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产家庭如何完美家庭保险结构?

2020-07-21
如何规划家庭保险 如何规划家庭保险理财 如何合理规划家庭保险

用户具体情况:

专家: 您好!我们家庭年收入32万,有房产价值300万,无储蓄。女主人年入10万左右,男主人年入22万左右。现男女主人各有重疾险一份,每年交3000多元,保额各为10万元;孩子8个月,为她购买了婴幼儿意外险,每年交280元,保额2万元。听说保额应在家庭年收入的5-8倍,不知道家庭的保险结构如何完善?保险能算做投资吗?可以推荐一些保险公司适合我们的险种吗?还有,选择保险应选多家公司,还是认准一家?我们现在都是在友邦买的保险。

专家回复: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家庭成员的保障不够。家庭收入较高,除现有保险外,男主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应有完善的终身寿险(分红型)、商业养老险(分红型)和意外伤害综合医疗保险,男主人的综合保障额度为年收入5~8倍;女主人应补充商业养老险(分红型)和意外伤害综合医疗保险等。孩子不到1岁,投保教育险比较合适。家庭年保险费用开支控制在年收入10%以内。保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如果想做投资,可选择适合的基金等理财产品;关于购买何种保险,可比较几家大公司的险种,进行选择。

相关知识

中产家庭保险规划


虽然按照合理的保险规划,可以把人生分为单身、家庭初创、家庭稳健等时期。但很多中国家庭都是近年才开始接触个人保险,保险观念并不成熟,又一下从基础性保障买到最高层次的投资型保障,在认知上产生了很多误区。保险产品有其特殊性,并不是某一项买得高买得早就能起到作用。只有避开这些误区补足缺口,才是“健康保障”。

误区一:重投资轻保障

虽然很多人有购买保险的意识,但是对于购买什么产品却意识混沌。“很多人会主动找代理人谈保险,但是最后还是将重点落在收益上。本质上他们看重的还是投资,而并非保障。这对于进入35岁,甚至是40岁之后的人来说,实在不可取。”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外勤经理韦正喜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友邦保险资深营业处总监罗若远则将投资类产品和保险类产品分别比喻为“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投资是在个人有能力的时候,钱生钱;保险是在人无法应付的时候,钱生钱。”

误区二:自我掌控买保险

什么时候买保险,究竟应该谁说了算?也许很多已经“财务自由”的中产家庭会选择自己决定购买产品时间,但这种自由往往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风险。

有人觉得过早规划养老是杞人忧天,但其实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提前考虑不仅产品费率低,而且有更多的选择。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健康险,如果家庭不能在该阶段中全面规划健康险产品,那么到了50岁之后,即使保险公司同意承保,也会出现高额的加费情况,甚至发生保费和保额的倒挂。

误区三:给财产投保不给自己投保

这是在中国一个特别普遍的问题,很多事业有成者对大宗财产投保意识浓厚,会主动为车、房产购买保险,但往往个人连最基本的意外险都没有。“客户会觉得财产损失看得着、摸得到。”信诚人寿区域总监陈维嘉对记者说。大众往往过度重视财产本身,而忽略创造财产的个人。

误区四:偏好趸缴型产品

“保险的一大优点在于,如果你每年存一万,十年后你可以从银行提十万加利息。如果你一年后突遇意外,银行只能还你一万加利息。如果你购买的是保险,那么你可以得到的却是十万,甚至更多。”罗若远用简单的例子说明了保险分散风险的意义所在。

保险的这一优点最好的体现就是期缴型产品。“有人觉得趸缴型产品价格优惠,却没有想到两个问题。第一,资金具有时间价值,一次支付会丧失一大部分资金的流动性;第二,分期支付保费可以分散投资风险。”陈维嘉告诉记者。其实,购买保险的意义就在于在短期内,用小钱购买保险公司的大信用,如果一次性支付,看似获得费用的优惠,其实是将未来风险转嫁在自己头上。

误区五:三口之家保险分配不合理

对于家庭中谁保险更多,这是一个重要问题。一般而言,男性是家庭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很多男性热衷于为妻子、孩子、老人购买保险,却单单忘记自己。“这种方法看似为家人考虑,实际上不仅忽视了自身价值,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风险将对家人造成巨大损失。”中宏保险营销经理杨剑这样解释,“如果夫妻双方的收入比例是2∶1,那么家庭总支出的比例也与此相近。一旦男性去世,那么损失的将是三分之二的收入能力。”所以一个家庭的保障规划应与收入成正比。

误区六:保单只看有无不看覆盖面

当家庭处于稳定期时,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保障的全面性。即使过去没有买过任何保险,也应该在这个阶段中尽量全面覆盖;如果过去已经有了一些保险,那么可以在险种上拾遗补缺,或是在原有程度上加保。“对于一些家庭收入不高,过去又没有保险的家庭而言,首先应该做到意外、寿险、养老、重疾的全面覆盖。宁愿降低保额,也不能有遗漏!”杨剑的意见非常明确,“因为任何的保险不是一款独立的产品,而是根据个人需求计算出的一个产品组合,只有合理的配置才是最为有效的。”

误区七:靠保险产品规避通胀

有些保险产品会将“规避通胀风险”作为卖点,虽然分红险以及万能和投连产品可以部分规避通货膨胀,但是由于收益率有限,无法规避所有风险。

“规避通胀风险是一个全面理财概念,不可能通过购买一种产品达到目的。”罗若远这样分析,“只要投资收益率高于同期CPI增长速度,那么就可以规避风险。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分红险收益率在3.5%,可以有效规避一部分通胀。另一种选择就是投连险,毕竟投连险账户挂钩股票市场,从长远来看,平均收益率会更高一些。”

但杨剑、韦正喜和保险行销集团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宏斌均认为,依靠保险来抵御通货膨胀本来就是一种误区。“保险主要就是提供保障,其本质不是为了让客户获取投资收益。就好像冰箱和空调都具有制冷功能,但是你不能简单将两者进行比较一样。”陈宏斌这样解释。另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王肇卿先生则向记者透露:“虽然很多产品都号称自己可以抵御风险,但是往往都属于分红险的变形。如果想规避所有通胀压力,保险产品其实无能为力。”

误区八:保险买一次保障终身

有很多人认为一次性购买终身保险就可以一生无忧,这种想法其实也是误区。虽然保险合同中规定的保险期间为终身,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升,原保额往往会不够用。例如十年前保额为5万的大病险,放在如今的医疗费用面前则显得底气不足。

有人会认为这是保险无用的体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所有的物价都会上升,同样保险也会随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为了达到保障目标,只能多支付一些保费。”

对于这个问题,杨剑是这样解释的,“虽然通胀时物价有所增长,但是个人收入也在增加。所以家庭进行保险费用支出时,应该对整体支出有一个比例设定。对于一般家庭而言,10%比较合适,如果经济能力更强的家庭,也可以适当放宽到20%。然后根据家庭年收入的变化来相应地调整保险费用支出。”

中产家庭如何为自家宝贝制定保险规划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孩子的健康成了父母最关心的事情,有条件的家庭会给自家宝贝购买少儿保险。那么,中产家庭如何为自家宝贝制定保险规划呢?

案例

分析人姓名:陈晋凯 分析人职务:中意人寿理财规划师,资深业务经理周女士:38岁,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丈夫在一家合资企业做营销副总,年收入30万元, 两人有五险一金,并在成都有四套住房,但只有一套是自住住房,其余三套都是以房养房。同时两人还有20万元存款和两辆价值40万元的车。由于两人刚刚迎来了家中的小生命,因此两人考虑要给小宝宝购买保险,并完善家中的保障体系。

分析

我们先对周女士家庭的整体财务和资产状况进行如下分析:

1、以周女士目前的资产分析,主要资产集中在银行存款和房地产,结构相对单一,要么收益极低要么风险极高,而且过于集中,承受系统性风险极大,且流动性差,不利于变现。

2、目前的支出情况多用于偿还债务及消费,缺失保障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鉴于面临下一代的教育、医疗问题,支出会增加。可考虑增加保险支出与定期定额投资支出,从而使支出结构趋向合理。

3、拥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但资产的收益性偏低。可以考虑改善资产结构,使流动性资产总额可供3-6个月的家庭支出,以保证家庭有足够的应急能力,剩余部分的现金资产可以投资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等低风险但收益更高的工具,以改善家庭资产的收益性。

4、鉴于周女士家庭结余充沛,用于投资理财的空间很大,未来资产的增值的潜力很大,可安排结余的1/3用于保险理财,可全部满足其家庭保障、健康保障和教育金需求。 所以,保险费用的支出,即7万元属于相对合理的保险支出预算。

5、家庭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周女士爱人的工资收入,所以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必须增加防御性资产———保险。当风险发生时才能确保家庭的财务安全。即夫妻俩各自需要30万-50万的保额比较合适。

6、因为周女士夫妻购买保险的目的是想为孩子购买,并完善家中的保障体系。因此保险方案设计时会以客户的意愿为主。

中产家庭买保险 先保障后投资


中产家庭买保险 先保障后投资

对中产家庭来说,买保险应该先为家里最重要的人买,这个人应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比如说,现在三四十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是最应该买保险的人。因为他们一旦有意外,对家庭经济基础的打击是最大的,尤其是对一些家庭理财计划较为激进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根据收入与保障的一般规律,中产家庭购买保险的费用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20%左右。中产家庭也可根据其自身情况来选择具体的保险产品,在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不要让买保险变成一种负担。

中产家庭买保险先重保障

在保险产品的选择上,建议中产家庭首先要以保障型产品为主:如终身寿险、意外险、健康险,利用保险的保障功能,对家庭做好充足保障,起到保底作用,做到“立于不败之地”。

“九九祥福”综合意外伤害保险 意外伤害50万 意外医疗5万元

特色:住院津贴80元/天 ¥900元/年 “快乐嘟嘟—尊贵人生”意外伤害保险 意外伤害45万 意外医疗2万元

特色:住院津贴100元/天 ¥503元/年

“年年无忧”综合意外险(钻石计划) 意外伤害20万 意外医疗5万元

特色:住院津贴100元/天 ¥328元/年

中产家庭买保险增加投资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投资与保障兼顾的万能或投连产品。其次,中产家庭比较关注家庭,特别是子女的教育,可以利用保险的财务规划功能为子女安排教育基金。此外,可以考虑使用结余部分资金来做养老保险,减少后顾之忧,一些分红、万能险产品和年金产品都可以成为养老保险的选择。

中产家庭更要重视保险 美满生活必备五类保险


蔡欢歌说,中国中产家庭的消费观念还比较落后,生活富裕了大多会买房买车,却不愿意在保险上花钱。有一些在企业中担任管理中层的女性,每年用不少于5000块的钱购买化妆品,但却不愿花1万元为自己购买一份重疾险。

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巨大落差是否意味着中国的中产家庭保险意识的不足?中产家庭应该如何制定保险理财规划?

要买多少保险才够

保险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保障。购买保险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收入、需求乃至人生不同阶段等各方面的情况作出理性的计算。

平安人寿的蔡欢歌经理说:“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购买保险,不要一次性下重本。有的客户一次性花很多钱买了保险,但是第二年却交不起保费,甚至有的负担太重导致要退保,这对客户来讲是非常不理性也不划算的。另外,在自己经济许可的范围内购买保险,也能避免不良代理人带来的道德风险。”

要达到比较好的保障目的,究竟应该购买多少保险,在保险业内,关于收入跟保险购买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算法是,中产家庭通常可以将家庭年收入的10%~20%用于购买保险,以年收入30万的家庭为例,要达到保障的目的,每年支付的保费应该在3万~6万之间,而这笔支出也在家庭经济的承担能力之内。

第二种算法是,家庭所购买的保险的保障额度应该是年收入的10倍。也就是说,年收入30万的家庭,购买的保险的保障额度应该是300万。计算的依据是,当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出现意外,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中断的时候,所得到的保额还能维持家庭10年的同等生活水平。

广东省理财规划师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副组长张友凯教授说,这两种计算方式都是保险公司自己对客户投保空间的一个计算方法。作为理财规划师,从家庭的角度出发,对于究竟要购买多少保险,还有另外一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独立理财规划师在对家庭进行保险理财规划时,对于家庭应该购买多少保险,测算的主要原则是保险额度=必备项-已备项。必备项就是指按照当下的生活水平,整个家庭从现在开始到家庭支柱型人物生命结束期间,必须花多少钱,包括生活开支、孩子的教育费用、养老费用等等。已备项就是指家庭现有的一些存款、固定资产等等。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用必须花掉的钱减去已有的钱,所得到的这个数字,就是一旦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出现意外或者家庭失去原有的经济来源之后,需要通过保险获得保障以维持正常的家庭经济状况的金额。

张教授说,这种计算保额的原则性思路适合所有的家庭,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家庭的不同的必备项和已备项作出更合适的测算。

要买哪些保险

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有很多种,如何针对不同的风险选择不同的险种?究竟哪些险种是必不可少的?哪些险种是中产家庭最需要的?

高级理财规划师肖丰对理财周报的记者说:“在险种的选择上,家庭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以及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险种。”肖丰提出了一个险种“五分法”的概念,将家庭主要需求的险种按照重要程度、根据经济实力分成五个层次,这种分层次的方法有点类似于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第一层次,意外伤害险。

意外伤害险是指被保险人由于意外原因造成身体伤害或导致残废、死亡时,保险人按照约定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人身保险合同。相对于其它险种而言,意外伤害险的保费最便宜,保额又比较大,是一个最基础的险种。

平安人寿的蔡欢歌说:“由于意外险的保费较低,中产家庭在购买意外险的比例应该占全部保费的20%以上。”

而高级理财规划师肖丰则建议中产家庭购买意外伤害险的比例应该达到总保额的50%。肖丰说:“特别是中产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一定要购买足够多的意外险。因为意外事故是最不测的,一旦发生意外,家庭一下子就丧失了经济来源,如果没有足够的保障,整个家庭的经济就会遭受颠覆。”

购买意外险的渠道很多,既可以到保险公司购买专门的意外险,也可以参加公司团险,另外,出外旅行、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都可以购买到意外险。

在购买意外险险的同时,保险公司都会推荐客户附加一个意外伤害医疗险。这样一来,即使在意外中受伤,也能得到一定的赔付。

第二层次,医疗险、重大疾病险。

医疗险是指提供病人为治病而发生的各种费用的保障,对这些费用的赔偿多采用实报实销的原则,或以就诊的次数为单位给付被保人一定的补贴。一般分为住院费用型和住院津贴型。

重大疾病保险是为保障某些重大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灾难性的费用支付的风险,重大疾病保险的赔付通常以给付方式,即被保人一经确诊罹患该合同所定义的重大疾病之一,立即一次性支付保险金额,以缓解重大疾病所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

“医疗、重大疾病险也是人人都需要的基本保障,所占总保额的比例应该达到20%。”

蔡欢歌说,中产家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医疗险的搭配。如果家庭中有成员是公务员,住院费用全部能报销的话,就可以将用于购买住院费用型的保费加到住院津贴型的医疗险上。

理财周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理财规划师和保险公司都认为重疾险是除了意外险之外,中产家庭最需要、最应该购买的险种。

重大疾病在如今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疾病了,一旦中产家庭的成员得了重大疾病,如果没有购买重疾险或者购买的额度不够,恐怕整个家庭的经济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倾家荡产也不足为奇。

第三层次,储蓄分红型保险。

储蓄分红型保险是指保户不仅可以享受一般的保险保障功能,还可以定期获得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运作后所得利润的分红。具备“保障、投资、储蓄”三位一体的功能:不仅具有一般保险的保障功能,还保证每年有与银行利率相近的保底收益,此外还可参与保险公司的年度分红。

当理财周报记者问为什么储蓄分红型保险排在养老年金险的上一个层次时,肖丰回答说:“养老年金险的费率比起储蓄分红型保险要高,而且养老险要在几十年后才能拿到钱,两者相权,储蓄分红型保险其实更实惠。”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保险公司一般把储蓄分红型的保险跟寿险、养老保险和教育型险种相结合,在保障的同时,可以分红获利。

中产家庭可以拿出总保额的10%~20%用于购买储蓄分红型保险。

第四层次,养老年金险。

养老年金保险是一种年金形式的保险,即从年轻时开始定期缴纳保险费,从约定年龄开始持续、定期领取养老金的人寿保险。

中产阶层很多都是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在退休之后,如果仅仅依靠社保,巨大的经济落差将使原来的中产生活水平大缩水。出于这个原因,养老年金险成为了许多白领的首选。

张友凯教授说,并不是每一个中产家庭都要购买养老险,对于一些退休后有很优厚的退休金的中产阶层来说,用于购买养老险的钱还不如拿去做其它投资。

肖丰建议用于购买养老年金险的比例可以占总保额的10%~20%。

第五层次,投资型保险。

投资型保险是国内保险市场近年来出现的新险种,它兼具保险保障与投资理财双重功能。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投资型险种有投资连结保险、分红型寿险、万能寿险及投资型家庭财产险等。

购买比例可达到总保额的5%~10%。

中产家庭要关注重疾险六大事项


8月1日,新出台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正式实施。从是日起,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阶段的重大疾病保险合同都应当符合该规范。这也使我国成为继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之后,第四个制定并使用行业统一的重疾定义的国家。规范中对25种重大疾病给出了明确定义,同时还放宽了重疾险理赔中的诊疗程度限制。那么改革后的重疾险到底能够保哪些疾病呢?会不会依然存在“保死不保生”的质疑?投保人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规范的实施对于保险业和消费者的意义何在?带着这些疑问,理财周报记者走访了专业医生、保险业内专家、法律界人士。

·原位癌算不上重大疾病不能赔

新《规范》是经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经历多次研讨,最终论证出台的。新重大疾病定义仍然紧紧围绕“病情严重”和“治疗花费巨大”两大基本特征。综合来看,保监会给出的定义相比各公司原有的重疾定义,有的疾病定义的保障范围或赔付条件有所放宽,但也有部分疾病定义的保障范围反而缩小。中德安联、太平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都表示,规范中的定义表述较以前更为清晰、严谨和准确,特别对以往容易出现理赔纠纷的部分作了更明确的定义。

新《规范》中规定了六种核心疾病必须包括在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中,这六种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和终末期肾病。

今年6月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显示,恶性肿瘤是2006年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要死因。所以理财周报记者以恶性肿瘤为例,根据一些医学人士的观点详细解读规范中对于恶性肿瘤的定义。

规范中定义的恶性肿瘤是指恶性细胞不受控制的进行性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可以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扩散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同时,保监会列出了6种不在保障范围内的情况。

这6种情况中有4种是针对癌症分期状态进行限定的,分别是原位癌、相当于Binet分期方案A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当于Ann Arbor分期方案I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和TNM分期为T1N0M0期或更轻分期的前列腺癌(女性重大疾病保险不包括此项)。通俗来讲,癌症的极早期阶段大都被排除在保障理赔范围之外。根据医学人士分析,这一阶段的疾病特点是进程缓慢,治疗简单,费用低,治疗效果及愈后较好,对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小。

例如原位癌,医学上的定义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仅限于上皮层,未侵及黏膜肌层,属于早期癌变。原位癌是癌症病变的早期阶段,又称为0期癌,不同的癌肿均存在原位癌阶段。如不加以治疗,又可发展成浸润性癌;如手术切除即可完全治愈。原位癌常见于子宫颈、皮肤、支气管、胃、前列腺等部位。

比对恶性肿瘤的定义,可以发现,原位癌未达到“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的程度,所以原位癌就不在被保障范围之内。

专业医生认为,其实原位癌算不上重大疾病。第一,原位癌只是癌症的早期阶段,通过手术切除即可完全治愈,对于病人的生活影响并不是很大;第二,与中、晚期的癌症相比,原位癌阶段愈后存活率相对较高。以胃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为例,早期胃癌存活率为90%,进展早期存活率为50%-60%,晚期存活率为10%-30%,无法手术中位生存率为3-5个月,原位癌一般算在早期。第三,从费用上来看,在上海的三级甲等医院,胃癌的手术费用一般为4-8万元,其中包括前期检查费、住院费、手术费等多项费用,如有医保还可减少。

又例如TNM分期为T1N0M0期或更轻分期的前列腺癌(女性重大疾病保险不包括此项)。大多数实体瘤根据肿瘤累及的解剖部位采用TNM分期法,T表示原发肿瘤的大小,N表示淋巴结转移的情况,M表示有无远处转移。所以,T1N0M0表示肿瘤侵及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但是未突破肌层,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比原位癌严重一些的分期。TNM分期表明肿瘤侵及原发部位的程度及是否出现其他脏器的转移,当然,TNM分期越高,疾病严重程度就越大,死亡率也就越高。

另外两个不在恶性肿瘤保障范围内的疾病是皮肤癌(不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及已发生转移的皮肤癌)和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期间所患恶性肿瘤。

皮肤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是很高,而且我国绝大多数皮肤癌患者只要进行局部切除就可治愈。

艾滋病患者在病发后罹患恶性肿瘤的几率相当高,而且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因素。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恶性淋巴瘤,常见发病部位包括大脑、小肠、肝脏等部位;卡波西肉瘤,常见发病部位包括肝脏、胃部、皮肤等。

但是“被保险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被列在8种除外责任当中,所以因艾滋病引发的恶性肿瘤也没有列在保障范围之内。保险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艾滋病被列在除外责任中,主要是因为罹患艾滋病的原因可以由道德的主观因素造成,将这一部分责任排除在外是符合保险原理的。但部分险种在设计上也越来越考虑到实际状况,有的已在疾病种类中增设了针对特定客观原因导致的艾滋病的理赔,如太平人寿的重大疾病保险,提供针对公安、司法和医护人员等特定职业导致的艾滋病的保障,以及因输血导致的艾滋病保障。

·怎样购买重疾险

对于有意购买重疾险的消费者而言,在购买重疾险时必须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对重大疾病的认识不同

前文中提到,普通百姓对于重大疾病的认识与保监会出台规范中的定义有所不同,所以投保人在购买产品之前,最好能够对该定义有所了解。

2.某些疾病带有附加条件

根据规范中的条例,保险公司在制定保险条款时,可以对患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严重帕金森病、严重运动神经元病和语言能力丧失6种疾病的被保险人年龄加以限制,保险公司仅承担被保险人在某年龄阶段的保障责任。所以投保人在购买包括以上六种疾病的重疾险之时,必须看清楚保险条例中对于年龄的规定,然后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产品保险期限来判断保险产品中该病种的承保范围对自身是否有意义。

假设被保险人年龄为20岁,购买的重疾险保险期限为10年,而产品中对于双耳失聪的承保年龄为50岁之后,那么这部分的保费对于投保人而言就是白交了。

3.关注保险范围和期限

近期,多个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新的重疾险产品,除了严格按照保监会规范设计之外,更加关注于保险范围和保险期限。比如中德安联最新推出的两种重疾险产品包涵39种重大疾病,保险期限延长至85周岁;而中意人寿的新产品则涵盖了30种重大疾病,保险期为99周岁;友邦最新的9种重疾险产品也涵盖了30种重大疾病。到底是买长期还是买短期,选择的保险种类多寡,还要根据投保人需求决定。

4.看清除外责任

即使被保险人罹患疾病符合规范定义或是保险条款上的规定,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理赔,因为在规范中列出了8种除外责任。另外,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如果在购买保险时,被保险人已经患有保险范围内的疾病或隐瞒家族疾病史,那么即使在保险期限内达到疾病定义,也无法得到理赔。

5.配合其他险种

因为重疾险解决的是疾病在某一严重状态下的经济风险,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健康保障问题。对于仅需常规住院或手术就可以治疗的一般疾病,太平人寿专业人士建议投保人可以配合购买住院费用补偿医疗保险、手术费补偿医疗保险等普通医疗保险产品来解决。女性消费者则可以选择一些针对女性重大疾病的保险。

6.看清关键时间

规范中对于一些疾病定义涉及到具体时间,这些时间将成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要求理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重疾险诉讼有望下降

受理过多起重疾险案件的律师张宏雷先生认为,规范的出台将有望减少重疾险相关诉讼和案件的数量。

太平人寿相关人员表示,以前重疾险容易引起争议,一方面是因为保险公司对“重大疾病”定义不够规范统一,缺乏专业和权威性的解读。另一方面,保险行业一直以来缺乏对重大疾病保险知识的宣传,导致消费者对重大疾病保险缺乏正确的认识。新的疾病定义的出台,使保险公司进行重疾产品开发时有了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减少了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在疾病定义上的分歧。

张宏雷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监会此举对于规范重疾险市场有着很大的意义,大致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从疾病定义上废除了一些理赔的苛刻条款;第二,统一规范的定义解决了病种不明的问题;第三,改善了“按保险条例得病”这样有失公平的潜在状况。

张宏雷律师认为,新定义的出台只是在规范的前提下为投保人规避风险,要从根本上解决重疾险的纠纷问题,提高保险公司的诚信才是关键。张宏雷律师认为重疾险是一个非常好的险种,我们不能因为一些投诉或诉讼而否定产品本身。另外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也不能只从保险精算方面考虑,更要关注投保人的公平交易权。

新规范出台后,保险公司纷纷表示会根据“有利于消费者”的原则进行重疾险理赔。太平人寿方面表示,从行业整体来看,重大疾病的理赔始终是各大保险公司理赔中金额占比较高的。以太平人寿的重大疾病保险理赔数据来看,近75%都属于在疾病期间对重大疾病责任的理赔。

相关推荐