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配置医疗投保计划要按年龄

2020-09-30
投保险财产规划 养老保险规划与配置 各个年龄段的保险规划

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如何投保才能实现自身健康安全的最大风险保障呢?专家建议,不同的年龄层风险需求各不相同,居民可因时制宜按需投保。

%-20对于刚刚步入职场,取得经济独立的青年人而言,保额与保费的适度匹配最为关键,通常青年人的保险预算费用可以考虑设定在收入的10%左右。

与女性不同,青年男性往往承担着购买房产组建家庭的重大支出,财富积累需求更高,因此,这一阶段的男性可以重点关注意外险、定期寿险、定期重大疾病保险这些费率较低的险种,从而能够在实现初级的财富积累的同时,保障自身的健康。

处于中年阶段的人们往往已经组建家庭,夫妻收入较为稳定,子女进入了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处于婚姻成熟期的女性应该重点考虑重疾和养老的长期规划,增加保障。在综合考虑家庭财务收入、子女教育金之后,考虑购买适合的险种。一般而言,应该将健康医疗、意外和身故保障放在首位,再考虑养老和投资分红类产品。

老年人:需关注能否续保

周岁(包括50目前,市面上的“老年险”只保障老年人的意外伤害,并没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健康医疗险。老年人在投保健康险的时候,需要关注是否能够保证续保,因为老年人反复患病的风险较大,续保将能够有效化解这些风险,如果承诺续保那么老年人患病之后,保险公司就不应拒保。

精选阅读

保险知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医疗投保计划


近期医疗改革方案正式公布,让民众的注意开始投向医疗保险。一直以来,“养儿防老”、“存钱防病”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除此之外,理财专家建议,预备生病等紧急、重大的需求,除了依靠政府医保之外,最好每个人都为“健康”搭建起一个“理财支架”:因年纪不同适当配备医疗保险外,对自己资产进行“黄金分割”式优化配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如何投保才能实现自身健康安全的最大风险保障呢?专家建议,不同的年龄层风险需求各不相同,居民可因时制宜按需投保。

青年人:保费定在收入10%-20%

对于刚刚步入职场,取得经济独立的青年人而言,保额与保费的适度匹配最为关键,通常青年人的保险预算费用可以考虑设定在收入的10%至20%左右。

对于青年女性而言,由于女性疾病发病时间较男性较为提前,并且往往在这一阶段进入生育阶段,因此必须提前做足保险准备。建议未婚青年女性可以选择购买消费型的定期重疾险,这一险种的费率较为便宜,譬如国寿的“关爱生命女性疾病保险”,这一险种往往是买得越早越划算。而已婚女性即将生育的女性可以选择“生育险”或还本型的重疾以及住院医疗险。还可以考虑买储蓄型的健康险产品,如海康保险的“超满意”产品,并搭配附加意外伤害保险与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与女性不同,青年男性往往承担着购买房产组建家庭的重大支出,财富积累需求更高,因此,这一阶段的男性可以重点关注意外险、定期寿险、定期重大疾病保险这些费率较低的险种,从而能够在实现初级的财富积累的同时,保障自身的健康。

中年人:应将健康医疗、意外和身故保障放首位

处于中年阶段的人们往往已经组建家庭,夫妻收入较为稳定,子女进入了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处于婚姻成熟期的女性应该重点考虑重疾和养老的长期规划,增加保障。在综合考虑家庭财务收入、子女教育金之后,考虑购买适合的险种。一般而言,应该将健康医疗、意外和身故保障放在首位,再考虑养老和投资分红类产品。

中年的男性往往是一个现代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旦中年男性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或者发生疾病,家庭收入就会中断或遭受影响,因此这一阶段的男性应加大对自身的医疗健康保险支出,可以考虑投保保额较高、没有现金价值的定期寿险,此类保险通常保费低廉,不会给家庭正常的房贷偿付带来影响;其次是投保大病及住院医疗险,建议采取“期交”费形式投保;第三,加大对意外伤害身故保险的投入,防止意外发生之后自己的家庭陷入断流的困境。

老年人:需关注能否续保

步入老年阶段的老人们往往是疾病和意外的风险高发群体,因此投保意外伤害、身故、医疗保险以及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老年险尤为必要。但是,理赔率较高的老年人并不是保险公司理想的承保对象,因此市场上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和医疗保险产品品种颇为有限,多数保险的投保年龄上限也都在50周岁(包括50周岁)以内。

目前,市面上的“老年险”只保障老年人的意外伤害,并没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健康医疗险。老年人在投保健康险的时候,需要关注是否能够保证续保,因为老年人反复患病的风险较大,续保将能够有效化解这些风险,如果承诺续保那么老年人患病之后,保险公司就不应拒保。

给孩子投保要按年龄段区分 慎防投保误区


随着家长们保险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为了为孩子选择保险产品大军中的一员。面对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保险产品,如何选择成为了普遍问题。在给孩子买保险时也要谨防陷入误区。

为孩子买保险,首先考虑意外险,然后再考虑医疗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购买教育类和婚嫁类保险。具体年龄段与险种的建议如下。

幼儿时期(0-6岁):由于学龄前儿童抵抗能力差,容易得一些流行性疾病,而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险种,一般医疗赔付比例不高,建议多买些住院医疗补偿型的险种。

小学时期(7-12岁):由于意外伤害隐患很大,应适当增加意外险的投入,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未来教育金的储蓄。同时,此时一般也可以考虑开始孩子婚嫁类保险的投入,早投入则将来获利更多。

少年时期(12-18岁):如果此时还没有买教育类的保险产品,可以不必局限于少儿保险,因为一些针对成人的险种14岁以上就可以购买。这类险种中,宜选择返还时间间隔较短的分红产品,这样可以减轻教育金的负担。当然,也可以考虑缴费和支取都非常灵活的万能寿险。这类险种不仅有保障性,还有很高的投资性。家长和孩子都可以受益。

量力而为

在现在的保险产品中,给婴儿设计的保险产品其实有很多,这其中主要包括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教育储备金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对于经济实力一般的家庭来说,可以只为自己的宝宝考虑医疗保险或意外伤害保险,这样一来如果孩子出现疾病或者发生身体意外伤害的时候,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方面赔偿,花钱并不是很多,但对家庭的生活保障比较有帮助,如果经济实力允许还可以考虑为孩子加保一份重大疾病保险。

另外对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家庭,在为孩子选择健康保障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教育储备金保险等险种。其实购买教育储备金保险就等同于强制性储蓄,但它的收益要比银行存款稍高一些,而且没有利息税。专家指出,在为孩子购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要按照意外伤害险、医疗保险、婴幼儿重大疾病保险和教育储备金保险的顺序进行购买,一定要先为小朋友容易发生危险的方面选择保障,有经济实力的家庭才能给孩子考虑养老保险或投资理财保险等。

投保三大误区

误区1:买得越多保障越多

一般而言,很多险种都是买得越多,获得的赔付数额也越多,但这对少儿险并不适用。有些家长通过不同保险公司购买少儿险,来增加身故保险金。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出险,往往会因为超出保障限额或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被保险公司拒赔。

误区2:投保想得过"远"

据了解,有很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都选择为孩子购买终身寿险,想要保障孩子的一生。这样的做法是不合适的。"过早考虑孩子的终身问题并没必要。孩子长大后,会对将来生活有自己的规划。而且,终身寿险只有在孩子身故以后,才能获得保险赔付,孩子实际享受不到终身寿险的收益。"

误区3:只拘泥于少儿险

除此之外,一些家长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给孩子买保险就一定从少儿险中选择。其实,家长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些。据了解,目前有些保险公司推出的万能险,对投保人年龄限制比较宽松,很适合为孩子进行长期保险规划。

万能险缴费方式灵活,收益较稳定,家长可根据收入随时调整,随时领取个人账户价值,用作孩子的教育费用。另外,其保障功能也相对全面,提供有身故或全残保障,如孩子遭遇的重大意外,可获理赔。

专家建议:给孩子买的保险期限不宜太长。建议保险期限最长以到大学毕业为宜,孩子大学毕业工作之后就可以自食其力。这方面的保险也不宜投入过多。

重疾险,医疗险哪个先配置_保险知识


买医疗险,一年几百块的保费;买重疾险,一年几千块的保费。便宜还是实用,到底该怎么选呢?年纪轻,身体好时,可以优先配置重疾险,因为这是雪中送炭;如果预算充足,不妨锦上添花,再选择配置医疗险短险做补充。

为啥这样说呢?举例来说:小李和小张不幸都患上了重大疾病,都花掉45万左右的治疗费用。不同的是:小李买到的是一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在确诊后不久就申请获得了50万元的全额赔付。而小张买到的是一份100万保额的医疗险。治疗期间费用只得自己先行垫付,治疗后,才能通过医疗险来报销40万的治疗费。没有额外补偿。

重疾险、医疗险有啥用途呢?

重疾险,换句话说,就是一旦确诊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会直接赔付我们一笔固定的钱。(合同约定范围内)不管之后会花多少钱治疗,这笔赔偿金已经全额给付,不会增加or减少。

医疗险,则主要用来报销医疗费用。无论是重疾还是意外,只要发生医疗费用,花多少报销多少,没有额外补偿。

这两种保险,如何补偿经济损失?

重疾险——“雪中送炭”

1、确诊即赔,一次性赔付全额:如果你提前配置了重疾险,一旦确诊患有重疾并及时理赔,顺利的话等上2周左右,就能收到保险公司全额赔付。说是“雪中送炭”,一点也不为过。

2、赔付金额根据保额而定:赔付的这笔钱还能用于收入补偿,做为治疗后的康复费用等等,保障更全面。

3、购买长期重疾险,每年保费固定,不根据未来身体的变化而提高费用。

医疗险——“锦上添花”

1、治疗后,按实际费用报销:相比于重疾险的确诊即付,医疗险要在治疗完毕后,才能找保险公司报销已花去的医疗费用。

2、报销金额依据实际医疗费用而定:医疗险的赔偿,只能覆盖治疗时的医疗费用,无法补偿我们的收入损失、后续康复费用等等。

3、重点关注续保是否有保障:医疗险一般为短期险,保障期限通常为1年。1年之后,如果想继续获得保障,要再进行购买。但是年龄越大越容易生病,续保有问题的医疗险就根本起不到长期保障的作用。所以,续保是否有保障也是我们购买医疗险时要关注的重点。

总之,趁着年轻,我们可以优先考虑配置重疾险。如果预算充足,再考虑补充配置医疗险,价格也不贵,一般几百元就能搞定。然后你可以用医疗险,去解决巨额的医疗费用;用重疾险赔付的钱,更多的补偿康复期费用、收入上的损失等等。

保险知识汇总 中青年年龄差异投保也不同


有人曾开玩笑说,现代人有三大烦恼:一是活得太久,自己要钱用;二是走得太早,家人要钱用;三是中途波折,大家要钱用。虽然是个玩笑,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那么,从保险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在人生的每个时期都必须为自己做好“风险保障”,让保险成为人生各阶段的生命屏障。

25岁-30岁:定期寿险+意外伤害保险

这一阶段多为单身贵族阶段,是创业期,同时也是一个人身体状况的黄金时期,在经济上独立,所需承担的经济责任相对较少。作为年轻人,此时的保险需求应以自身保障为主。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收入不是很稳定,主要的风险来自意外伤害,特别是开车族,因此可以选择定期寿险附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发生意外事故或因疾病身故后,可以为家人提供一笔资金或基本的生活费用。

在这个时期,养老保险可以暂缓考虑,等收入比较稳定时再根据财力购买。纵观市场,各家保险公司都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寿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而且附加意外伤害险一般年交保费仅几百元,“年纪越小,保费越便宜”。

30岁~40岁:投资分红类寿险+意外险+少儿险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重大转折阶段,很多人都选择在30岁左右结婚,婚后保险需求也要大大提升,同时还增加了理财的新观念。因为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很多保险产品不仅可以提供保障,还可以成为理财工具。同时,这一阶段也是为人父母的阶段,孩子的出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甚至可以称为“划时代”的变化,对于下一代的培育和培养成为整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此时,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发生意外,对整个家庭以及孩子人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这个阶段也是人生责任最重、保险需求最高的时期。

因此,需要从整个家庭的风险角度来选择保险产品。首先,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父母要有相应的保障,因为在人生的最初阶段,父母是最好的安全屏障,夫妻任何一方的身故或失去工作能力都将极大地影响家庭生活,此时的保险设计一般以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为主。夫妻双方都可以选择保障性比较高的终身寿险或两全保险,并附加一定的医疗险和意外险。同时,也应考虑未来的养老金以及房屋贷款等,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选择投资分红类的产品。

其次,可以选择为孩子投保。为孩子购买的保险可以以教育基金为主,现在保险公司对少儿险的设计都包含了为孩子未来各阶段提供发展资金的条款,如中国人寿的“国寿独生子女两全保险”、美国友邦的“友邦儿童阳光意外伤害保险”、长城人寿的“长城爱相随年金保险”、平安保险的“平安世纪天使少儿两全保险”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为孩子投保而忽视了对大人的保障,如果大人出现意外,为孩子购买保险的保费由谁负担?如果不按时交纳保费,那么,孩子也就不会享受到相应的保险利益了。

根据年龄买保险_保险知识


人生每个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风险。我们将人生分为成年之前、单身贵族、二人世界、为人父母和退休养老几大阶段,每个阶段的保险规划也都有所不同。

成年之前:0~18周岁

这是由父母替孩子买保险的阶段。在0-8岁这个幼儿时期,容易得一些流行性疾病,所以建议要多买住院医疗补偿型的险种,同时有能。而到了8-18岁少年时期,比较适合选择时间间隔短的分红产品,可以一定程度上替代教育金给付。当然,还可以考虑缴费和支取都非常灵活的万能寿险。同时,这个年纪的意外险、医疗险也是不可或缺的。

单身贵族:22~30周岁

年轻人喜欢户外运动,因此风险主要来自意外伤害。可以选择定期寿险附加意外伤害保险和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的组合。此外,这个阶段相对来说家庭压力小,收入相对低,保险的需求应以自身保障为主,应选择保费低、保额高的消费型保险。如果资金预算充裕,别忘购买重大疾病保险。

二人世界:28~35周岁

夫妻双方可选择保障性高的终身寿险,附加上定期寿险、意外险、重大疾病险和医疗保险。另外,可以购买适量的两全保险储备将来有孩子以后的教育经费以及自己年老以后的养老金。一般来讲,夫妻双方的保险总额应达到家庭年收入的5~8倍,保费支出应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以内。

为人父母:35~45周岁

针对这段时间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特点,目前部分寿险公司推出适合全家投保的家庭保障计划。只要一人投保了储蓄性质较重的主险,其他家庭成员即可投保保障性较强的附加险,获得高额的保障。保险金额和保费的比例要优先为家庭经济支柱做好保险保障。另外,这段时期家庭设施也越来越齐全,不妨每年投保一份家财险。

退休养老:45~60周岁

在这一年龄阶段,距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为自己做好养老规划是必须的。因此,在前几个年龄阶段延续下来的人身、意外、医疗保障都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如果仍要购买保险,应当逐渐过渡到以稳健的理财型产品为主。在做保险金额的规划时,最好将日后的交际费用与疾病医疗费用都列入计算范围。

保险知识,何谓真正的资产配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理财”的概念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尤其最近几年来,不论股市还是房市,那波澜壮阔的上涨和触目惊心的下跌,让投资者既感受到了欢欣,又感受到了痛苦。事实上,无论投资哪一类资产,无论实际的投资收益情况如何,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其理财的目的是简单而相似的: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把握资产配置

那么,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投资收益呢?美国学者Gibson1986年发表于《金融分析家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合绩效的决定”的文章表明:投资收益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也就是说,剔除资产配置所产生的收益,具体的证券品种选择、择时操作以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投资收益所占比重不足10%。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长期来看,作出进入或退出股票市场的决定,就决定了投资收益的90%以上,而具体买卖哪只股票、买卖的具体时点如何、操作手法如何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国内因为市场有效性不及美国市场,相关研究的结论大多支持70%左右的投资收益来自资产配置。

作为普通投资者,要想达到自己理财的目的,重点在于把握资产配置。广义上讲,资产主要分为三大类:权益类资产,即以股票为典型代表的、投资收益主要由价格波动带来的资产,包括以此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各类理财产品(如股票基金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包括各类债券、存款以及以此作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如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其他个人资产,包括个人拥有的其他不动产(房子)和动产。资产配置就是根据投资者本身对收益的要求、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市场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进行有效的大类资产比例划分。而在某类资产中具体选择哪个品种、进入和退出的具体时点选择、方式选择,并不是资产配置所关注的重点内容。

不要走入误区

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资产配置的意识,在目前国内的各类提供理财工具和理财服务的金融机构中,也没有哪家能够完全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为投资者提供理财产品和服务。下面我们就投资人理财与资产配置中的几个误区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去阐述如何进行资产配置,以达理财目的。

误区一:在理财中完全忽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我们既然知道了投资收益的绝大多数来自于大类资产配置,那么作投资决策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就应该集中于,在目前情况下,如何将个人资产在各大类资产之间进行分配。可实际的情况刚好相反,很多投资人花费相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应该买入哪只股票,什么价位买入,什么价位卖出的问题。而这种决策本身就非常复杂,对投资者的专业性和时间要求比较高,普通投资者本就难以做到。这就是投资中对80/20法则的“倒用”:花费80%的精力,来做只能带来20%收益的事情;而可以带来80%收益的决策,却只用甚至不到20%的精力考虑。想起一件小事,有一次吃早餐点了一份小米粥,老板热情地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正欲脱口而出“一个”。且慢且慢,好像我首先要选择的应该是要不要加鸡蛋,而不是加几个鸡蛋吧?很多时候,我们的证券经纪人、客户经理,就是不自觉地扮演着小店老板的角色,而我们,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并不怎么聪明的顾客。

误区二:把资产配置与分散化投资完全等同起来。2008年,市场给投资者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风险教育课,而这堂课过高的学费却让很多投资者走入了另外的极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完全的分散化投资,将自己的资产在各大类的资产、产品中平均分配。而更可悲的是,很多投资理财机构中的理财顾问们,也把这样的分散化投资称之为对客户进行“资产配置”,以防范风险。投资是概率事件,投资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提高赚钱概率而降低赔钱概率的过程。分散化投资对不同投资赚钱的概率大小不作区分,寄望于某些品种的上升来抵消某些品种的下降,通过社会整体进步获得平均回报率。而资产配置追求的是“提高确定性”,也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分析各类资产赚钱概率的大小,对于赚钱概率大的资产,加大其配置比例;对于赚钱概率小的资产,哪怕后来证明可以带来很高收益,也要降低配置比例甚至不予配置。比如,在2008年下半年,经历了风险教育的投资者如果仅仅是分散化投资,依然不能避免亏损;而如果选择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赚钱概率很高的债券相关产品,则收益率依然令人满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