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汇总,我省规范养老保险退休审批须退休前60日交申请

2020-10-30
退休保险规划 养老保险知识 养老保险知识普及

近日,我省出台了《黑龙江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退休审批管理暂行办法》。新《办法》加大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退休审批管理力度。据省劳动保障厅养老保险处负责人介绍,过去我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直是地、市级统筹,从2005年5月1日起实行了省级统筹,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全部由省级统筹基金支付。由于养老保险基金责任主体发生了变化,一些地方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退休审批管理方面有所放松,退休审批过程中的“随意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出台办法予以规范。

据了解,按照新的《办法》规定,省级统筹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退休审批原则上应当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鉴于我省“金保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现阶段暂将部分委托市地系统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参保人员应当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的60日内,向用人单位或档案保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收到的用人单位或档案保管部门报送的《参保人员退休审批名册》及相关材料,在30日内完成审批审核工作。

另外,对于参保人员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参保人员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按有关规定计算连续工龄的出生时间为准。

精选阅读

保险知识汇总,60岁退休后每月可领取3000养老金


在众多的保险产品中,年金保险特别适合进行退休养老规划。

所谓年金保险,指的是在约定的期限内,保险公司定期,可以是每年,也可以是每月,付给被保险人约定的金额。投保年金保险的消费者,都是希望通过这项理财安排,以后每年能有稳定的源源不断的财务收入。

中意人寿市场部经理岑岚表示,很多人认为养老是老年人的问题,退休更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可以不必着急在年轻时开始投保,而这是养老规划最大的误区。如果30岁开始投保,月缴两千多元,缴费20年后,60岁退休后就可每月领取3000元左右的养老金了。

商业养老是补充

虽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年金保险市场并不发达,人均投保率还较低,但随着中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社保养老金缺口日渐增大,许多消费者开始将商业养老险作为社保养老的有力补充。

既然是用来养老,首先就要保证资金安全。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时候,消费者也逐步认识到了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多的人从原来的股票、基金等高风险养老投资转向开始考虑购买年金保险。

岑岚表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保年金保险一定要及早开始。

“同样是60岁后每月领取1000元养老金,如果从大学毕业就开始投保,每月投入也就是几百元;但如果等到40多岁,人到中年再投保,那时每月的保费就高达2000多元了。而且,投保年龄有限制,年岁大了,有些年金保险就不能买了。”岑岚表示。

此外,投保年金险还要量力而为。年轻人生活压力比较大,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处处都要花钱,养老更是一个需要花钱的问题。

岑岚建议想做养老规划的消费者,投保年金保险不要设想一步到位,一下子投入很多的资金,给自己过大的经济负担。

稳健的投保原则是,保费支出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建议选择缴费年期长的计划,例如20年期,这样每年的保费支出相对较低。如果希望进一步缓解缴费压力,可以选择按月缴费,更容易量力而行地规划养老。”

记者了解到,多家保险公司都推出了不同的年金保险,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消费者不免有些摸不着头脑,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最适合自己?其实,不同的年金产品保障不同。理财师支招,投保年金保险要关注保单中的保障内容。特别需要注意在缴费期间,若出现问题是否有相应的保障,如是否有全残豁免保障等等。

保障越多越好

李女士,今年28岁,是一名公司普通职员,月薪5000元,丈夫陈先生是软件公司技术骨干,今年30岁,月薪过万元,每年年底还能拿到3万至5万元的奖金,已经养育一个3岁女儿。夫妇二人均有五险一金,并购买了商业医疗险,家庭现有定期存款5万元,2007年购买股票型基金10万元,目前缩水近30%。

保险知识汇总,养老保险12%转移比例不影响退休待遇


元旦起施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事关每个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对于政策的细节,人们还存有诸多疑问。对此,胡晓义解释,与企业缴费挂钩的是基础养老金,按照本人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确定待遇,只和本人缴费年限的长短相关。

从人们关注的问题来看,12%转移比例的规定最容易被误解。很多人认为40%的企业缴费无法跟随参保人的工作迁移而带走,会影响退休待遇。

对此,胡晓义解释,与企业缴费挂钩的是基础养老金,按照本人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确定待遇,只和本人缴费年限的长短相关。省与省之间资金的转移方式和转移比例,与个人退休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数量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把单位缴费全部转移给转入地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胡晓义认为,我国目前退休人员已经有5600多万,他们养老金的资金来源是由当地各个企业缴费所形成。如果全部转移会带来资金不平衡问题。为了平衡转入地和转出地之间的资金关系,需要40%的企业缴费要留在当地,保证当期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过去几年,由于农民工离开一个城市时不能转移单位缴费,只能转移个人账户资金,就产生了一种现象:每到春节期间,大量的农民工前去退保。胡晓义表示,退保实际上是对农民工权益的损害,因为他退的只能是个人缴的部分,单位缴费形成的权益实际上是损失掉了。

胡晓义举例说,以一个农民工每月挣1000元为例。单位按照本人工资的20%来缴纳养老保险费,也就是单位每个月要缴200元,15年下来要缴36000元。按照缴费工资基数是1000元,如果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是2000元,合并计算一个缴费基数大体是1500元。按照每缴费一年是一个百分点的权益,缴满15年等于该农民工退休后每个月可以领取225元的养老金。如果年年缴费,年年退保,这项权益是享受不到的。

保险知识汇总,农垦退休职工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


《意见》明确,参加全省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纳入省级统筹范围。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标准实行“六统一”: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和计发办法;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调度和使用;省级统一编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数据标准和应用系统。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说,农垦下放地方后,农垦19万退休职工将于今年内全部纳入省级统筹范围,养老金发放标准将逐步提高到全省水平。农垦从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也将得到保证,收支不足的部分按有关文件精神,从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中解决,让广大垦区职工吃下“定心丸”,从中受益。

罗保铭要求,要建立起适应海南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权责明确、抗风险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省、市县和地税部门要开展专题研究,统一思想,理顺关系,建立一专多能的队伍,按照“有利发展、有利收缴”的原则,科学管理,确保养老保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职工退休前死亡 退休金怎么算


网友武先生反映,他朋友所在的工厂破产后,一直自己缴纳养老保险金。今年年中,他朋友不幸去世,终年57岁,不到法定退休年龄。武先生想帮朋友的家人问问,朋友之前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应如何处理,能否领取?

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对于在职期间因故死亡的单位职工,其养老保险金只退还个人账户全部储蓄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包括所有本息。

像武先生朋友这样,企业破产后自己仍继续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如果出现未到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死亡的情况,同样也只全额退还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

退还的养老保险金该怎样领取?社保部门表示,死者家属应先到所属辖区的区、县级社保中心申报登记科领取本市社会保险中断缴费申报表,然后持该申报表到死者生前单位盖章。如果是破产企业,则应去区县级工业企业管理机关查询该企业的留守部门。盖完章后,家属持该申报表和死者的身份证、火化证明、户口注销证明的原件或复印件,到社保中心申报大厅办理相关养老保险金提取业务。

退休金,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企业制订的退休办法,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其老有所依,对社会的安定和提高企业效益均有益处。退休金算法具体情况可直接咨询当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

退休办法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深圳养老新模式:购物积分可换成养老金

11日至13日,首届中国(深圳)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在会展中心举办,全国各地120余家企业亮相,覆盖了养老机构、养老地产、养老产品等众多项目。

刷卡消费积分是商家常用的营销模式,在深圳购物积分将可转为养老金。据了解,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基金会消费养老事业发展中心、中国人寿和相关企业共同推出的消费养老新模式将进军深圳。

消费者只需办理相关终端银行卡,在指定的定点商家消费,在享受购物优惠的同时,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养老积分”,商家返点的比例在2%-10%之间,其中有一半将通过中国人寿保险变成个人养老金,还会有增值。消费者达到退休年龄时,可将个人账户中的养老金一次性取出。据测算,累计消费10年至30年,或许有数十万元的养老金积累。

“传统的养老院提供的是一个床位,养老公寓为老人提供的是一个家。”中海投资集团今年开始进入养老产业,在社区楼盘开发的同时,规划出一块“养老地产”,以“只租不售”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深圳的养老机构也开始探索公寓式的养老服务。记者了解到深圳市首家社区花园式老年公寓“南联颐养中心”将于明年春节后正式开张。

保险知识汇总,商业养老保险让您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投保年金险有原则

既然是用来养老,首先就要保证资金安全。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时候,消费者也逐步认识到了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多的人从原来的股票、基金等高风险养老投资转向开始考虑购买年金保险。

中意人寿市场部经理岑岚表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保年金保险一定要及早开始。

“同样是60岁后每月领取1000元养老金,如果从大学毕业就开始投保,每月投入也就是几百元;但如果等到40多岁,人到中年再投保,那时每月的保费就高达2000多元了。而且,投保年龄有限制,年岁大了,有些年金保险就不能买了。”岑岚表示。

此外,投保年金险还要量力而为。年轻人生活压力比较大,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处处都要花钱,养老更是一个需要花钱的问题。

建议想做养老规划的消费者,投保年金保险不要设想一步到位,一下子投入很多的资金,给自己过大的经济负担。

稳健的投保原则是,保费支出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建议选择缴费年期长的计划,例如20年期,这样每年的保费支出相对较低。如果希望进一步缓解缴费压力,可以选择按月缴费,更容易量力而行地规划养老。”

多家保险公司都推出了不同的年金保险,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消费者不免有些摸不着头脑,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最适合自己?其实,不同的年金产品保障不同。理财师支招,投保年金保险要关注保单中的保障内容。特别需要注意在缴费期间,若出现问题是否有相应的保障,如是否有全残豁免保障等等。

养老保险保障越多越好

李女士,今年28岁,是一名公司普通职员,月薪5000元,丈夫陈先生是软件公司技术骨干,今年30岁,月薪过万元,每年年底还能拿到3万至5万元的奖金,已经养育一个3岁女儿。夫妇二人均有五险一金,并购买了商业医疗险,家庭现有定期存款5万元,2007年购买股票型基金10万元,目前缩水近30%。

李女士的父亲曾担任大型国企高管,退休前年收入15万,但退休后每月拿到的社保养老金只有2500元,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李女士希望自己能够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尽早做些商业养老规划,以弥补自己未来社保养老的不足。

针对李女士的情况,岑岚给出了年金保险的投保建议。

李女士现在的家庭需要一定的现金流,考虑她的现状,建议选择缴费时间长的缴费方式,如可以选择月缴的方式,每月缴费两三千块钱为宜,这样不会造成家庭的经济负担。等到李女士退休的时候,一般来说,每个月就可以领取3000元左右的养老金。

或者在年金产品上附加重疾等多种附加险,来实现全面保障和综合养老。这样,在保单生效后,李女士就拥有身故保障,这样即使发生意外,也可以为家庭和子女提供强有力的保护。

此外,所选择的年金保险产品,最好还有分红收益,这样就可以根据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享有红利收益。

保险知识汇总,退休人群如何筹划养老金


根据退休后阶段性的花费需求,来“倒计”预留金,同时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如配置固定收益产品是传统养老金的预留做法,不过,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不妨增加权益类投资比重,股票、基金等产品可以在长期投资后取得不凡收益。

“我的父母亲都已经年过半百,离退休年龄步步逼近,作为晚辈,我想给他们买些健康类保险产品,可是问了几家公司,不是年龄已经超出就是保费极其昂贵,难道没有别的方法让他们对风险有所防范吗?”

“我离退休只有5年了,收入即将大幅下降,我该如何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呢?到底是存银行、买债券还是投资股票、基金呢?”

“利率下降、投资受挫,我原先计划好的退休金缩水好多,在退休前的2年时间里,我该怎么办呢?”

退休准备因人而异

其实,并非人人都需要为退休担忧,有些岗位的退休后收入与工作时收入基本持平,有的甚至超过后者。对这些人来说,退休就不那么“可怕”了,反而在经济有保障的情况下过起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而真正需要为退休提前“备战”的,是那些收入落差巨大的人群,比如原本月收入可以达到一、二万元的,退休后只有三、四千元;原本年终奖金可以领到四、五万元,退休后突然失去这笔收入……对这些人来说,退休无形中加大了生活的压力、打破原本收支平衡的状态,挪用积蓄成了无奈的唯一选择。

另外,随着寿命的延长,那些想要在较短时间内留出晚年生活花销的准退休族面临难题。由于退休后的岁月远不止10年、20年,如果一个六十岁退休的人需要为未来三、四十年留足积蓄,他将不可避免地在保守的储蓄方式与积极投资的方式中产生徘徊。前者是较为传统的预留方式,例如定期存款、债券等等,拥有风险小的优势,能够满足人们求稳的心态,但积累的回报率并不乐观,一味存款连通胀都难以抵挡;而后者虽然有着较高的回报预期,但伴随着不小的风险,特别是短期的投资风险较高,很可能得不到收益却亏了本金。似乎哪种方式都不太合适。

准退休族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倒不妨采用组合投资的方式,根据划分年龄段来计算预期需求,再分别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按照年龄段需要“倒计”预算

通常情况下男性60岁、女性50岁退休,我们不妨以“10年”为一个阶段,根据阶段性的花费需求,来“倒计”预留金,同时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

70岁以前旅行花销大

根据上海一中高档敬老院的报价,每月的托管费、护理费、伙食费相加从1000元至2000元不等,这样,一年的费用约12000元至24000元。

如果选择81岁时入住敬老院,首先可以将80岁前各类“基金”的结余拿出部分,支付入院手续费、体检费等一次性费用,再逐年使用“机构养老基金”的投资本息。在计算投入时,同样可以使用贴现的方式,对年龄、投资收益率来个预计,“倒算”即可。

我们可以发现,原本令人忧心的养老储备金其实并不那么可怕,即使离退休只有2年的夫妇,同样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建立“旅行基金”、“健康基金”与“机构养老基金”,而关键在于利用时间价值,做到长期投入。

特别提示:对子女“自私”一点

准退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子女过于“慷慨”,一切都为子女着想,即使在他们工作后还要资助他们买房、买车;而对自己却过于“吝啬”,省下的每一元钱都为了让子女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样,准退休族的养老金自然难以着落,他们既难以依靠子女养老、又无法积累足够的养老金,所以,准退休族现在就应该“自私”一点,先安排好自己的养老金,再去帮助子女解决困难。

如果需要想子女提供经济支援,不妨立字为据,来个几年还清,这样既防止了“啃老族”,又能让自己生活有保障。

计算小贴士:

贴现:一种“倒计”投入成本的方式。假如第二年初需要本息合共10万元,预计年收益为5%,那么第一年初需要投入10/(1+5%)=9.52万元。如果第二年初、第三年初各需要10万元,那么第一年初就需要投入10/(1+5%)+10/(1+5%)=18.6万元。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根据自己的预期花销和预期收益率,算算需要投入多少本金吧。计算时要特别留意投资的年数。

养老保险 退休老人的生活保障


中国经济与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科技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所有人30年后的平均寿命都会比现在高很多,这是必然趋势。长寿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应该是件好事。但寿命太长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就是生活费用上的负担,经济上的压力。 我们不得不想到的是养老的问题。

退休以后生活费应该需要多少呢?不妨算笔帐:

假如退休后60-80岁20年间,保证一天三餐,平均每餐10元标准,那么20年需要吃饭的费用是:365天×3×10元×20年=219000元,这还不包括物价上涨、衣、住、行、医……,如果活的再长寿一些或者想要的晚年生活品质越高,那么需要准备的钱就远远不止这些了。

人人都会老,不像得重病是有概率的,养老是没有概率的,每一个人都肯定会变老,没有人能回避这个现实。而且人人都不希望年老后的生活会出现很大的落差,生活水准出现大幅的下降,相反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幸福晚年:过一种自由支配金钱和时间的生活方式,夫妻老来相伴共度悠闲时光,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每个人从出生到百年,都是一直在花钱,真正赚钱也就是20-30年的时间,大约在二十五岁到五六十岁这段时间。除了养活自己外,还要养活子女、配偶和老人。老了,拼不动了,还能靠谁呢?

一般人在准备养老金的来源上,无外乎是社保、银行存款、证券投资、房产、子女供养以及商业养老保险这几条途径。现在的子女,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大,4-2-1的家庭结构已经向传统的养老模式发起挑战,养儿防老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只有对孩子承担责任和爱心,不会把自己的养老寄托在孩子身上。

那么社保养老又如何呢?我们国家的社保是“强制性,广覆盖,低保障”,其目标只是要让退休平均养老金达到当时社会平均收入的60%而已,而目前退休平均养老金还不到社会平均收入的30%。更何况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社会统筹的缺口很大,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应该看到,社保的养老金并不是取决于退休前收入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当时社会平均收入的多少。辛苦打拼了半辈子,最后就落个过社会平均生活水准60%的日子吗?单纯靠社保是不行的,养老还得靠自己。

通过银行存款会怎样呢?银行储蓄最大的优点是存取方便,但不适合长期积累,很少的利息、单利计息和利息税不会带来任何的增值和抵御未来的通货膨胀,只能是存多少取多少,再加上来自消费、投资以及人情等各方面的支出诱惑所导致的随意动用,最后难免会坐吃山空。

证券投资风险很高,行情随时变化,能确保用钱的时候就是价格最高、市场最好的时候吗?养命的钱是不能拿来赌的,只有把保底的钱准备好了,剩下的怎么变才能不会担心了。至于房产,谁愿意把最后的栖身之所随意换钱呢?

养老金的准备应该具备几个特点,一是安全性,二是收益性,三是稳定性。用商业保险的方式准备养老金,能够做到长期有计划的强制储蓄,保证积少成多,活到老领到老,不再担心长寿无依靠,安全稳定,收益年年增长,有效抵御通货膨胀。养老商业保险其实属于机构理财,本身就是组合投资。现在保险机构拥有的资金规模比全国整个A股市场要大得多,具备真正稳定的投资回报实力。在去年国内保险投资渠道没有放开的情况下,平安人寿去年的投资收益率已经超过了4%。今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就是标志着保险业春天来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十条”,其中一项重要规定是允许保险资金投资股票、不动产、基础设施还有创业投资、海外投资,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等等,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使得保险机构的平均收益率将会达到10%以上。平安人寿的外资股东――汇丰银行是全球最大金融集团之一,成功活跃于全球的保险、银行和投资领域,世界财富杂志《福布斯》全球500强排名第3位。平安人寿2004年H股香港上市价为10.33元,历经3年时间,变成现在的110元,还在不断上涨中,A股于2007年3月份在上海挂牌上市以来,以最快的速度在增长,由33.8元变成现在的135元。资产由3月份的3仟多亿,半年时间变成了1亿个亿。

根据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的现状可以看出,这样的养老保障水平,对于维持参保人退休前的生活水准,难度是比较大的。我国对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位本身就是“低标准、广覆盖”,鉴于我国养老现状的压力,虽然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建设,但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对于高收入人群产生严重的替代率不足的现状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

其实养老很简单,养老就是存钱的事儿,但是怎么存钱很关键,如果不能让攒下的钱有效地增值,那么一定会贬值,所以必须选择有效而积极的理财方式来攒钱。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赚了多少,而是如何理财。保险是最方便、最快捷把不确定因素变成确定因素的方法。保险是存钱,而不是花钱,是帮助我们实现财务计划,而不是阻碍我们目标的实现。为自己的晚年存钱,应该及早准备,用保险来投资养老充分体现的是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年轻,投入越低,回报率越高;越早投保,就能越早领和在有生之年多领养老金。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商业养老保险是对社会保险的一项重要补充,可以作为人们养老规划的有效手段。

养老保险退休金如何计算


今年,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全国范围内调整养老保险退休金,调整的水平,按照当地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

退休时自己能拿多少退休金呢?退休金该如何计算?

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缴费年限不同,养老金标准不同。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如今,网上流行“退休金计算器”的软件,免去了自己“算账”的麻烦,可以直接输入数值,系统自动算出退休金的金额,非常方便。

养老金计算器

延迟退休,上海柔性延迟退休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


中国社保体系养老金空账到底有多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称高达1.3万亿元人民币,但全国在账面上留存的金额只剩下1500亿元。

全国各城市均遭遇养老金不足难题,上海也不例外。虽然上海相关部门并没有明确透露养老金缺口有多大,但相关数据显示,自从1999年起,上海的养老保险金缺口累计已达百亿元,养老金短缺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难题。

柔性退休政策遭质疑

延迟退休已被多次争议,而上海于10月1日起试点推行的柔性退休政策(即《本市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下称“试行意见”)也被指变相延迟退休年龄,以缓解上海当地高达百亿元的养老金缺口。

“既然是一份柔性政策,也就是说与国家现行法律规定的法定人员退休年龄不违背,而且这份意见中也规定个人愿不愿意延迟退休,是和企业双方经过协商之后的决定,但是上海出台这份意见的意图无疑是相当明显的,显性意图就是鼓励有技能、职称的企业中层乃至以上人员能够延迟退休,而隐性意图就是被外界所质疑的缓解养老金缺口的压力,而且这种质疑之声非常强大。”10月11日,上海社科院一位匿名社保研究专家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是分析。

正是由于各种质疑之声不断,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鲍淡如特地在国庆长假期间公开回应此事,称“出台这个试行意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为了缓解养老基金的压力”。他还澄清《试行意见》是对领取养老金问题作出规定,且不涉及退休年龄问题。言外之意,该“柔性政策”不违背现行国家法律规定。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根据上海出台的方案,延迟领取退休金后的退休金待遇,与正常领取退休金并无多大差距。现行养老金发放方案是,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从统筹基金内支出的基础养老金仅增加1个百分点,但大多数普通企业职工,在职工资低,每推迟一年退休,则意味着多缴一年的费,少拿12个月的养老金,利益明显受损。

“我不愿意延迟退休,现在想要聘我的企业很多,而且开出的工资比我现在的企业更高,我为什么要延迟申领养老金呢?”对于这样一份试点意见,10月12日,上海一家大型生产设备制造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谭义忠(化名)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再过三年即到退休年龄的他,现在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能够提前退休,可以去新的企业任职,而且已经有企业开出不低于万元的月薪,比现在企业的6000多元的待遇好得多。

“如果我退休后继续在原单位上班,待遇提升多少是未知数,还得继续缴纳社保,算一算经济账,对于我来说,正常退休肯定比延迟退休好,即使退休以后没有单位需要,我也确实想要退下来,人活了一辈子,到老了也得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谭义忠如是看待自己即将到来的退休。

根据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的这份“试行意见”,记者了解到,其范围对象是参加上海市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符合在本市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如企业工作需要,本人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经本人提出申请,与企业协商一致后,可以延迟申领基本养老金,在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年龄上,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对此,有法律也表示,这与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比,是打了一个“擦边球”。

“1958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1978年《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对国家退休人员年龄退休作出了明确规定,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退休年龄也作了相应规定。只有国家才有权对退休年龄作出调整,上海作为一级地方政府,除非国家予以授权,否则擅自调整退休年龄,明显超越了自身的权限。”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程伟告诉本报。

程伟表示,上海相关部门发的这份文件中所提的延迟退休养老金的申请时间,男女均不超过五年,也即是65周岁和60周岁,且不涉及医疗、工伤、失业等其他保险,但是仍被质疑有变相延迟退休年龄的嫌疑。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在更多的专家看来,这份试点意见仍然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能否真正让更多的人选择延迟退休,需要时间检验,面对不同的群体,他们选择延迟退休的态度也不一样。

“在选择延迟退休的态度上,可能企业中的中高层领导喜欢延迟退休,而普通的职工,则会比较他们在岗工资与退休工资的差距,如果两者差距很大,也想延迟退休,差距比较小的,可能不会选择延迟退休。”10月13日,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教授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就针对“试点意见”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分析,在现有激烈的竞争下,一部分蓝领工人可能干不到退休年龄便被辞退,不仅要自己缴纳保险费,领取待遇的时间也要后延;而一些本来就下岗、失业的工人,更是盼望着尽早领取养老金,每有推迟退休年龄的动议,该群体反应尤为强烈。

即使对于企业的高层技术人员,也有专家指出,也会选择尽早退休,一边领取养老金,另一边争取“再就业”,多领一份工资。

正是因为改变退休年龄的政策相对敏感,上海选择了更人性化的“柔性延迟”的方式。但问题是,在自愿的基础上选择延迟退休者可能并不占多数。即使“越老越吃香”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也选择尽早退休。

唐钧也认为,真正愿意推迟退休的,只是少数在岗收入与附加值远高于退休后待遇的群体,如公务员以及部分离开体制和企业难以再就业的专业人员。上海的“柔性退休”尝试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其实是微乎其微。

虽然上海的试点意见是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政策,在全国先行了一步,不过在业界看来,延迟退休的政策迟早将会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出台政策,也即是对现行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进行法律上的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