报。

这个账户是为家庭创造高收益,往往是通过个人的智慧,个人最擅长的投资方式为家庭赚钱,包括您投资的股票、基金、房产、企业等。

这个账户很多人都有,收益的高低要因人而异,其关键在于合理的占比,也就是既要赚得起也要亏得起,无论盈亏对家庭都不能有致命性的打击,不影响个人的从容抉择。

这个账户最大的问题是偏向性,很多家庭买股票第一年占比30%,结果赚了很多钱,第二年就用90%的钱去投资股票。

第四个账户是长期收益账户

也就是保本升值的钱,一般占家庭资产的40%。它主要是为了保障家庭成员的养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给子女的财富等,解决的是家庭未来的刚性需求问题。通常情况下,每个家庭都会准备这笔钱,以应对未来收入能力下降的风险。

既然是为未来的刚性支出买单,这个账户的钱一定要做到保本升值,保证本金不能有任何损失,并要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所以收益不一定高,但却是长期稳定的。

投资的三要素:本金、收益率、时间,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如果您要存200万,作为自己的养老金,您是从30岁开始存压力大,还是从50岁开始存压力更大?我们都知道答案肯定是30岁,这就好比爬坡,越早开始行动,爬起来就越轻松。

这个账户最重要的是专属:

1.不能随意取出使用。养老金说是要存,但是经常被买车或者装修用掉了;

2.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钱进入这个账户,才能积少成多,不然就随手花掉了;

3.要受法律保护,要和企业资产相隔离,免遭债务风险。

我们常听到很多人年轻时如何如何风光,老了却身无分文、穷困潦倒,就是因为没有规划过这个账户。

四个账户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第二个账户:保命的钱

原因往往是因为我们心存侥幸,认为这种风险不一定发生;但是这种特定的时刻一旦来临,在没有保命账户为自己转移风险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先挪用第一个账户的钱来救急,原因是因为这个账户的钱就在三英尺以内,触手可及,短期内降低日常生活的品质也容易被接受。

不过,这个账户的钱对于大病救急,往往只是杯水车薪,我们得马上贱卖第三个账户,甚至花光第四个账户,来救命。

这四个账户就像桌子的四条腿,少了任何一个都有随时倒下的危险,所以一定要尽早准备。

家庭资产象限图的关键点在于平衡,当我们发现自己没有钱做保命或养老之用,这就说明我们家庭资产配置是不平衡、不科学的。

这个时候,我们最好能想一想:自己花的钱是不是太多了?花钱的速度是不是远远超过了赚钱的速度?四个账户是否配备齐全并且比例均衡?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再见!

如果你也想做资产配置了请联系栏目下方的家庭财务规划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