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2020-10-30
保险的知识 有关保险知识的 专业的保险知识

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根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

2020年医疗卫生制度

基本覆盖城乡

《意见》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医改进行这么多年,以往重具体政策层面,这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是一个重大突破,确立了医改及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所有的政策都应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说,医改需要顶层的制度设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就是深化医改的顶层制度设计。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组成,四位一体、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将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专家表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需要政府履行其应尽职能,加大投入力度。

《意见》明确了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直接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意见》对政府卫生投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不仅要加大投入力度,还提出要转变投入机制,保证卫生投入的绩效。

《意见》强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要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并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在完善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方面,《意见》提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此外,《意见》还强调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并完善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表示,《意见》虽强调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排斥社会资本的介入。相反,《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正是为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相关推荐

保险知识汇总,上海版医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备受瞩目的上海版医改《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16日亮相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多项举措剑指上海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意在惠及民生。

在一段时期以来“看病贵”、“看病难”颇受诟病的背景下,对上海这样一个处在转型发展期的特大型城市而言,市民始终高度关注正在推进的上海医改。

公益为先公立医院改革破题

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被视为中国医改中难度最大的一项改革。新亮相的上海版方案中,“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完善补偿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完善监管机制”等内容凸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决心。

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表示,未来上海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支出由政府保障投入,逐步实现不直接与医疗服务收入挂钩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并探索医师多点执业办法,构建以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为基础的公立医院内部收入分配制度。

民生为本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城镇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金额提高到28万元人民币,超过最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报销80%”,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沙叶明表示,今后上海力促全面缩小各类医保差距,让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员等成为主要受益人群。

而针对市民普遍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徐建光称将致力打造“1560”就医圈,即居民步行15分钟可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通过公共交通1小时可到达三级医院(此间高等级医院),同时试点区域医疗联合体,多管齐下改善医疗服务。

多层次多样化打造医学中心城市

徐建光指出,上海是中国医疗资源最丰富、医疗保障水平最高、医学科技最先进、卫生改革最领先的地区之一。为此,上海将建设浦东国际医学园、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促进医疗旅游、健康管理、高端医疗、中医药保健养生、康复护理服务、整形美容等现代医疗服务业态的发展,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同时,进一步发展医学科技,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将上海打造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之一。

在校学生医疗保险解决学生看病贵问题


曾几何时,大学生的看病难问题困扰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在校不敢生病,生病只能得到最简单的诊疗、最低廉的药物,真的是伤不起了。大学生医疗保险推出以来,虽然需要大学生自己缴费,不再享受公费医疗的“好处”,但得到的保障却更实惠,更全面了。

2008年11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的《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做出了部署。根据《指导意见》,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应标准执行。

大学在校学生医疗保险的优势

涵盖范围广、个人缴费低、门诊医疗同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险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首先,保证了国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无缝衔接。其次,在校大学生均可参保,参保范围涵盖省内各类高校(包括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科研院所的在校本专科学生及非在职研究生,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来说,凸显了教育的公平。另外,在学生个人缴费的基础上,根据高校隶属关系,分别由中央、省和所在市财政按规定的标准实行分类补助。

商业保险难解决患大病导致的过高医疗费用。多年来,由于经费短缺,公费医疗名存实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没有财政补贴)。针对大学生患病率较低、患大病学生时有发生、突发伤害事故较多、学生无收入来源、垫付能力弱等特点。全国各高校普遍采用购买商业保险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险问题。商业保险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医困难,也减轻了学校及主办者的压力,但商业保险主要解决学生突发伤害、患大病门诊以及住院的医疗保障问题,而没有解决学生的普通门诊医疗保障问题,和少数学生因突发伤害、患大病等原因医疗费用过高的经济负担。

特大疾病保障范围放宽,省级调剂金帮助贫困生。大学生医疗保险不建个人账户,主要支付其符合规定的住院和门诊特大病的医疗费用。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其门诊特大病保障范围在统筹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的基础上,适当予以放宽,其中,包括肾透析、恶性肿瘤、精神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等病种都在保障范围内。

建立省级调剂金制度。大学生医疗保险调剂金从各统筹地区大学生医疗保险住院及门诊特大病统筹基金年度结余中提取,实行省级统一管理。调剂金主要用于支付超过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费用、疑难或重大疾病医疗费用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补助,以及各统筹地区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及门诊特大病统筹基金超支部分的补助。

保险知识汇总,医保结余超过400亿 老百姓为何看病难看病贵?


据了解,截至去年广东医保累计结余超过400亿,平均每年结余35.5亿。全省结余金额占医保基金总额的36.5%,广州、深圳结余则超过了50%。珠三角的基金结余又占到了全省的近80%。而发达国家结余均在10%以下。

一边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另一边却是医保基金大量结余、闲置、“花不出去”。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刘友君说:“只有大幅提高参保人待遇才能纾解‘看病贵’问题”。

医保结余全国第一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医保事业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刘友君说,去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医保登记参保人数为1358万人,跃居全国第一,参保率超过90%;全省城镇职工参保人数2400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2%,其中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人数为1333万人,连续8年全国第一。

去年,广东省统筹基金共支付98.4亿元,分别有152万和450万人次享受了住院和门诊大病待遇,平均报销比例超过55%,参保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记者了解到,就全国来说,广东的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率是全国最高的。特别是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职工医保的当期基金结余率甚至高达50%。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表示,医保不应该太多结余,国外医保收支就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现在医保支付还不够多。

报销比例低带来结余

医保基金大量结余,一是缴费过高,二是报销比例过低,而主要原因在于后者。据了解,2007年,我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农村人口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是70%、50%和30%。其中,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不高,农村人口医保的报销比例则更低。而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缴费水平在全国较高,医疗费报销比例整体上偏低,必然导致医保基金出现较大结余。

中山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申曙光教授说,医保基金使用得越充分,在政府投入变化不是很大情况下,医保基金结余就越少,就表明医保制度在保障民众健康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大,反之则表明作用发挥得越小。由此看来,医保基金出现大量结余,可以说是医疗保障制度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体现,实际也是部分地方政府在促进民众健康保障上的失职。

医师多点执业,甘肃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选派260余名副高以上专家下乡执业


3月26日,省人民医院首批10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入驻永登县人民医院,拉开了该院医师多点执业的帷幕。据悉,年内,省人民医院将相继选派260余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分批次到基层对口医院开展多点执业,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基层群众家门口。

在省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省人民医院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省市、县、乡及部分企业医院的甘肃省远程医疗会诊网络,目前入网医疗机构达到1478家,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进行了有益探索。遵循“医院搭台子、科室结对子、专家交朋友”的思路,医院还利用双休日,多次组织医疗队赴基层医院,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帮扶。目前,省人民医院已与省内36家县级医疗机构建立了固定、有序、紧密的对口帮扶协作关系,为实现“医生、患者、资金”三个下沉,推进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统一部署,省人民医院医师多点执业范围为兰州、武威、天水、张掖和酒泉5市24个县区。在完成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省人民医院初步确定了医师多点执业时间表、路线图,根据各受援地区实际,先行试点推进。同时,积极收集基层医疗机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科学、有序、有效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工作。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及甘肃省人民医院的这一活动的意义围绕群众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步扩大了农村居民健康管理覆盖面,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

医疗费用,针对“看病贵”问题 宁波市出台政策进行应对


一种种药品降价,一轮轮遏制医疗费的政策出台,但老百姓的医疗费用支出并未降低。“看病贵”是个全国性的难题,宁波也不例外。前年宁波市先行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虽说药费下降了,但均次医疗费用支出仍是上升了。怎样给“看病贵”来一剂良药呢?这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与热议。

近些年宁波市出台诸多降低医疗费用措施,但成效不大,原因何在?余建伟代表认为,主要是因为缺乏系统性,部门间缺乏政策配套。此外,利益集团钻政策空子,导致药品定价虚高,招标越招越高。比如,前些年推行的药品顺价作价,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还有现在实行的药品零差价,都无法触及这一根本问题。余建伟说,看病贵主要贵在药品特别是进口药、合资药及部分国产药价格虚高,高值耗材价格虚高以及过度检查和治疗。与国外相比,国内医生的劳务收费比国外的1/10还少。他认为,要真正解决“看病贵”,首先,药品和高值耗材需要挤干虚高水分;其次,解决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和合理用药;再次,需要大幅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

要想解决“看病贵”这个由来已久的问题,那么久必须在医药、医疗和医保等方面进行深度彻底的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时候有相关文件给我们指出了方向,一方面要是确实的降低高价药;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从而降低医保和农保的自费比例;最后还要实行单病种打包付费。

邱海燕委员说,按病种付费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后来在发达国家先行推广,现在逐渐演变成按病种分类方案。在美国医院病人到医院看病,费用是由病人所投保的保险公司支付,然后保险公司再对医院治疗合理与否进行审核把关,再调整医院的投保费用和等级度。

她说,推行单病种打包付费是倡导科学诊疗、合理用药与治疗的好方法。通过试点改革,促使医院规范诊疗行为,加强成本管理控制,避免大处方、大检查及过度治疗,从而降低群众就医支出。

同时,邱海燕认为单病种收费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病种适合按病种收费,一般选择不含并发症、诊疗技术比较稳定和成熟、临床路径及治疗效果明确、便于操作的病种。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单病种收费标准要科学合理,对于个体化差异诊疗需求,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规范行为,完善医疗安全等各项核心制度。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有委员提出民生方面的改革,为了推进相关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正好此时宁波在推行单病种打包付费政策。另一个方面,政府也是要做好相关的医疗配套的工作,比方说在政府方面要加大投入,使用科学的治疗方案,做到合理的治疗方案。

基本药物,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戮力推进体制改革


针对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呼声,省卫生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立行立改,一方面引深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和群众满意活动,另一方面从根子上找原因,戮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体制机制上寻求破解之道。

省卫生厅在完善医改体制机制上取得了6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增强群众抵御疾病风险能力。参合率从去年的98.94%提高到99.33%,人均筹资标准由去年的290元提高到340元,住院最高支付限额从去年的10万元增加到15万元;将结肠癌、直肠癌等20类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住院实际补偿比例达到70%。二是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取消以药补医政策。在83个县(市、区)的129所县级医疗机构和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三是扩大报销范围,降低费用负担。增补198个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全部纳入报销范围。四是完善配送机制,满足临床需求。对基本药物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结算、统一配送,建立了基本药物供货、配送诚信记录和市场退出机制,取消了13个配送企业和2个生产企业的供货资格。五是提高经费标准,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去年的25元提高到30元,服务项目由10类41项扩展到11类43项。六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合理分流患者。安排38所三级医院对口支援95个县级医院,组织630名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治医师以上医生对口支援210个乡镇卫生院,对基层骨干医师进行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培训,建立乡村村医养老退出补助制度,吸引卫生人员下基层。

新农合,河北蒙城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深受好评


蒙城县马集镇有近一半的人在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务工。经过调研和协调,近日,蒙城县将胜芳镇卫生院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蒙城的务工农民在当地看病可直接报销,这在皖北尚属首例。新农合推行以来,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深受群众好评。同时,该项工程的完成比例,也成为考核政绩的硬指标之一,受到各级政府重视。马集镇近一半人在外地,依靠常规,几乎难以完成参合指标。若采取异地看病、本地报销,政府的参合指标或可完成,但给参保农民带来较大的不便。

“两三万人,都在外地创业,其中不乏成功的私企老板,数年都不回家乡,让他们为了报销新农合而往返数千里,不现实。”蒙城县卫生部门负责人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皖北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在全省新农合中占比高,同时又是劳务输出较为集中的地区。如何结合皖北人口流动的实际情况,确实保证参保农民的实际利益,并非易事。如果单纯为了完成指标,向上级政府有交代,可以拉人头、凑数字,这在最终的报表中,也似乎看不出质量上的差别。但是群众的利益如何维护?新农合项目最本质的意义,又如何体现?蒙城县在调研之后,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实行当地看病就地报销,看似简单的一项工作创新,究其根本,就是以人为本。

医疗机构,宁夏省新生宝宝即可办理医保 解决新生儿生病多看病贵问题


新华社银川10月7日专电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若干意见的通知》,重点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门诊统筹、门诊大病统筹等方面进行政策调整,有效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通知》规定,从10月1日起,宁夏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确定机制,城乡居民个人缴费一、二、三档分别按上年度自治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上年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确定,具体收缴金额取整后由相关部门公布。

同时,宁夏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政策。《通知》规定,将一般诊疗费纳入门诊统筹最高支付限额。允许参保居民每季度或每半年在同一个乡镇卫生院所辖的村卫生室或同一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范围内更换签约首诊就医点。

《通知》还规定,宁夏将完善门诊大病统筹待遇享受办法,建立参保人员申请、医疗机构检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组织专家确定的待遇享受准入机制。在现有基本药物品种的基础上,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治疗门诊大病医保药品品种下沉到二级、一级及基层医疗机构,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和取药。

另外,宁夏还将建立新生婴儿落地参保制度。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会同医疗机构在母亲分娩出院前,为新生儿办理参保登记并由新生儿家属按规定缴纳当年费用。新生婴儿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相信大家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大家对于宁夏省新生宝宝即可办理医保,解决新生儿生病多看病贵问题,已经有很深的了解了。宁夏此次的医保改革,对于很多新生儿家庭是一大喜讯,新生儿医药可报销是向国际医疗靠拢的表现。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底出在哪?为此重庆市人大将开启重庆医改专题调研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底出在哪?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8月1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部署即将启动的我市医改专题调研。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出席会议。

医改是一项复杂的重大民生工程,各方关注。据悉,将于今年11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将重点听取并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为此,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将组织调研组深入基层,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专题调研。

针对此次专题调研,沈金强强调,医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不仅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人大监督不是走过场,重点是总结工作、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支持政府深化改革。为此,一定要严格调研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创新工作方式,采取听取汇报和实地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定点查看与随机走访相结合,查阅资料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要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掌握翔实的第一手素材,最终形成精干务实的调研报告,为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报告提供真实、科学的依据。

“前几年,老百姓说‘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些话看似调侃、诙谐,但真实地道出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情况。医改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不仅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医改还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体现,所以,要高度重视医改这项工作。”在最后的讲话中,沈金强针对随后将进行的人大调研工作,还特别提出要求,一定要严格调研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等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形成精干务实的调研报告,为常委会最终审议工作报告提供真实、科学的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