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保险知识,设计家庭保险规划

2020-09-30
设计一份家庭保险规划 保险规划设计 设计保险规划的原理

一般地,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

1.寿险:主要是指被保险人身故和全残时可以获得的赔付,全残指残疾程度较高的情况。

2.意外险:指被保险人因意外而发生的身故或残疾,这里残疾的定义较寿险宽得多,从最小的小拇指部分缺失到全残都包含在内,按残疾的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赔付;这里需要注意,意外险必须是因意外而发生的赔付,如果被保险人因病去世,是得不到赔付的。

3.重疾险:是指被保险人确诊为重大疾病的给付。随着医疗费用的上升,患病概率的加大,患病年轻化的各种情况下,重疾险显得越发的重要。并不是每个患病的家庭都能拿出几十万医疗费的,投保重疾险是转移风险的最佳方式。

4.医疗险:通常是对住院或手术发生的各种医疗费用的补偿;一般的,各大公司对门诊医疗都没有专门的险种,如果有,也是从其他的险种中演化过来的。

5.养老险:客户以保险的形式储蓄养老金,保险公司扣除一定的初始费用后,以比银行定期利率略高的利率复利增值,十年之后可以体现出保险公司储蓄的优势;二十年之后,这笔钱可能是原来的1.5-2倍;等到保户需要养老的时候,从这个账户中领取养老金,领到一定的年限,这个账户中就没有钱了。

6.子女教育险:客户通过保险的形式储蓄子女教育金,保险公司扣除一定的初始费用后,以比银行定期利率略高的利率复利增值;十年之后可以体现出保险公司储蓄的优势;二十年之后,这笔钱可能是原来的1.5-2倍,这时候可作为子女的大学教育金。

以上各个险种当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风险是家庭顶梁柱的寿险、意外险和重疾险,再次是发病率较大的家庭成员的重疾险。顶梁柱在,家庭遇到任何风险,财务上还可以想办法解决。顶梁柱不在了,整个家庭就陷入瘫痪。其实这位顶梁柱也就相当于整个家庭的保险。

存养老险和子女教育险的时间,最好是在需求发生前20年提前准备。我们知道手中的钱,通常有三种理财方式:一种是存入银行,这部分钱面临着通货膨胀的风险;一种是投资债券、基金、证券,这些投资方式或多或少面临着大小不等的风险;保险我们不能说它是一种好的投资工具,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最保险的理财工具,因为从抵御通货膨胀来讲,它优于银行,从投资风险来讲,它是风险相对最小的。

关于老年人的保险,我们经常看到有许多非常好的年轻人,非常孝顺父母,当他们走入工作岗位之后,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为父母买一份保险。他们的想法非常好,可是具体做起来,却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总保费等于或大于保额的尴尬倒挂现象。所以说,当很多人在年龄大了,意识到风险存在的时候,可能就会遇到没有保险可买的尴尬。这也给了我们年轻人一个教训,买保险请尽早,在您年轻时买,在您健康时买。

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使用保险这一避险工具,来帮助我们的老年人呢?其实是可以的,就看您怎么用它。我们经常讲""养儿防老”,其实,为什么呢,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依赖自己子女的,其实子女就是老年人的保障,换句话说,子女就是老年人的保险。子女要把自己保护好了,那就是对老年人的保障。所以,子女选择一些意外险、寿险、重大疾病险,来为自己的风险提供保障,也就是保障了父母,保障了全家。

扩展阅读

保险知识,为新婚家庭理财设计保险规划


购置新居、选购新婚用品、筹备婚礼,众多即将在奥运之年步入婚姻殿堂的新婚族将直接面对婚后家庭理财问题。

"财务争端是新婚族最先面对的生活问题之一,或者更现实地说是家里谁管钱、怎么管钱、怎样分配。"新婚不久的孙豫说,自己和妻子在蜜月里就已经暴露出理财方面的"步调"不一致,有时还会引发连锁争端。

理财专家提醒,新婚双方应尽早意识到婚后理财角色的变化,可以通过建立家庭财富管理账户起步。

"有你有我"多沟通

理财专业人士说,从个体到结合后的家庭角色转变中,新婚夫妇的理财角色就是从原本独立收支到形成家庭理财共识。新婚夫妇应当尽早相互协调和约订婚后的理财方式,这将有助于减少婚后财务压力。

上海浦发银行高级理财经理、国际金融理财师李智海说,新婚夫妇可以尝试建立共同的日常支出账户和财富管理账户,以区别对待日常生活开支和投资理财资金。

首先,新婚夫妇可以先指定一个账户为日常收支账户,用来支付生活必需的水、电、物业等基本费用以及日常小额、中等消费支出。由于现在很多银行都提供账单明细,这样新婚夫妇就可以较早明晰掌握家庭生活所需的基本费用。

随后,新婚夫妇可以将双方收入存进一个类似财富管理账户的单独银行卡中,这张卡基本不作日常消费使用。双方应较早沟通好今后生活的理财需求和方式,这张财富账户卡随后就可以用作投资保险、基金和股票以及偿还住房贷款等投资理财使用。

理财专家认为,从婚前的"由我做主"到婚后"有你有我",新婚夫妇的理财应当是寻求婚姻生活和谐的重要一课,缺乏对理财观念沟通和相互认同,容易因为生活琐事引发婚姻争端。尤其是那些刚刚步入社会、经济基础不稳固的年轻小夫妻更是应当从财富管理开始,学习"量入为出",进而科学投资理财。

"保险规划"莫忽视

理财专家还提醒,很多新婚夫妇在筹备婚礼后,经济基础相对不够牢固,家庭理财应当优先以保险规划寻求保障。

理财专业人士介绍,由于新婚家庭目前大多正处于财富的初始积累期,此时一份甚至多份"保险"十分必要。因为,从婚姻初始阶段就制定保险规划,可以较早地防范一方一旦出现意外、重大疾病,或者财务状况发生较大改变,家庭生活水平可以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

新婚族在婚礼筹备和购房后剩余的资金较少,有的小夫妻资金甚至所剩无几。因此,婚后初期理财不宜过度分散,可以选择以保险保障和稳定增值的品种为主要投资方向。在保险种类的选择上,考虑到一些投保品种的保费与投保人年龄直接挂钩,新婚夫妇多数比较年轻,较早地投资保险比年纪大了再考虑这类保险缴费要低很多。

因此,新婚家庭投保先以需要为原则,可以考虑重点投保保费低廉但保障程度高的定期寿险或意外险,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暂时延后投保储蓄型保险。

专业人士建议,从家庭财务安全角度考虑,新婚族应当以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方为首先投保对象;同时,夫妻双方可以视健康状况投保相应的商业大病医疗保险,构筑起由公共保险加商业保险的安全屏障。

保险知识,设计教育金规划


俗语说,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无论是储蓄、保险还是基金,每种投资工具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每个孩子的“财商”是不一样的,不同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理财习惯,而理财习惯的不同又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东东给汪慧的难题

36岁的汪慧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目前担任一家跨国公司的市场总监,工作中的她果敢执着,回到家也能迅速进入好太太好妈妈角色,相夫教子。但近期谈到7岁的儿子东东,汪慧就不由自主皱起了眉头,“我真是怕了我儿子,一带他进商场,他就不停地要买东西,见到什么都想要,我只要说个‘不’字他就在地上打滚,每次到最后我都只好付钱了事。”

汪慧夫妇俩30好几才有了个宝贝儿子,一直宠爱有加。孩子慢慢长大,要求也越来越多。

汪慧曾经为这事教训过好几次东东,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可是汪慧深知不能这样惯坏了孩子,况且9月份东东已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汪慧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难题,要让东东长大后不仅学业有成,还要有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真正把东东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金宝贝”。

三步走培养孩子的财商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认同关于钱的教育应该从小开始,要让理财教育贯穿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如何能正确地培养孩子的财商,简单的说可以三步走:

第一步、正确引导孩子对金钱的态度

每个孩子的“财商”是不一样的,不同孩子对金钱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理财习惯,而理财习惯的不同又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金钱的态度是为人父母者必修的一项功课。

引导“海狸鼠”型孩子消费

典型特征:这类孩子非常“顾家”,会勤勤恳恳地攒钱,储蓄罐越满就越开心,不舍得为玩具或者书籍自己掏钱出来。

引导策略:这类孩子的储蓄行为应该得到父母的激励,但也要适当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防止孩子过于专注于金钱本身。父母需要适当地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消费。比如,计划一项特别的家庭行动,让孩子用自己积累的零用钱来负担这次活动的费用,所带来的成就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零花钱用得其所;或者,让孩子自己负担自己日常生活中一项比例相对较小的费用支出,比如交通费用,增强孩子自主性;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接成“一对一”的互助对象,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献出去让其他小朋友获得帮助,培养孩子爱心。

保险知识,大家设计养老规划要趁早


对于多数人而言,“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是晚年幸福生活的场景。当我们埋头苦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养老规划?30年后,我们靠什么养老?理财专家指出:养老规划一定要趁早。社会养老金保障基本生活据市老龄办的相关人员介绍,我国进入老龄化只用了18年,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仅为800美元左右,不到一些发达国家的1/10,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而且覆盖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因此,仅靠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很难满足国民越来越多的养老需求,甚至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目前每个人都会缴纳社会养老保险,但这部分保险金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养老金是按照平均的工资水平领取,而不是按退休前缴费多少领取。据介绍,退休后能领到的社保退休金一般是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35%-45%。这绝对无法让我们保持在职时的生活水平。因此,希望退休后依然保持体面而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还需另谋“钱途”。

养老规划三大原则一、规划要趁早。“早准备早好”是我市金融系统多位专业理财师的建议。“一般来说,35岁到40岁之间就要开始做好养老理财规划。”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资阳分公司相关人员介绍:35-40岁时,事业比较稳定,家庭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孩子也基本成熟,这时可以开始规划养老理财。二、理财要安全。安全是养老金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养老金理财时应适当控制风险,年龄越大,投资的风险应越低。部分理财师认为,一味地追求安全也是不可取的,一些老年人为了稳妥起见,将钱全部存入银行,结果因为高企的CPI指数,不赚反而缩水。单纯依靠储蓄养老,很有可能使得老年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三、科学配置资产。不管是“以房养老”还是将钱投入基金、国债、保险或者是银行理财产品,一定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进行资产的科学配置,以确保自己的财富增值。此外,养老理财规划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事业,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使你更科学地让个人资产增值。选好投资途径“钱途”多多中国农业银行资阳市分行的专业理财师建议:养老理财规划十分重要,要从多方面考虑,包括子女教育规划、医疗保险、资产传承、老年生活品质保障等,“未雨绸缪”同样也适合我们的老年生活规划。在投资品种方面,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保险、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债券、股票、房产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要合理地配置自己的资产,让钱能生出更多的“钱宝宝”。储蓄储蓄是风险最低的一种资产投资方式,但是通胀预期下,2.75%的储蓄利率还跑不赢CPI增长的速度。在目前我国经济形式较好的情况下,理财师建议个人可选择稳定收益的投资品种,比如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等。“一般来说只要保证有3~6个月生活费的活期储蓄就可以,还可以用这些活期储蓄来做一些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或者购买货币型基金,这样既不影响流动性,又能够增加收益。”基金定投“如果说从30岁开始,每个月用500元买基金,到了退休的时候你的收入将会超过60万。”中国银行资阳市分行理财部经理说。长期基金定额定投是取得市场平均收益的理想工具,特点和优势是平摊风险、积少成多、复利增值,帮助工薪家庭实现长期的养老规划目标。商业保险“保险不会让你赚钱但可以让你的钱保住,如何选择好的险种是非常重要的。”雁城某保险公司销售经理坦言。购买养老商业保险是补充养老金的另一佳径,商业养老保险一般宜占总养老费的40%。

股票

从收益方面来看,股票的回报率较高,相对应风险也会较高。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比较了解的话,股票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最好不要超过总养老费的10%。

房产

“以房养老”是不少资阳市民的梦想,房价日益攀升也让不少购房者在无奈的同时,又燃起了希望之火。房产作为一种有效的投资途径,除开可以用来出租获取一定数额的租金外,若是生病或急需用钱时变现能有一笔现金回款。另外要注意的是,投资房产一定要有充裕的资金,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以房养老”。

保险知识,设计三大人群的理财规划


投资理财要因人、因群体而异,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在做投资理财前,市民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自己想做怎样的投资,期望达到怎样的目标,以及自己是否有承担风险的客观经济实力。

规划

●工薪阶层

提高储蓄率并坚持定投

“开源节流”提高净储蓄率。以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代替部分活期存款,提高家庭备用金的收益率。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使用银行贷记卡,先消费后还款,用适当的负债提高生活的质量。此外,使用贷记卡刷卡消费还能享受折扣优惠。

“聚少成多”坚持定期定额投资。由于工薪阶层的净储蓄额是每月结余,因此定期定额购买基金就成为一个不错的投资理财方式。基金定投参与起点低,每月200元起,合适于净储蓄有限的工薪阶层。其次,基金定投有助于熨平投资风险,适合财富处于积累阶段的工薪阶层。第三,基金定投有3年期、5年期和8年期三种投资期限选择,不同的投资期限也为工薪阶层实现购房、买车、教育、养老等不同阶段理财目标准备了一笔资金。

运用保险减少各种事故对家庭的经济伤害。疾病、意外伤害等事故的发生,给仅有微薄收入的工薪阶层家庭带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充分考虑已有医保、每月净储蓄的前提下适当购买商业保险,增强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缴费方式上工薪阶层适宜选择期缴或消费型保险,减轻缴费压力。其次,在险种选择上,建议首选疾病保险,同时附加住院医疗补贴,弥补医保的不足,防止因病而贫;其次为家庭经济支柱投保定期寿险,让家人安枕无忧;第三,若保费预算仍有剩余,可再投保含有保障伤残等的意外伤害保险,减轻“飞来横祸”给家庭带来的财务压力。

●公务员

按风险偏好选择投资组合

公务员群体收入稳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享有公费医疗和良好的政府养老制度,保障措施较全面。从这两方面看,若无特殊的生活追求及意外事故发生,“稳定”是公务员群体生活的主旋律。因此,理财对他们而言就是用专业的分析为生活“锦上添花”。

根据风险偏好选择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公务员群体稳定的生活让他们客观上拥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在金融投资领域,与工薪阶层不同,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风险偏好选择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但要防止“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集中投资趋势。如风险偏好投资者可重点投资股票、偏股型基金,搭配低风险理财产品降低风险;稳健型投资者重点投资理财产品,搭配偏股型基金提高综合收益。定期定额的基金投资同样适用这一群体,在每月投资金额上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最多选择3-4只投资风格各异的基金,分散风险,实现“小钱变大钱”。

投保商业保险弥补政府保障制度的不足。政府保障并不涵盖一切风险,公务员群体可在充分考虑已有福利的基础上,投保商业保险为自己及家人获得完善的保障。如投保附加住院医疗补贴的健康险弥补医保的不足;投保意外伤害险以防范突发事件给家庭带来财务危机;投保少儿教育险为孩子储备教育基金等等。

●民营企业家

税收筹划加上合理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

民营企业家是社会群体中先富起来的代表,从他们所拥有的财富看,这一群体中的很多人已经实现了家庭及个人财务的自主和自由,但是这并不表示企业家群体不需要理财规划。从长期看,民营企业家阶层虽然有巨额财富在手,但是其收入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现有财富并不代表能保证自己及家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都能安享目前高品质生活,一旦遇到金融风暴,受到投资失败、经营不善或其它法律、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很有可能对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产生重创。因此,这一群体的理财要点在于,通过理财规划平滑一生的现金流,避免大起大落。

通过税务筹划,为企业“节流”成本,增加职工福利。民营企业家可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进行节税规划,如可以利用购买补充商业保险并列入企业税前支出的规定,增加自己及员工福利;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支出费用化,减少从企业获取的直接货币收入,达到既节税又增加保障的双重目的。

通过科学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民营企业家的客观风险承受能力是三类群体中最高的,能进行股票、基金、黄金、外汇买卖等多种金融产品投资。因此,在投资规划方面,可以根据市场形势和经济环境的阶段性波动组建巨额投资组合,如在专业人事的帮助下,量身定制理财方案并定期进行调整和检查。此外,民营企业家也可以用定期定额投资的方法,提前锁定大笔资金进行专款专用,如用大额基金定投的方式建立孩子的教育金,用年金保险和基金定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养老储备基金,为晚年生活添彩。

通过保险规划建立充足的保障。与公务员群体相比,许多民营企业家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福利,需要通过商业保险来建立充足的保障。同时因资金实力雄厚,民营企业家在险种和缴费方式的选择上也较工薪阶层多样。如可以在资金富裕时,为自己投保年金险,提前解除收入波动对晚年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利。投保终身寿险,合理安排财产的传承等等。

重视遗产规划,实现财富传承。虽然我国目前没有开征遗产税,但随着一系列调节国民收入差距和分配措施陆续出台,如何做好遗产分配,实现财富传承也是民营企业家不能回避的问题。遗产规划的方法包括股权转移、人寿保险、信托基金等等,同时还要做好法律安排,以防法律纠纷。

保险知识,设计中低收入家庭投保攻略


家庭收入不高,积蓄有限,若遭遇些许不幸,经济上可能面临重大的考验。相对于高收入家庭,中低收入的家庭尤其经不起风险,也最需要保险保障,可是,月均4000元、5000元收入的家庭能不能买得起保险?又该怎样合理安排家庭的保险计划呢?

相似保障保费差万元

张先生,30岁,月收入10000元,某外企高层主管;张太太,28岁,老师,月收入2500元;女儿刚1岁,家庭经济富裕,夫妻均有社会保障。富足的生活之外,张太太自然想要为家人构筑保障,降低张先生可能因公务繁忙、患病、出意外给家庭经济造成打击的风险,以及为女儿今后接受良好的教育作“储备”。

按照张太太的保障方案,最初每年要交18222元的保费,平均每月要支付1518元的保费。投保后,先生和自己分别每年可获得2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最高5万元的残疾保险金、最高1万元的意外医疗费用补偿,先生50岁前后还分别有30万元或20万元的身故保障。女儿也将享受5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18岁到25岁间可陆续拿回4.5万元的生存保险金。

齐先生,30岁,出租车司机,月收入2500元;齐太太,30岁,某国营企业一般员工,月收入2000元;同样有1个1岁的女儿,除了日常的生活开支,无其他的大额支出。虽然齐先生家庭收入水平不高,与张先生家相比略显拮据,但同样可以通过商业保险,取得与张先生家庭成员类似的保障项目。

根据保险计划,齐太太最初每年要交5535元的保费,每月只需支出461元的保费,和先生每年就可以分别获得5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最高8万元的残疾保险金、最高6000元的意外医疗费用补偿,并且,70岁前每人有5万元的身故保障,如果没发生重疾、高残给付,70岁时每人则可获得2.5万元作为家庭养老基金。女儿在18岁到25岁间可陆续拿回6万元的生存保险金,60岁时可获得6万元的生存给付,并享有一定的身故保障。

险种期限功能可变通

通过上述示例不难看出,商业保险的投保弹性极大,只要规划得当,月收入只有4000元、5000元的家庭也可以在经济承受能力之内,为家庭关键时期的身故、疾病、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构筑保障。那么,中低收入家庭在有限的预算之内规划较为完善的家庭保障计划,有何门道可循呢?

首先,可缩短保险期间。保险期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保费,在寿险保障方面,一些一年一保的意外险险种、定期寿险险种的费率会比终身寿险产品低得多,在健康保障方面,一年一保的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定期重大疾病保险的费率与终身型险种相比也要低得多。

如:30岁的男性需要10万元的寿险保障,投保一定期寿险A款,保障到50岁,分20年交清保费,每年需要交纳的保费为250元,平均每月只要交约20.8元,而如果投保终身保险,同样分20年交清,每年却需要交纳2800元的保费,平均每月需交约233元。

而同样是定期寿险,保险期间也有多种差别。目前,多数定期寿险在投保期间上都有10年、15年、20年、30年或到50岁、60岁等约定年龄的选择,而相对应的保费也就有多个级别。

保险期间自然是越长越保险,可对于收入有限的家庭来说,可以在女儿刚成年、家庭经济来源最需要保障的时候,享有一定保障,已可达到基本的投保目的了。

二是可在投保险种的选择上不必一步到位、面面俱到,有侧重地按险种的重要性分步投保。

投保顺序应为先保障后投资,先投保一些没有投资功能、纯消费型的短期险种和一些纯保障的长期储蓄型险种,经济上比较充裕时,再考虑分红、万能、投资连接保险等投资型险种。而在投保非投资险种时,也需要分清主次。具体来说,应该是先考虑寿险、健康险方面的保障,然后考虑养老险、教育险方面的保障。

中低收入家庭投保的另一大关注点就是,投保金额的多少应该是以既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又能尽量地满足家庭成员的保障需求为原则。

保险专家建议,通常保险预算应该占家庭收入的10%到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