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高赔率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吗,如何分析保险产品的好坏?

2020-03-24
保险产品的规划基础 保险产品如何规划 家庭保险产品规划

最近,知乎上有小伙伴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分析保险产品的好坏?”有小伙伴回复:高赔率的产品就是(对消费者)好产品!真相是这样吗?

今天这篇文章,小编想用跟大家探讨一下。

一、高赔付率就等于好产品吗?

“赔付高等于好产品”的核心逻辑就是:

赔付率越高的产品,肯定对消费者越好。因为赔付率越高,证明这款产品所保障的内容就是刚需,就是人人都会发生的风险,人人都能从保险公司里面赔钱。

事实是这样吗?

小编回答:一小半对、一大半不对。

我们先说不对的地方。

如果我们简单定义赔率 = 真正赔出去的钱/总收入的保费

那么“高赔率”产品,只能说明:

保险公司赔出去的钱都快赶得上收入的保费了。

注意:并不是说获赔的人特别多,仅仅是说明保险公司赔出去的钱差不多赶得上收入的保费而已。

如果获赔的人真的也特别多,那的确是普惠,但这种产品,保险公司把每个人交上来的保费以理赔款的方式又还给了大家而已。

请问这是保险吗?

如果获赔的人特别少,但是赔付金额又非常高,那说明什么?大部分低风险用户在筹钱“帮助”小部分高风险的用户。

请问这是保险吗?

有可能是!

因为保险的基本原理就是保“低发生概率但损失金额高的风险”。

那既然保的是低风险概率事件,为什么赔付率会这么高?大概的原因有三个:

1、定价很便宜

开发便宜产品,保通常两个诉求:

(1)获得客户名后,再找其他产品转化;

(2)股东是慈善家,卖这样的产品不为赚钱,而是去做全民公益。

2、被羊毛党盯上

这款产品被羊毛党盯上,骗赔严重,例如著名的航空延误险和意外险骗赔重灾区“剁手指头骗10级伤残金”。

3、天灾人祸

突然爆发的不可预测的天灾或人祸,导致了集中理赔。

这么多“赔付率高”的情况,除了专业的保险产品精算师,消费者能从中辨识出来的好产品有多少?

所以,所谓“赔付率高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这个理论并不是都不对,但是背后的逻辑,并不是这样一句看着“专业”、实质内涵不足的话,能完整表达。

那什么样的“赔付率高的产品”,怎么才能等同于一款好产品呢?

小编接着给大家说说。

二、高赔付率=好产品的典型示范

首先,只是站在商业立场,赔率高的产品,通常“不长命”!

这个基本的商业逻辑,相信这个观点大家都不反对吧?

这个天底下还真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而且还坚持不懈地做!

但实际上还是有的!

谁愿意这么坚持地做?政府啊!

当然ZF的诉求也很明确:让大伙得到最好的公民福利,支持我的执政。

所以,所谓“赔付率高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要改一改“由ZF主导并且赔付率高的产品,基本都是好产品。”

这就是为什么小编总提:国民医保和国民养老是最好的“保险”。

赔付率高、隐藏窟窿大,但是这是公民基本福利,国家必须用各种方法(财政补贴、中央集中调配、扩大投资手段、并入国有资产、甚至延迟退休等)不断维持这个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但是因为按照保险的基本原理,国家养老和医疗保险并不属于我们常说的商业保险。

我们常说的商业保险,保障的基本都是随机事件,例如生病、死亡、意外、残疾等,每个在保的被保险人之间的风险性质都相对类似,例如大家都是年轻人,很少生病,而且,每个被保险人之间的风险相关性也很低,不会一起生病。

变老不是随机事件,而是大概率事件,国家在养老这件事情上,更多承担的是一种“收入转移”+“财政补贴”的总调角色。把这一代年轻人所创造的收入来转移补贴给上一代老人做退休开支。

而国家医保,虽然生病是随机时间,但它也并不属于保险。因为,从概率看,老年人和孩子,生病概率远高于年轻人。但是孩子购买居民医保,要交保费很少(远低于孩子的风险发生概率乘以赔付额),老人更不用说了,退休以后完全不用交钱。

那谁在交钱呢?年轻人在补贴。所以,国家医保并不属于正经的保险,因为风险不同的个体之间的收费金额并不同,因为这是全民福利,原则上也是一种收入转移和补贴。

三、商业保险中怎么判断好产品?

政府主导的这两项保险小编想大家都应该明白了,我们回过头来说说商业保险!

什么样的商业保险才是好保险?

小编认为有几个基本原则要做到了,就是好产品。

1、保障内容是否是当下刚需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发生小概率但影响大的风险,都是刚需。例如家庭经济支柱的过早死亡或提前罹患严重疾病带来的收入中断风险。

所以定寿和重疾,小编认为是我们当下的刚需,在这两类产品中,肯定有好保险。

当然,对于羊毛党,当下最关键是想要通过航延险来骗钱,本质上航延险对TA来讲也是好保险,当然小编非常不鼓励这种行为,保险骗赔和骗保行为,最终还是会上征信系统的。

2、能不能相互补充?

为什么国家选出了“医疗”和“养老”两项作为基本公民福利,因为它们是赔付率高、是居民的基本保障刚需!

虽然它们可能不是年轻人当下的刚需,但是人总有老的一天,医疗和养老总有一天会变成刚需。

但既然是国家提供的公民福利、要全民照顾,那肯定是有利有弊。

利就是人人都能覆盖,弊就是国家负担重,保障缺口必然存在。

所以,对国家医疗和养老来讲,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可以提供刚需保障的有效补充。

3、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保障,就是好产品!

这是最简单的逻辑!

相关阅读

保险产品,如何比较保险产品?


“想买保险,但不知买哪个保险好?种类太多,听起来头晕,感觉都差不多。”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惑,面对“差不多”的保险产品,不知道从何下手分清异同。的确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很难说哪个产品最好。

由于保险不像衣服、食品那样的“有形产品”,保险产品之间的比较显得复杂和困难一些。但也并非意味着保险产品之间完全无法比较。要想挑选到性价比高的寿险产品,可以结合其公司背景、代理人素质等方面因素,做综合考量。这里就列出几种考虑因素以供要买保险的朋友参考。

一、保障范围

作为金融产品的保险,不同衣服、食品等商品,比较时不能胡乱比,一定要科学地比,否则根本起不到“两者相较择其优”的作用。

准备用于比较的几个产品首先要具有可比性(同一人,同类型产品,同一缴费期,同样的保障期),这是保险计划比较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例如您拿某一家公司终身寿险产品的价格和另一家公司定期寿险产品的价格作比较,就完全不能说明哪一家的产品更便宜的问题。

其次,一定要联系保险合同中具体的保障责任范围来比较。这就要具体看合同条款了。否则比了也是白比。

二、除外范围

比较保险产品时,保险除外责任是不可忽视的,免责少对应的保障范围就广泛,对客户就更加有利。如果条款中对于除外责任的范围变数不同,也会导致最终价格不同,原理同“保障范围”那一部分。因此,要仔细阅读除外责任范围。

三、产品价格

跟其他商品一样,不同公司推出的同类保险产品的价格(费率)也多少会有差异,即便是同一家公司推出的同类产品,也可能出现价格差异。因此,比较价格也是挑选保险产品时必要的一步。

保险产品,教师该如何选择保险产品?


教师这一群体面临的精神压力大,同时患职业病的几率相对较大,提前做好相关的保险规划尤为重要。中意人寿的保险规划师李女士介绍,教师在有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加入一些商业保险来保障是非常合适的。

首先是健康险,是以教师的身体为保险标的,是教师在遭受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的伤害时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的一种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也属于健康险的范畴。“尤其是在教师群体中,脑部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病发比例高,而且后果严重。因此,购买重大疾病险种,是教师们降低风险和减少损失的一个重要途径,未雨绸缪胜于亡羊补牢。”其次是意外险,是指投保人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金额的保费,当教师在保险期限内遭受意外伤害,并以此为直接原因造成死亡或伤残时,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的约定向教师或其受益人支付一定数量保险金的保险。

需要说明的是,商业的意外险不仅承担工作期间的意外责任,工作时间以外的意外事故所导致的人身伤亡也负责赔偿,它不仅在责任范围上大于工伤保险,而且在相同费用下保额一般高于工伤保险。

最后是养老险,教师作为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特定的年龄或退休后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教师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商业养老金的帮助,仍然能保持适当的生活水平,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

选择不同保险有窍门

教师在投保意外险时,需要注意职业类别的填写。根据目前通行的《意外伤害保险职业分类表》,属于文教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其风险等级为一级(体育老师为二级),属于低风险等级。因此,在填写投保单时一定要正确填写职业相关信息,避免多交保费。

在投保健康保险时,对保险合同的给付条件及付费项目也要特别了解,如门诊费、药费、住院费、护理费、医院杂费、手术费、各种检查费等,避免产生纠纷。

在投保商业养老保险时,则要了解产品的投保年龄、交费期限、保险利益、领取方式等。孙田强调,如果购买分红险、万能险或投连险等新型寿险产品时,一定要亲笔抄录风险提示语、并亲笔签名;要明白“保单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对退保可能产生的损失要有心理准备。

此外,商业保险的购买需循序渐进,保费控制在收入的10%~20%之间为最好。另外,每个保险产品都有其优势和特点,对教师们而言,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

保险产品哪家好?如何选择好的保险公司?_保险知识


如今,保险的保障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生活、补充社保的不足。商业保险哪家好、如何选择商业保险成为大多数人关注的问题,下面就来听听保险专家的意见。

购买商业保险,第一步就是要选择一家好的保险公司。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首先是了解公司的历史及规模。给付或理赔可能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没有足够的历史和规模,如何保证对未来的承诺?这也反映了一家公司的经营管理、投资、销售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其次是公司诚信度,这可以从理赔率上略见一斑,因为客户最终要的是给付或理赔的迅速和到位。

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客户在理赔时获得的权益,所以咨询、预约、报案、投诉、救援和回访等多种服务项目质量的好坏也是选择保险公司时需要考虑的。很多客户投保时往往比较注重老牌公司,而根据市场情况显示,许多新兴公司较传统公司往往更注重品牌建设与服务品质。

每间保险公司的成立到盈利需要一个过程,据数据统计,正常一间保险公司新成立,至少要经历10年发展期才能达致盈利。另外,一间保险公司长远发展必然会经历理赔高峰,大概20-30年为一个理赔高峰,这都是对一间保险公司财务实力的考验。保险公司要经历给付的高峰期才能体现出其财务实力,新的公司需要尽量地度过这个高峰,其财务的策略会从紧,从而影响到保险的赔付,当然挺不过的话就被兼并了。所以,我们必须寻找一间已经历了多次的给付高峰期,稳健财务策略不仅仅“只争朝夕”,更在乎“天长地久”,不会因为短期财务压力而影响甚至牺牲保户利益的保险公司。

公司偿付充足率能力,是保险公司兑现客户承诺的重要参考,其表示一家保险公司财务能力是否雄厚,当出现极致赔付,例如所有保单同时需要赔付,保险公司是否有足够财务能力去支撑这样的情况。保监会已明文规定,对各家保险的偿付充足率进行监管,一般要求保险公司偿付充足率在150%以上,以下的话则需要警告并进行有关业务操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数据,一般可以从各家保险公司的年报中可以反映。

保险的最大作用还是保障,所以正常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主流是意外、医疗、健康等以保障为主的产品。如果一家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营销员是以赚钱的心理,利用人性的弱点夸大公司产品的收益率来吸引你买的,则这间公司就需要谨慎考虑了。

一般来讲保障类的产品是没有分红概念的,对于公司来讲保障类的产品是一定要兑现的承诺,在给付高峰期是对财务的巨大挑战。所以如果一家保险公司鼓励和主推分红险,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扩大自己的保费规模,以便在未来给付高峰的时候有足够的资本。

当然,分红是获得利益,是可以不给的,但保险公司为了能给一定的分红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就需要一定的高风险的投资去弥补。分红带来的影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那么,可以判断一家有实力的保险公司,是有能力承担并主推保障产品,而不是主推分红险扩大规模,并影响自己正常运营。

保险知识,如何选择自己的保险产品


许多人想买保险,但看到玲琅满目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却不知道哪款产品合适自己,其实无论保险公司多少,也无论产品多少,首先要对自己做一个需求分析,通过对产品的组合以达到最满意最合适的保障功能。

保险其实是一种财务规划,在做财务规划时,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经济情况进行调整。活期储蓄是必须的,也是应对突发事件最快的金钱来源。股市基金等投资虽然具有一定风险,但收益相对较高,可以进行一定的投入,但不能全盘压上,一旦遇到金融风暴,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保险也可以作为一种投资,具有较稳定的收益,但保险更多的是一种保障,一种风险的规避,也是长远的考虑。所以保险是必要的一种财务规划,但也不能全盘压上,因为保险资金不灵活,更注重稳定。总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家庭剩余资产购买保险是很有帮助的。

保险发展到现在多以分红为主,分红保险也说明了其具有投资的作用,但保险原始的意义在于其是一种保障,是对风险的规避。所以要对自己具有的风险行进评估,工作是不是具有危险性,医疗保障是不是健全,养老资金是不是充裕,子女教育和健康保障能不能完善等等。根据这些情况选择最紧缺的进行最先保障。当然现在的保险许多都结合了这些功能,那选择这些保险时,首先考虑的是最重要的保障是不是充分,其他保障进行辅助就行了。

保险需求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也不同,但一旦想到了这些需求可能就来不及了,或者保费会很高,所以要做到未雨绸缪,为自己做一个长远的规划,也为自己的财务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了。

保险产品


据中国城市“白领精英”人群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有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们向往成为精英、追求精英式的生活,但是不能无限透支生命和青春。中国人正承受着各种压力,亚健康和过劳死已经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况。那么如何解后顾之忧,舒缓人们的惶恐心态?商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可以有效帮助人们提前规划自己的幸福生活,规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

商业保险能满足怎样的需求

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应对的风险不同,保险需求也有所不同。按功能划分,保险产品可满足风险保障、长期储蓄、财务规划和投资理财等需求。不同的保险产品,其风险保障、储蓄或投资功能侧重不同。

通常来说,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定期寿险等保障成分相对较高;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等,储蓄的成分相对较高。如按满足需求划分,则保险产品可满足家庭经济责任、紧急预备金、子女教育规划以及养老规划等需求。

不同阶段应配置不同保险

初入职场型。通常来说,刚刚加入职场的新人,由于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薪资水平的相对较低等一系列条件都决定了他们自身抵御经济风险能力较弱。这个阶段的保障需求偏重个人基本保障及家庭经济责任,即避免在投保人发生不幸的时候,为了使其父母不因风险发生耗尽毕生积蓄。在被保险人一旦发生风险时,相关保险可以舒缓经济压力,因此他们迫切的需要借助保险来分散风险。这阶段应优先考虑意外险,健康险等费用低廉的基本保障。此外,由于保险有越年轻费率相对较低的特点,因此如资金许可,可适时增加重大疾病保障。

新建家庭型。在房价和物价高企时代,新组建的家庭要面临同时赡养4位老人,抚养1个孩子,可谓“压力山大”。中青年夫妻双方作为家庭的“顶梁柱”,这个阶段应先为自己构建周全的保障,以确保家庭责任的延续。可以首要考虑高保障的产品,通常来说,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和定期寿险等保障相对较高,可先作考虑和安排。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孩子的意外和健康保障等。

中年家庭型。一般来说,中年时候的保险需求偏重子女教育储备和养老储备。对于中产阶层来说,一方面,他们除了关注子女的教育储备外,还希望未来能保持目前的生活品质和从容丰富的退休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直面现实家庭生活的责任,以及未来延迟养老的趋势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如何让资金具增值潜力的同时,确保资产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应对这些方面的需求,比较适合选择具有一定理财功能的中长期险种,以便匹配相应的教育金和养老金积累需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