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量身定制:三口之家合理规划教育养老

2020-03-27
三口之家保险规划 三口之家保险理财规划 三口之家家庭保险规划

罗先生35岁,是上海一家IT公司的部门经理;他的妻子33岁,是上海一家国有单位职员,工作稳定;女儿7岁,就读小学二年级。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平来看,罗先生的家庭属于典型的上海中层,是大家公认的“小康家庭”。罗先生目前的家庭资产状况是:在上海普陀区拥有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产、拥有一辆价值20万元的家用汽车、拥有银行存款10万元、股票5万元。

目前,罗先生月收入15000元,妻子月收入5000元。家庭支出状况是为每月基本生活开支7000元,房贷每月还款2000元,剩余15年;车贷每月还款1500元,剩余4年;子女教育年费用1万元,赡养父母每月1000元。

■ 理财分析

罗先生夫妇属于大城市里较为典型的小康家庭,并且他们的年龄阶段正处于家庭资产积累高峰的初期。作为较为富裕的家庭,建立正确的理财理念是当务之急。对于他们而言,只有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建立长久的理财规划,才能保障家庭少受风险,受益更多。

分析罗先生目前的财务状况,基于风险分散的原理,建议罗先生在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强投资意识,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投资项目上,做多样化的分配,使投资比重恰到好处。

■ 理财目标

罗先生希望到女儿17岁时,能积累40万元资金供女儿出国留学;等他本人55岁退休时,能自筹退休金300万元,以供自己和夫人安享晚年。罗先生表示,在这一阶段里,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的支出较为固定。夫妻两人处于青壮年期,事业不断发展,收入不断增加。处于这一阶段,家庭的主要理财支出包括:子女教育、买房或供房、买车或供车、家庭医疗保障、应急基金、资产增值管理、特殊目标规划等。

■ 理财规划

分析师认为,罗先生已有稳定房产及轿车等固定资产,在未来10年可以保持年均5%的收入增长,之后保持不变,直到55岁退休;其夫人工作稳定,退休前可一直保持年均3%的收入增长。生活费、赡养父母、子女教育年均增产率都保持在3%左右。因此可以参照以下的理财计划来进行。

首先,按照结合罗先生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及各项资金的性质,预期教育基金收益和退休基金年均收益率都保持在8%,财富积累的收益率稍高,年均10%,第一件需要考虑的事应该是家庭的财务安全问题。

罗先生现在家庭收入不错,但作为家庭现在和将来的经济支柱,一旦发生意外,家庭会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为防范不测,保险是较好的选择。根据分析,建议罗先生每年用家庭收入的5%(今年为12000元,以后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为本人和妻子购买一些人寿和医疗方面的保险,为子女购买一些医疗方面的保险,为双方的父母购买相应比例的保险。

理财师建议,罗先生对现有的金融资产重新安排。首先将其存款中5万元安排为活期性质的存款,作为家庭的应急资金。其余的10万元(包括投资股票的5万元)都作为子女教育基金,投资比例根据8%的收入预期调整为存款30%、债券15%、基金30%、股票25%。

根据罗先生现在和将来的收支预期对其理财目标进行规划。经过分析,为避免罗先生家庭近两年入不敷出,首先应该考虑子女教育基金的积累,推迟两年考虑退休基金的积累。具体计划如下:在子女17岁前,每年追加10023元到子女教育基金,同时,还追加相同比例到各投资品种上。10年后,即子女上大学时积累资金40万元。从第三年开始积累退休基金,每年投资72383元,投资到各金融品种的比例同教育基金。经过20年,即罗先生55岁退休时,积累退休金300万元。

投资比例应有一定的安排。罗先生每年的收入在满足家庭日常开支、供房、供车、赡养父母、子女上大学前教育费、保险费支出及上述两项理财目标的资金需求后还有剩余,剩余部分用于财富的积累。根据财富积累资金年均10%的收益率预期,建议投资比例安排为:存款20%、债券10%、基金35%、股票35%。财富积累一方面为将来新的理财目标积累资金,同时也可以在理财目标实施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时提供资金支持。

理财师建议,对于目前都市中常见的“小康家庭”,必要的理财规划必不可少,而适合于自身家庭的投资计划也将为家庭“锦上添花”。如果这些家庭对于理财并不得心应手时,求助于专业的理财机构或理财人员,为自己家庭定制一份“理财大餐”将事半功倍。

精选阅读

三口之家家庭保险规划


如今,想买保险或应该买点保险已成为大家常谈的话题。但对于家庭保单规划来讲,很多人没有概念。那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三口之家家庭保险规划,家庭大人要完善意外险和重疾险,女性要选择女性健康险,孩子在完善基础保障的前提下选择教育金保险。

家庭收入来源于大人,大人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如果有不幸发生在大人身上,家庭支出一定会增加,而收人可能会减少或中断,家人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都会出现财务问题。所以大人要优先完善保障。大人可以选择意外险和重疾险,其中家庭支柱的意外险和重疾险都要做足保额,最好在10万到20万之间,家庭女性则要考虑女性特有的疾病,要选择女性健康险。

对孩子来讲,很多地方都有少儿医保,此基础上补充意外、大病保障是必要的。另外教育金规划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金是根据你对孩子教育预期来预估的。教育金保险只是教育金规划的工具之一,可用基金定投+教育金保险的形式来做。如果你的希望金额大,就投多些。最好选择有豁免功能的产品,以免大人发生意外无法交齐保费而让孩子上不了学。

提示:三口之家家庭保险规划就是先大人后小孩,经济支柱优先,在此原则上完善意外险和重疾险。另外,孩子还要单独考虑教育金保险。需要注意的是,家庭的保费支出一般在家庭收入的10-20%,以不影响原先的生活水平为宜。

白领三口之家的宝宝规划


不要仅仅为眼前的事情忙得晕头转向,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别忘了给宝宝买一份商业保险,这才是送给宝宝的最好礼物。

1.买保险从娃娃抓起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些独生孩子已普遍到了生育年龄,加上2007年“金猪宝宝”以及2008年的“奥运宝宝”扎堆出生,我们迎来了又一个生育高峰。

给新生宝宝许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所有父母亲心底共同的承诺。资深寿险专家指出,给宝宝买一份商业保险,是实现这一庄严承诺的最佳途径之一。

2.宝宝保障需求分两个层次

显然,越来越多的父母亲,已经意识到给新生宝宝买份商业保险的重要性,但是,面对纷繁芜杂的保险产品,又该如何选择呢?

要根据新生宝宝的保障需求来买保险。而新生宝宝的保障需求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为:意外及医疗保障。宝宝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意外伤害,意外险已经成为爸爸妈妈们必选的险种;宝宝的免疫能力弱,且各种疾病也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要准备一份医疗保险以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意外险与医疗险按赔付方式的不同,分费用补偿型与给付型两大类,补偿型是以实际发生的费用或约定的保险金额两者的较小者为赔付上限,主要补偿一些因意外或疾病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另一类是给付型的赔付,是在确认疾病或发生后,保险公司就会根据约定的保险金额作出赔付。

第二个层次为:教育储备。宝宝逐渐长大,家长面临的另外的一问题就是孩子教育费用的问题。要保障孩子的未来的教育质量,教育储备必要具备两大特征:一是稳健性,二是具有强制性,而保险就成为十分适合的工具。建议为孩子购买一些带有储备教育金功能的两全保险。教育金保险针对教育支出的时间特点,在孩子上中学、大学时给付教育金,而两全保险在满期时的给付,既可以作为他进一步深造的费用,也可以作为他婚嫁金与创业金,以辅助孩子日后的成长。

3.给新生宝宝买保险要注意三环节

首先,投保时要首先考虑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障,并尽量选择有“保费豁免”条款的险种,这是投保的金科玉律。家长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也是为孩子保单缴费的主体。如果仅为孩子投保,忽略了自己的保险,当意外降临后,孩子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保单也会因无法续保而失效,孩子的将来就无从保障。

其次,要看清保障范围和投保条件。按各大保险公司的规定,新生儿童在出世30天后才能投保,而且投保时需提供新生儿童定期体检的资料。对于新生宝宝有先天性疾病以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的,保险公司一般不予理赔。

最后,购买少儿险过多无益。家庭保费支出最好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0%-15%,而少儿险所占比例最好控制在10%以下,切忌让作为救生圈的保单成为了负担。

案例:白领三口之家的宝宝保险规划

王先生,30岁,税后年收入7万元/年;王太太,28岁,税收年收入5万元,宝宝1岁;双方单位均购买社保,福利比较完善;有30万房贷,月供2200元,20年供完;现有存款10万,股票账户10万。王先生和王太太都具有较强的保障意识,双方均配置了15万终身寿险(万能型)+20万元附加定期重大疾病(5年)+30万附加定期寿险(20年)+10万元附加一年期意外伤害保险,年缴保费约1万元。

上述方案,王先生和太太的方案寿险保障合计高达近200万,当风险来临时,可解决家庭的风险缺口。

由于王先生家庭每月盈余资金不多,在考虑给宝宝买保险的时候,中美大都会资深寿险规划师赖婉芝建议好好利用宝宝每年的压岁钱(约3500元/年),给宝宝购买保险(见下表)。

方案点评:

通过这一保障方案,张宝宝在6岁前拥有20万的重大疾病保障;在保障期间内(终身),如因疾病导致全残或身故,还可获得5万的生命保障金;若因意外导致全残或身故,生命保障金则再加2万;同时还拥有5000元的意外伤害医疗保障。这样,张先生可以选择每年为张宝宝存3500多元,那么就可在完成教育金积累的同时又给张宝宝配置足额的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保障。

三口之家应该如何规划保险理财方案


随着人们投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通过保险方案规划来进一步巩固家庭资产安全。那么三口之家应该如何规划保险理财方案呢?下文将以具体的案例为例,对此展开详细的介绍。

三口之家投保案例分析

我36岁,老公38岁,小孩10岁。家庭年收入约18万元;日常开销每月3500元,养车费用每月1200元。有住房两套,一套出租月租金2800元。有理财产品10万元,年底到期。活期存款5万元。请问我们应如何理财,是否需要购买商业保险?

三口之家投保案例介绍

首先是保险规划,建议客户都做重大疾病和意外保险的规划,夫妻双方各投资50万左右保额的重疾、意外险,以10年为缴费期限,大概夫妻每年缴纳2万元。其次,客户的小朋友需要进行教育储备,可以选择配置基金定投,每月5000元左右的投入。现有现金建议客户投资股票基金类产品,增加资产的收益性,建议客户持有10万元理财,保证有稳定的理财收益,同时利用货币基金类产品替代活期存款,提高活期的收益率。

提示:三口之家应该如何规划投保方案呢?建议您优先完善家庭男女主人的基础性保障,其次规划孩子的保障方案,在全家家庭成员基础性保障方案全面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考虑增添一些投资理财保险产品,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家庭经济收入保障。

三口之家的保险规划怎么做


家庭:三口之家

生活特征:新成员的加入,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目标和使命也发生了阶段性的改变。围绕孩子的健康幸福成长,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保障计划的设计成为必要。

但是,在父母为孩子规划保障计划前,必须先做好父母本人及家庭的风险规划,因为围绕父母本人的风险规划关系着孩子未来的生活;孩子本人的规划也应具有一定优先次序,即为孩子购买保险需先从意外医疗及重大疾病保障开始,接下来再考虑孩子各阶段教育经费的准备,最后才是考虑子女的创业基金、婚嫁金等费用。

保险规划重点:

父亲(一家之主)的完备充分保障是孩子和全家的平安符。一家之主需要高额的终身寿险和重大疾病保障,以防万一不幸身故,高额的保险金可以作为孩子未来的养育和教育费用,应付家庭日常支出,维持家庭的生活品质。重大疾病保险金也可以为父亲在不幸罹患大病时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保证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尽快康复,重新担起对家庭的重任。

作为家庭半边天的母亲,和父亲一起为了家庭的建设和孩子的养育而共同打拼,需要面对来自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女性医疗保障必不可少;同时,妻子也是家庭经济来源之一,从确保家庭收入安全的角度,妻子也需要一定的定期或终身寿险保障。

年幼的孩子的抵抗力较弱,生病的机会很多,一旦孩子生病或发生意外,会对家庭经济造成很大的负担,因而充足完善的疾病医疗和意外医疗险非常重要;如果家庭有大病史,孩子的重大疾病保障也非常必要;在前述两项保障都妥善安排的基础上,可以为孩子考虑教育金的储备问题;在教育金准备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如果家庭收入还有节余,再可以为孩子考虑其创业基金、婚嫁金的储备。

保险方案综述:

以父母双方的定期寿险为主导,重大疾病保险相辅助的组合可为“三口之家”提供一个低保费、高保障的最基础的保障方案;在此基础上,再为孩子附加充分的医疗保障,同时也可通过两全寿险为孩子的准备充分的教育金等。

相关链接:

三口之家 先保孩子还是先保家长

三口之家保险 投保三口之家保险 享受幸福小日子


一个夫妻一个孩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很多三口之家都生活的非常幸福。可是一场意外便能够毁掉这种幸福,而且目前意外发生几率也是很高的。所以对于三口之家而言,投保三口之家保险往往能够给予家人幸福更多的保障,所以每个家庭的家长都应该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守护住家庭的幸福。

不过很多朋友会觉得三口之家保险这个名称很怪异,是否会有保险公司推出这样的险种呢?各位朋友可以更好的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当对于具体的内容有所了解之后便能够做出非常正确的选择。目前三口之家的家长张先生便在为保险的问题而踌躇,不知道如何才能够更好的守护住三口之家的幸福感。

在对三口之家保险了解的过程中,张先生关注到平安家庭保综合意外保险,该险种适合拥有未成年子女的三口之家家庭,能够给予这样家庭非常好的保护,是典型的三口之家保险。一家人只需要一个保单便能够给予安全非常好的保障,而且整体更加令各位朋友开心的则是具体投保费用也是比较低的,最低只需要144元,自然具体投保价格还应该根据各位朋友具体选择而定。

在关注了平安家庭保综合意外保险之后,张先生对于这个三口之家保险非常感兴趣。与此同时,张先生还了解到该险种保障的范围也非常大,意外身故保险、交通工具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医疗各方面都给予保障,根据保费的不同,最高保额为100万元,而对于未成年子女而言,最高保额则为10万元,这样便给予三口之家非常好的保护,增强了对抗意外事故的抵抗力。

张先生觉得该险种非常适合自己的家庭,所以便决定为家人购买三口之家保险。为了能够更方便的投保,张先生选择投保,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张先生只用了几分钟便完成了整个投保,整体更加节省时间。给予了全家人更好保障之后,张先生觉得生活更加美好,张先生的妻子也非常赞成张先生的决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